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苑建齐  马明珠 《科技资讯》2011,(35):219-219,221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新疆部分高校蒙古族、哈萨克族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通过对等级分布情况的比较分析,发现了蒙古族、哈萨克族男女大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对做好高校体育课教学工作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健康水平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通辽市1985-2000年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资料,对蒙古族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与机能状况作了15年的对比和动态分析,揭示了蒙古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与机能的现状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探讨了蒙古族中小学生不同年龄与性别间、城乡间身体形态与机能的发展特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方面差异状况,为当地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及学校进行蒙古族文化、体育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学校体育教育有的放矢提供依据。方法 以内蒙古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均数比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其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呼吸系统机能、柔韧力量素质、速度灵巧素质、心血管系统机能等五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蒙古族学生体质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蒙古族学生的体检测试合格率高于汉族;但汉族男生的下肢力量却显著高于蒙古族男生。结论 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根据不同民族学生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育,使不同民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弱势得到强化,最终达到全面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依据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3次体质与健康现场调研资料,选取身高、体重、50m跑、立定跳远、男引体向上、女1min仰卧起坐、男1 000m跑、女800m跑作为对照分析指标,对2000~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变化趋势及民族差异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蒙、汉族大学生身高持续增长,体重呈快速增长趋势;大学生的各项运动能力指标呈下降趋势,其中蒙古族男女学生的耐力及力量优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优于蒙古族女生;蒙古族与汉族男生运动能力指标的民族差异显著,蒙古族与汉族女生形态指标的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通辽市蒙古族中小学生1985年与2000年两次体质测试数据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蒙古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探讨了蒙古族中小学生不同年龄与性别间、城乡间的发展特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头面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地区742名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20项头面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女大学生的头长、眼外角间宽、眼裂宽有极显著差异,口宽、头水平围有显著差异;男大学生的头长、形态面高、容貌面高、鼻高、鼻宽有极显著差异,容貌额高、眼内角间宽、唇高、耳宽和头水平围有显著差异;蒙古族男、女大学生和汉族男大学生以特圆头型为主,汉族女大学生以超圆头型为主;汉族男大学生和蒙古族女大学生以阔面型为主,蒙古族男大学生和汉族女大学生则以过阔面型为主;两个民族的男女大学生均以狭鼻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呼和浩特市1120例蒙古族中小学生4项体质发育指标,计算了11项体质发育指数,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特点,并与汉族及日本国的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六十年代蒙古族学生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采取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突泉县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突泉县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存在的差距,探索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促进突泉县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体质的发展。因此,对于突泉县蒙汉中学生体质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对突泉县蒙古族和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艺术院系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旨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艺术院系大学生身体呈“豆芽莱”型发展,体重较轻和营养不良者分别占55.88%和11.18%;艺术院系大学生的机能和素质都不乐观,部分项目远远低于2000年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体质滑坡现象严重.分析了影响艺术院系学生体质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体质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用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对本市城乡大学生的8项体质指标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研究,得出近5年来,上海市大学生体质状况有所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哈、蒙、汉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民族一年级大学生身高体重的五个等级为变量,分别与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级所占的百分率之间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男生的速度灵敏类项目表现优异,蒙古族男女生的柔韧类项目表现优异,汉族女生的耐力类项目表现超过汉族男生,而他们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分合格率只有60.6%,说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不够全面,在不同民族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总体滑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对1271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10项体质发育指标和12项派生指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并与汉族的相应资料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间及同民族的男女之间有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男性中藏族的肺活量和胸围大于回、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身高、体重、坐高、肩宽、舒张压大于藏、回、维吾尔族,而回族的收缩压和脉搏数高于另三个民族。  相似文献   

13.
依据1985年、2000年、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对我国蒙古族19-22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分别从城乡、性别等角度,运用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方法,进行了25年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蒙古族大学生男生身高、体重、BMI指数均有提高,胸围在下降.女生出现分化,城市女生四项指标均有提高,而乡村女生除身高外,其它几项指标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生活方式对体质结构的影响.方法:设计、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习惯调查问卷表.用体成分测试仪进行体质检测,采用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对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藏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共1 501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和体质健康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各民族不吸烟和正常作息的大学生占大多数.男女之间前者有明显差异(P0.01),后者无明显差异(P0.05).各民族大学生运动习惯良好,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进行体育锻炼,男女生之间无差异性(P0.05).各民族饮食习惯良好.主食类主要是米类和面类,民族不同可能会有偏爱.身体质量数正常的人数占到了绝大多数,除藏族以外,男生、女生间与各民族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良好、运动方式丰富、饮食结构合理、体质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15.
刘凯  李海雁 《科技信息》2012,(24):312-313
1.前言 2009年全国大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较1985年的大学生体质水平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情况,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动员令,做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决策。那么,如何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有效遏制大学生体质下降,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呢?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高校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锦  徐焰 《科技信息》2009,(8):17-19
课题组历时二年对广东省高校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得出:广东省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身体形态、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等指标与全国同龄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与2000年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改观,但“豆芽型”体形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发育状况,为制定学生预防保健措施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蒙古族6~18岁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均值除少数年龄组外男生均大于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年龄组肺活量均值,城男高于乡男,城女高于乡女,但多数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05年肺活量均值,各年龄组明显低于1985年蒙古族学生体质调研结果.结论: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大学生体质研究董翠香(河南师范大学体育系453002,新乡)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未来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增强他们的体质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然而,从1979年和1985年两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来看,青年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宁夏汉族大学生1985——1995年体质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85 年、1991 年和1995 年宁夏汉族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汉族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趋于稳定,机能水平显著下降,身体素质不稳定,发展不平衡,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江娟 《科技信息》2012,(32):326-32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测试态度进行调查。并根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现状不容乐观,大多学生的体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为此初步提出了改进学生体质状况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