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熊猫粪菌造生物燃料被称为国宝的大熊猫,真的浑身是宝,就连它的粪便也不例外。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研究员阿什莉·布朗在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他们已经在大熊猫粪便中找到一种细菌,可以有效地打破坚硬的植物细胞壁,使之转化为糖,进而制成生物燃料。这一发现有助于降低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人类对生物燃料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熊猫粪便变燃料被称为"国宝"的大熊猫,真的浑身是"宝",就连它的粪便也不例外。美国密两西比州立大学研究员阿什莉·布朗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他们已经在大熊猫粪便中找到一种细菌,可以有效地打破坚硬的植物细胞壁,使之转化为糖,进而制成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3.
张欣 《科学之友》2005,(11):38-38
1870年,第一个见到大熊猫的西方人大卫神甫在他的见闻笔记里这样写道:“大熊猫似乎以植物为食,但有机会吃到肉食的时候,也绝不会拒绝。我甚至认为在冬季里肉食是它的主食……”不过,尽管早在19世纪已经有人知道“大熊猫吃肉”这个秘密,但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大熊猫调查队在卧龙听到当地农民反映,在野生大熊猫的胃里发现大型啮齿动物的残渣,还有人看见大熊猫捕获一只竹鼠,卧龙地区的研究者也发现熊猫的粪便中有金丝猴的毛。王郎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粪便中则发现林麝的毛、骨、蹄和肉。卧…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11月至1988年12月.我们对四川省的27个县、市和8个自然保护区及甘肃省的文县和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海拔、不同地域的野外大熊猫粪便共计2680份.每份称取适量粪便,用沉淀法和漂浮法(漂浮液为硫酸镁饱和溶液)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在1505份粪便内发现有西氏蛔虫(Ascaris schroederi)卵,感染率56.15%;在121份粪便内发现熊弓蛔虫(Toxas-caris seleactis)卵,阳性率4.51%;在13份粪便中发现槽盘吸虫(Ogmocotyle sp.)卵,感染率0.48%;在3份粪便中发现圆形线虫(Strongylata)卵,感染率0.11%,在1份粪便内发现肺线虫幼虫,阳性率0.04%。调查结果表明,西氏蛔虫是大熊猫体内寄生虫的优势种,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年龄的大熊猫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别。因此,对大熊猫西氏蛔虫的进一步研究是保护大熊猫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1983年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确定的“中国熊猫年”。1月23日四川汶川县卧龙公社社员冷志中猎杀雌性大熊猫“憨憨”。“憨憨”是大熊猫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对象,戴有无线电发射器装置,且尚在哺育不满半岁的幼仔。3月16日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陕西动物所等单位完成对七只大熊猫的大体解剖和器官组织学的研究,认为大熊猫是由食肉动物转化为吃竹子的。3月18日卧龙特区成立。4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4月14日卧龙桦树沟尾山脊处发现六只大熊猫群体,五雄一雌,有一雄一雌在树上完成交配活动。4月22日猎杀大熊猫的罪犯被判刑二年。4月26日青川唐家河保护区红石河边发现十五只大熊猫的大群体。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的研究进展冯文和(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世界濒危“活化石”动物,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将它的图案作为会旗和会徽,大熊猫成了全球性野生生物自然保护的象征,对它的研究,一直引起生...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4,(3):13-14
对于全世界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人来说,2003年7月8日,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就在这一天,一只名叫“祥祥”的大熊猫被送到野外放养场,它的离去拉开了大熊猫野外放归研究工作的序幕。 放归过程 举世瞩目 大熊猫“祥祥”的放归过程牵动了全世界所有大熊猫保护工作者以及众多大熊猫爱好者的心。7月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幼仔叫声的声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eter(1981,1985),D.G.Kleiman(1983)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叫声结构及生物学意义方面做过一些工作,但因实验条件的限制,还未涉及到大熊猫幼仔叫声.对大熊猫幼仔叫声的声谱结构及生物学意义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大熊猫的育幼行为和大熊猫叫声的演变过程,为人工抚幼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蓝天”,雌性,生于1986年8月12日,母兽是“莉莉”. 2.行为观察,在产仔后的头一个月,利用闭路电视监测系统对其进行昼夜观察,按时间顺序描述性记录育幼行为.过后每周记录一次,直至幼仔  相似文献   

