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和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水的矛盾也在变化,需要不断地采取新的水利措施加以解决,而每一次大规模成功的水利实践,都会提高水利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人口众多,城镇化进程正在大规模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聚集客观上给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人民健康带来巨大的挑战.世界著名医学杂志Lancet最近发布了"健康城市:释放城市力量共筑健康中国"[1]特邀报告,认为城市是中国健康管理的关键,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城市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性,乃至进一步认识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人居环境优化提质,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家对最古老疾病的探索只限于传染病、病毒和细菌感染疾病等人类疾病,蛀牙、牛皮癣、痛风、肥胖、佝偻病、癫痫症、关节炎等困扰人类的其他病痛不包括在内。在下面罗列出来的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十大疾病中,没有包括流感、麻疹和黑死病,这是因为这些疾病是在人类开始聚集于城市生活并达到一定人口密度时,才有可能大规模爆发开来的。  相似文献   

4.
与病毒共存     
<正>提起与病毒共存的观点,不少人都觉得不现实。病毒的存在就是为了繁衍和传播,而这一切都是要以破坏宿主细胞为基础的。对人类而言,病毒的流行不仅会导致个体的死亡,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尽管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对病毒的认知在不断深入。而医药卫生领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遏制了病毒对人类的影响,但是,诸如艾滋病病毒、新冠病毒、狂犬病毒等病毒,仍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而现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药物,我们仍无法在短期内战胜这些病毒。因此,与病毒共存的话题也在不断被热议。  相似文献   

5.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和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水的矛盾也在变化,需要不断地采取新的水利措施加以解决,而每一次大规模成功的水利实践,都会提高水利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病毒,这个人类与之争斗又共存的小东西,究竟有什么特性?防治病毒为什么这么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否让病毒为我们所用?小个头的寄生物人类认识病毒的历史并不长,仅有120余年。"个头小"是人类对病毒的第一个直观认识。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发现,造成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能够透过细菌过滤器。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拜耶林克验证了伊凡诺夫斯基的发现,并首次明确了病毒的存在:一类比细菌个头小,  相似文献   

7.
千人基因组工程作为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时代的一个里程碑计划,与此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计划一起成为推动人类遗传学研究发展的重大公共科学事件.利用该计划所产生的人类群体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研究人员可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探寻人类遗传多样性与人类起源、演化、疾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千人基因组计划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利用这一大规模数据集所开展的人类遗传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入手,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类遗传演化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基于如千人基因组这类大规模人类遗传数据工程的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学者,从果子狸身上提取出了SARS病毒,该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同源性达99%,SARS来自野生动物的推测引起了轰动。人类开始反省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经常猎杀野生动物,充当自己食物的来源。后来,随着农业、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上,人类影响气候的研究主要针对温室气体与气溶胶排放、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的特定方面.例如,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加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1951~2010年温室气体引起的增温可能为0.5~1.3℃,气溶胶等其他人为强迫的影响可能为-0.6~0.1℃[1].最近几十年,大规模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由1950年的30%增加到2014年的  相似文献   

10.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虫媒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自1947年在非洲乌干达被发现以来,寨卡病毒主要局限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流行.由于其引起的症状同登革热非常相似,但程度较轻,因此长期不被重视.2007年寨卡病毒从东南亚逐步扩散至太平洋诸岛屿,2015年南美寨卡病毒大规模流行,并且有重症病例出现.有证据显示,寨卡病毒感染与新生儿畸形有关,引起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重视.公众也在担心:寨卡病毒会不会进入中国,并导致类似2014年广州登革热的大规模流行.而且,至今没有任何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因此其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1.
自18世纪工业文明开始,人类即循着这样一种模式生存和发展——“大量开采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物”。依据物质不灭定律,人类消耗多少资源,即将产生多少废物。于是,20世纪末的今天,资源和环境同时出现了危机。 当今我国城市垃圾的产量暴增,1998年全国668座城市的垃圾清运总量达到1.13亿吨。据统计,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如不加节制,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正在全球尺度上进行"星球城市化"[1].1950年世界人口仅有30%居住在城市地区,2018年世界城市化率已达55%,预计到2050年将达68%[2].人类大规模城市化已经催生或激化了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社会对立等紧迫问题,对人与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冲击[3].城市问题影响广泛而深远,联合国《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不断遭受传染病的困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在这些传染病中,最可怕的是由病毒引发的传染病——病毒个体小,基因少,变化快,传播速度非常快。以下介绍人类历史上最骇人的十大病毒。  相似文献   

14.
垃圾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垃圾的产量在日复一日地增长;垃圾的种类在日复一日地增加;垃圾的结构也在日复一日地改变。同时处理垃圾的手段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可以说,处理垃圾的手段是否现代化,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尺子。通过地球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知道,许多城市  相似文献   

15.
病毒致癌学说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验证,并在21世纪初加以确立,从而加速了人类征服癌症的步伐.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艾滋病毒(HIV)的发现人--法国学者吕克·蒙塔尼埃与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发现者--德国学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这些病毒引发肿瘤的详细研究成果,为揭示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与预防开辟了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武夫 《科学之友》2005,(13):77-78
疾病控制的因素 人类整个进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与疾病战斗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病治愈了就好,其实,很多病毒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彻底消灭它们的灵药,因此病毒已成为吞噬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一个人每患一次病毒性疾病,就可能在体内埋下一次"折寿"的慢性毒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禽流感和人禽流感疾病犹如高悬于人类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使得人类忧心忡忡。因为只要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大规模攻击人类。就有可能造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相似的大灾难,当时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2000万~4000万人死亡。于是,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迫在眉睫。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把H5N1型禽流感疫苗评为全球2007年度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2021,66(26):3370-3371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经过全球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疫苗及时问世.但随着新冠肺炎变种病毒的不断出现,人类对于新冠肺炎的整体防控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范宗理 《自然杂志》2005,27(3):129-129
禽流感病毒H5N1已经对亚洲的家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同时它在人类中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危险性也在不断扩大。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病毒可在家养鸭子的肠道里大肆繁衍,但并不伤害鸭子。2004年发现的新的H5N1病毒,主要由鸭子散播,并可存活相当长时间。因此,控制病毒传播的任务比以前认为的要艰巨许多。  相似文献   

20.
书讯     
《病毒与人类疾病》著者:[美]Strauss E译者:祁国荣出版: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定价:75.00元Viruses and Human Disease是第一部将病毒学和人类疾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的适合作为入门教材的著作.它也是第一本将基础的病毒学知识和病理生理学的条件进行整合的入门读物.相比之下,大部分病毒学教材更多地专注于分子生物学而忽略了生理学.全书全面概览动物病毒知识,尤其侧重能引起人类疾病的那些病毒,整合了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和人类病毒研究历史进行讨论,提供了目前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疾病的病毒的处理知识、基因治疗、疫苗开发等,介绍了现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