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先秦科学著作《墨经》中较为集中表述了力学知识,其中《经上》21:"力,形之所以奋也"(1),其内涵涉及"力"的概念,前人的释义多达百条,对关键字"奋"的解读,戴念祖等学者就形成了体力说、"力"认知说、能量说、"力"定义说等,但这些解说是不是《墨经》原意?在分析、阐释诸位学者观点时,本文运用"以中释中"方法,结合科学概念"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国人引进和认识的情况,根据训诂学知识,笔者认为:《墨经》中的"力"是我国先民对"力"的体验,是对该科学概念的启蒙认识;如用现代西方力学的定义去解读,则有以今代古、以西释中之虞。  相似文献   

2.
《墨经》数学今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墨经》是墨子著作的一部分,其中也有墨家弟子增补的内容。《墨经》包含丰富的数学、物理学和逻辑学知识,是研究先秦科学技术史的宝贵文献,在中国和世界学术史一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墨经》文字古奥简晦,现传本又多有衍脱讹误,因此如何理解各条经文,历来众说纷纭,分歧很大,争论很多。本文对《墨经》中涉及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经文作了初步的归纳和整理,并对较重要的或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数学定义和命题作了新的诠释,最后对《墨经》数学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为深入探讨《墨经》数学和墨子数学思想提供一个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墨经》中“体”的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墨经》中一个基本和重要的数学概念“体”。笔者广泛借鉴了前人有关的研究工作,运用传统的考证方法,并结合数学的知识和理论加以勘比、分析,对“体”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指出“体”的实质在于它的“一体”性或“连属”性。由此得到“体”不仅是一个几何概念,而且具有数学上“连续”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墨经》之“体”区别于《几何原本》中“体”的概念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墨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内容深刻的科学著作,其中蕴含丰富的科学概念。《墨经》中"端"在古代自然科学中是最原始的概念之一,具有最基本的重要性,对于它的释义多达百条,本文引用诸家论述予以介绍。姜宝昌教授曾解释"端"的涵义,形成原子说、顶端说和几何点说,在阐释、辨析这三种观点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在方法论上需要避免以今代古、以西释中的方便做法,对比惠施"小一"与"端"的相似之处,笔者认为惠施的"小一"可以作为对墨子"端"的新阐释。这种新的理解或更贴近墨子的思维方法和知识背景。  相似文献   

5.
名词审定工作中的定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英 《科技术语研究》2000,2(1):42-43,,21,
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术语的丰富以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使术语的规范化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在对《大气科学名词》增加定义的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 ,要搞好术语的规范化 ,名词的定义工作是基础。因为只有从术语的概念出发对术语加定义 ,才不会出现一词多义 ,或一义多词的错误定名。下面就术语定义的意义、原则和形式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术语定义的意义从现存的五种情况来说明术语审定工作中定义的重要意义。1 通过定义可避免混用、错用近义词。例如大气科学名词中“气候变迁 (climat…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逻辑史学会和中国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联合筹办的第三次全国《墨经》研讨会,于1991年10月4日至6日在合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代表分别从物理、数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就《墨经》的内容以及《墨经》研究方面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中国科学史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知名物理学家、《墨经》研究的老前辈,85岁高龄的钱临照教授自始至终参加了研讨会,给代表们以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7.
《小取》论(辟)、侔、援、摊四种论辩方式,实质上都是类比推理。《墨经》对这四种推理作了定义式表述,讨论了这四种推理的规则。是先秦思想家常用思辩方式的总结,是墨家逻辑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8.
《穷理学》翻译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概念的理论。傅泛际与李之藻将拉丁文底本的知识"scientia"译为"确知"。但比较亚里士多德原著的对应词"Επιστη'μη"与古汉语"确知"的词源与词义发现,"确知"并不能准确传达"Επιστη'μη"对事物本原和原因解释的内涵及其"证明性"与"必然性"的特征。但"后分析篇"评注的翻译与解释最终将"Επιστη'μη"的内涵与特征赋予"确知"。就此,亚里士多德的"知识"概念被完整引进,这也是西方知识概念第一次引入我国,因而对于传统知识观念与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1):115-121
传统知识的三元定义认为,确证、真理和信念是构成知识的三个要素。然而,有实证数据发现,对不真的命题,普通人也愿意归赋知识;针对知识概念的问卷也发现,普通的中国人不愿把真当作是知识的最重要的三个特征之一。实验研究似乎证明了真理非必要性论题。"知识"概念的崇高地位,最新的实验证据以及"知道"的日常使用都为真理是知识的必要条件提供了支持,为真理必要性论题提供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术语研究》2006,8(4):19-24
一、总论序号汉文名英文名注释001训诂Cexheigneessiesloanngaunacgteient用语言解释中国古代文献语言的工作及这种工作所产生的成果。002雅言anctientstandardlanguage古代中原地区通行的汉语共同语。003训诂材料tahnecimenatteCrihailnseosefelaxenggeusaigseon古专代书和训诂考证工材作产料生。的成果。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纂集类训诂004纂集compilation搜集散见的训释材料,按一定原则编排,类聚字、词的工作及其成果。根据编纂目的的自觉程度和对材料的整理程度,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集合贮存型的《尔雅》、整理编选型的《方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