9.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庭网络: 当代基因流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粪便材料、寡核苷酸指纹技术以及SRY基因的性别判定技术, 构建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家庭网络图, 同时对当代基因流(个体迁移)进行了评估. 从124份粪便样品中, 鉴定出37只大熊猫(22只雌性和15只雄性). 通过分析这些个体的家庭关系, 获得如下主要结果: (ⅰ) 一级亲戚间的遗传相似性为50%~90%, 无关个体间的相似性高达77%, 说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整体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 (ⅱ) 鉴定了15对已繁殖过的大熊猫, 发现其中5对是高度近亲繁殖, 提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 (ⅲ) 发现4对繁殖大熊猫和5个子代呈远距离迁移, 表明保护区内的栖息地是整体相连的; (ⅳ) 有4对全胞兄妹(均为雌雄对)的扩散距离很近, 且彼此交配繁殖了高度近交的子代, 反映了长距离迁移对于避免近亲繁殖是非常重要的; (ⅴ) 共有17只成年大熊猫为短或中等距离扩散, 并在景观上被分为3个群组, 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栖息地的质量调查, 查明保护区内是否存在着某种因素, 阻碍了大熊猫的远距离迁移扩散, 从而导致近亲繁殖, 威胁大熊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1月,大熊猫被定为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吉祥物。2月4日,四川平武县对大熊猫“瞎瞎”进行白内障摘除术。“瞎瞎”,雌性,十二岁,于1984年11月1日在平武县木皮乡捕获,右眼患角膜白瘢,左眼患白内障。2月28日,我国林业部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以及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在卧龙召开会议,决定进行第二次全国性大熊猫普查工作。3月26日,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大古坪悬马沟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的生物有机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的生物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光合成生物的新兴前沿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本文仅在光合作用的机理、叶绿素的性质及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反应速度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些简要介绍.随着二氧化碳的生物有机化学的发展,可以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建立“人工模拟光合成装置”,实现人工合成粮食、人工合成生物和开发合成燃料等人类多少年来盼望已久的理想.将使粮食生产彻底改变传统的农田耕种方法,使农业生产发生质的变革,在工厂里大规模生产粮食和合成燃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今社会,环保是全世界都积极追求的目标。近日,英国第一辆生物公交汽车Bio-Bus正式上路,其处女行程约为32千米。这种公交车共有40个座位,以人类粪便或废弃食品等产生的甲烷气体为燃料。Bio-Bus单缸燃料的容量相当于1个人5年排泄粪便总量产生的甲烷,这足以支持它行驶305千米。不少市民表示:"虽然乘坐这种公交汽车需要克服一  相似文献   

13.
生物燃料目前成为一种十分热门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生物燃料。其实,生物燃料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家中的酒中就含有常见的生物燃料——乙醇。然而,由于不少能源公司用粮食来生产生物燃料而引起了争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护大熊猫行动正在探索新的途径,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的野生环境,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使大熊猫最终回归自然。这种转变的开天之作就是全球最大的熊猫基地———碧峰峡大熊猫基地的创建,该基地于2005年8月底竣工。9月,世界最“排场”的大熊猫“迁徙”从卧龙中国保  相似文献   

15.
童光来 《科学之友》2005,(11):39-40
“大熊猫爱吃肉,尤其爱吃羊肉……”“大熊猫力气大,遇到金钱豹也不怕,交起手来,一般大熊猫会赢……”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石油资源不足的问题,各国科学家正在寻找石油的新来源. 粪便中提取 加拿大废水技术中心在安大略省哈密尔顿兴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工厂,工厂的原料是臭气熏天的粪便,产品却是优质燃料--柴油.其加工工序是:①排放粪便里的水分;②用热空气干燥粪便;③加热至450℃,使粪便起泡变成灰色的炭状物和气体;④把其中的气体变成液体,从中获取柴油.目前,1t干燥粪便可转换成300 kg的柴油.  相似文献   

17.
3月28日,六岁的成都动物园大熊猫苏苏因麻醉意外发生休克,停止呼吸三小时,昏迷一昼夜,后经抢救死里逃生. 5月23日到27日,中国动物园协会在福州召开大熊猫繁殖讨论会. 5月,四川首次采用“彩红外航空遥感技术”对平武县的箭竹情况进行调查,以制定保护大熊猫计划. 6月15日,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动物园的大熊猫迎迎喜产双仔,其中一仔在迎迎哺育下成活.另一仔试行人工喂养未成功,只活了四天.从1980年以来,迎迎共分娩五胎,成活四仔. 6月22日,华盛顿国家动物公园的大熊猫玲玲产下两仔,可惜玲玲未能将它喂养成活.1983年和1984年,玲玲曾两次分娩,幼仔均未成活.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的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世界里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的新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应用寡核苷酸基因LZF-I和F2ZG96060801探针,对野隆大熊猫粪便样品材料作DNA指纹图分析,确认大熊猫野生种群的个体数量和家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5月2日,福州动物园的大熊猫青青分娩二仔,成活一仔,取名“榕榕”。 6月1日,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大熊猫欢欢产下一仔,东京都公开为幼仔征集名字,12月1日最终选考委员会决定命名为“童童”。 8月6日,成都动物园的大熊猫果果生育一仔,取名“冰冰”。30天后,因母兽腹泻不止,对冰冰进行人工哺育,并鉴别幼仔为雌性,这样早鉴定熊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