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法芬伯格是当代技术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是他在技术人类学领域的核心思想。普法芬伯格批判了"标准技术观"中的需求驱动技术、功能决定形式和工具到机器的单线性技术史这三大观点。对应地提出了文化决定技术选择、象征彰显技术意义以及技术史是社会技术系统的生成过程的核心观点,构建出了社会技术系统的理论体系。普法芬伯格的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在技术人类学的物质功能传统和象征意义传统之间开辟了新的道路,是当代技术人类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古代科学史的研究?本文从“李约瑟问题”得到启发,认为如果把注意力从反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转移到正问题“为什么中国文明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比西方文明更有效得多”上来,则可以发展社会学与文化取向的中国科学吏研究。这样的研究就不再仅仅是“科学事实”的考证,而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视角,研究中国古代科学与社会及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以宋代为例,提出了一些可以照这一思路开展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次以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收藏的李约瑟笔记为研究内容,考察李约瑟1964年中国行的背景、目的,就笔记中有关钱塘江涌潮和海塘的内容进行解读,结合SCC相关内容,探讨笔记内容与SCC的关系,以期为李约瑟研究、SCC研究及钱塘江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关于中国传统机械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和现存的传统技术也就是认识或者说发现中国的技术传统。20世纪,刘仙洲、王振铎等专家开创了中国古代机械的文献考释、专题研究和复原工作。李约瑟、陆敬严和华觉明等学者的著作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古代典籍和考古资料的缺憾限制了人们对机械技术传统的认识。进一步发现技术传统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调查现存传统技术。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的工作。1991年以来,本文作者有选择地调查了若干种机械的机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和使用方法等技术细节,将实物的调查与走访工匠相结合起来,在认识技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抢救了一些技术资料,积累了调查研究的经验。作者认为,可以像国外同行那样,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引入到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开展、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技术传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态人类学是从文化视角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基于生态人类学视角研究技术的文化属性,实际上就是把技术作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文化纽带加以探究。从这个意义上审视,技术结构是自然信息与社会文化负载的,技术功能是自然信息与社会文化节制的,技术应用是对自然信息与社会文化的调适,技术对象具有反馈自然信息与社会文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科技史与一般史的融通已成为近年来倡导科技史"再建制化"的学者们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文章从新文化史取向出发,当代新文化史家思考技术的视角和方法,涉及物质文化视角的技术史研究;日常生活中身体对技术体验的研究;以及书籍史阅读史视角的技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6月22日~26日,国际技术史学会(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SHOT)第59届年会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法国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拉图尔(Bruno Latour)、美国技术史家露丝·史瓦兹·柯望(Ruth Schwartz Cowan)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本届SHOT主席白馥兰(Francesca Bray)女士,分别做了主旨报告。本次年会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香灰莉木学院(Tembusu College)、亚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北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委员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协和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技术史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17日至2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以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为中心议题,配合中央开发新疆地区的战略部署,交流了对技术发展规律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9.
《技术史》     
柏·基勒 (Bertrand Gille) 编辑、1978年巴黎Gallimard出版的《技术史》(Histoire des techniques)是七星社百科全书中最新的一卷。作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才完成,其内容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部技术史方面的巨著。全书共分两部分:技术与文明,技术与科学。第一部分全部是由柏·基勒完成的。他认为,以往的技术史,只叙述“孤立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西方话语霸权中的术语。亚美文化连续体是西方文明以外的一个普遍性的人类学现象,它以宇宙整体性、连续性为特征。亚美文化连续体中的“科学”受意识形态的约束,与西方文明中的“科学”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李约瑟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中心论的产物,它的学说根源是社会单线发展的进化论。在亚美文化连续体的背景下面,不存在李约瑟所质疑的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问题。西方术语体系中的“李约瑟问题”只是亚美文化连续体中的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中的技术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与艺术的起源几乎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在其发展中关系十分密切.古代人的技艺与艺术活动虽然目的不同,但几乎采用同样的手段和工艺,而工业艺术设计则是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产物.艺术为技术产品、技术环境提供优美合理的设计理念,而技术为各类艺术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任何技术活动都离不开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设计与工艺、产品式样中的艺术表达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学是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是介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门类,仿照科学学的学科结构,可将技术学的分支学科区分为理论技术学,专门技术学,应用技术学三个学科系组,技术学经历了长期的孕育过程,同技术哲学,技术史有着难分难解的交叠关系,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既有研究视角,基本内容的差异,又有某些共同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科技史研究中存在着对同类问题的判定采用“双重标准”的现象。同一作者的“双重标准”是逻辑欠严密,首尾不一贯;不同作者之间存在的“双重标准”现象则是学术观点不同的结果。“双重标准”不利于科学发现优先权的评价,需要通过学术讨论统一认识,这至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14.
柏林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与教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国柏林主要有两个从事科技史研究与教学的机构。马普科学史研究所是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致力于理论视角的科学史研究。它下设三个研究室和图书馆等服务机构,各室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项目,固定岗位明显少于流动岗位。柏林工业大学的哲学、科学理论与科技史研究所承担研究与教学两种傻,教学分为基础和主修两个阶段,每学期的课程分为授课和讨论班。研究所下设中国科技的历史和哲学组。  相似文献   

15.
身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学科的首届院士,胡适曾将科技史列为需要整理的专门史,纳入其倡导的国故整理体系中,并对《水经注》、墨家科技、印刷术、李约瑟难题以及外国科技史等展开研究。胡适的科技史研究在学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研究范式对当代科技史学者有方法论的启迪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必然会提到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因为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而研究沈括和<梦溪笔谈>必然要提到胡道静.  相似文献   

17.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是中国历史研究的皇皇巨著。对于科技史知识给予了充分重视,是它有别于传统中国历史学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书中的科技史部分也存在着诸如叙述不准确、概念不清楚、对科学原理理解有误、对古代科技文献解读有偏差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损于该书所享有的崇高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8.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是中国历史研究的皇 皇巨著。对于科技史知识给予了充分重视,是它有别于传统中国历史学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但是,书中的科技史部分也存在着诸如叙述不准确、概念不清楚、对科学原理理解有误、 对古代科技文献解读有偏差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损于该书所享有的崇高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迪先生与中国科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迪教授(1927.10.6—2006.10.30)是享誉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家。他从研究数学史开始,逐渐把研究领域扩展到科技史的众多方向上,对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和科学仪器史研究贡献显著,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在物理学史、地学史、医学史、机械史、中外科技交流史、科学通史等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李迪先生以博学著称于科学史界,不仅长于发掘古代科技史料,而且也善于提出新观点和新见解。他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并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科学史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化的多元形态是自身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古代的科技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以原初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西方近代科学以追求统一为目标,但是在认识方法上却显现了多元的模式。当下的科技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世界越来越密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实质上蕴涵着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将带来科技文化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