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一生产力论、改革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两个文明建设论,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同时倡导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并且力争使两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这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相结合,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在于:关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为实现祖国统一找到了最佳方案,它既反映了全中国人民要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又充分尊重了港、澳、台地区的特殊历史和现实。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理论宝库。这一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提出:(1)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2)判断改革开放及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3)把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在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上的科学表达。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决定因素。因此,从马克思到列宁都十分强调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阐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基本内容看,邓小平坚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他的理论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原则的继承和发展,表明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哲学论证,在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范畴的科学界说,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关系的揭示,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理论三个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考查的范围、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无疑,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一个重大发展。这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前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动力;坚持质的规定性和过程性的统一是实践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核心是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雄才大略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远见卓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一邓小平的创造性思维,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唯物论辩证法为核心的思维,是以“实事求是”为灵魂的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邓小平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体现了他的实践观点,生产力观点和群众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思维行程中,邓小平同志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把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起来考察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运用历史的方法,以生产力为基点,动态地再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本质联系,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排除了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抓住了主流和本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结合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过程中,既克服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现实关系的平铺直叙的经验主义;又克服了排斥历史方法的纯粹,空洞的逻辑推演的唯心主义,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和理想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条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红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邓小平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搞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要依据,正确划分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不简称《邓选》Ⅲ)的出版、发行,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理论成果。该著作在总体上明确、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展开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上,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理论武器。在这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邓小平以他一生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和高度智慧凝集而成的许多新思路、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全书围绕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观察、分析和处理教育问题。紧紧地把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运用与理论创新 ,本文从它对历史唯物主义贡献的角度 ,试论其主要贡献有 :( 1 )抓住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 ,不但将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而且突出了发展的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 2 )将历史唯物主义三大基本点 (先进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 )有机地统一起来 ,将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地统一起来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和衡量准绳 ,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 3)将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作为党政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并落脚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 4 )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先进性 ,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后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析提出了邓小平的改革观: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和完善,改革应坚持“两条”原则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改革是有风险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邓小平的改革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四个方面的理论贡献,第一是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是坚持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落到实处;第三是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从人治走向法治;第四是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