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新业务和新应用的不断推出,传统路由器在业务升级能力及升级响应速度方面已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需求。实时电路重构技术利用可编程器件可多次重复配置逻辑状态的特性,能够在系统运行时根据需要动态地改变系统的电路结构,利用可重构技术实现的路由器能够支持新业务模块的硬件电路在芯片内动态加载,同时又不影响其他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为传统路由器功能扩展能力差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在介绍可重构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支撑器件的当前发展概况后,对以往的可重构路由器技术和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从构建可重构网络的角度分析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展开机械系统可重构设计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基于功能-原理(行为)-结构(FPBS,Function-Principle-Behavior-Stmcturel的可重构设计技术,以产品的可重构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与扩展可重构设计的理论,建立可重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重构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惠萍 《甘肃科技》2007,23(10):158-160
可重构性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其硬件模块或(和)软件模块均能根据变化的数据流或控制流对系统结构和算法进行重新配置(或重新设置)。可重构系统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改变自身的体系结构,以便与具体的应用需求相匹配。可重构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DSP重构技术,FPGA重构,DSP FPGA重构,可重组算法逻辑体系结构,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可进化硬件(EHW),本地重构/Internet远程重构等。可重构技术尽管面临一些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号解释Petri网的可重构逻辑控制器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可重构制造系统这一新生产模式的顺序控制,本提出了基于信号解释Petri网的可重构逻辑控制器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层次化、模块化和接口技术将控制器规划为开放的体系结构.确定了可达图法和化简技术结合的SIPN模型形式分析方法及步骤,采用透明度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并给出控制器重构能力分析原则.接着将该理论及方法用于一可重构装配生产线可重构逻辑控制器的建模和分析案例中.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可重构逻辑控制器形式正确、有效,具有可重构能力.最后提出逻辑控制器建模、分析、仿真、代码生成和逻辑控制实施的软件平台,该软件采用CORBA组件模型的软组件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出现,实时电路的动态可重构技术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技术的原理、分类以及系统的开发流程,最后讨论了动态可重构的应用和现如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颢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4):117-117
本文推广了文[1]中的可重构性概念,提出了完全(i,j,Ti)可重构性这一更一般的概念,用几何方法给出了完全(i,j,Ti)可重构性的充要条件,并由此得到另一种可重构性指标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制造系统重构的内涵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面向先进制造的重构体系结构和制造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的组合视图,指出了可重构制造系统在这一视图中的定位;分析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在可重构制造系统研究领域所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复杂度的增加,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以FPGA作为可重构硬件,设计和构造面向某种算法的具有专用硬件的高速和软件编程灵活性能的可重构计算系统。在现代大规模逻辑设备的越来越强的能力支持下,各种可重构计算系统的研究,使得构造有关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某些"概念验证"成为现实。介绍FPGA可重构硬件器件特点、可重构计算系统的概念,可重构计算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实时三维立体视觉系统中高速并行计算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号解释Petri网的可重构逻辑控制器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可重构制造系统这一新生产模式的顺序控制 ,本文提出了基于信号解释Petri网的可重构逻辑控制器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层次化、模块化和接口技术将控制器规划为开放的体系结构 .确定了可达图法和化简技术结合的SIPN模型形式分析方法及步骤 ,采用透明度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 ,并给出控制器重构能力分析原则 .接着将该理论及方法用于一可重构装配生产线可重构逻辑控制器的建模和分析案例中 .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可重构逻辑控制器形式正确、有效 ,具有可重构能力 .最后提出逻辑控制器建模、分析、仿真、代码生成和逻辑控制实施的软件平台 ,该软件采用CORBA组件模型的软组件技术开发 .  相似文献   

10.
一种可重构处理器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主流FPGA为平台设计了一个可重构处理器.该处理器在与现有处理器内核全兼容的基础上,把指令总线和数据总线作为可重构部件的扩展接口,具有简单可靠的部件指令扩展规则、数据通讯方式和部件识别机制.重构操作的工作方式、数据保护机制也在设计中被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给出了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对目前几种重要的可重构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未来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基本思想 ,论述了可重构抽油机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可重构的理论依据 ,并对可重构抽油机的关键环节模块的划分思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模块划分方案 ,分析了可重构游梁式抽油机的拼装特性。为了对可重构抽油机的性能进行验证 ,提出了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抽油机的可重构设计 ,并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软件ADAMS对APIC 32 0D 2 5 6 12 0抽油机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验证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可重构抽油机设计的可行性。利用游梁式抽油机的可重构设计 ,可以实现抽油机的模块化生产 ,用户可根据需要对抽油机进行重构 ,从而实现了对抽油机传统生产和使用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锂离子电池组在恒流充电结束后因压降导致的电池组电压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可重构均衡电路。在电池组充电过程中,改进型可重构均衡电路可等效为传统可重构电路,通过可重构电路控制各个电池充电状态,使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达到均衡;充电结束后并静置一段时间,通过改进型可重构电路中的Buck-Boost电路进行再均衡。改进型可重构电路能够在保证充电均衡的基础上对因压降现象而造成的电池组电压不一致进行再均衡。最后,通过搭建实物平台对该改进型可重构均衡电路进行验证,并与传统可重构电路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均衡电路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可重构天线难以同时对频率与极化特性进行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低剖面紧凑型的频率与极化可重构波导背腔天线。天线由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谐振腔和十字型槽线组成。在十字型槽线内加载PIN二极管,通过二极管的导通和断开调整有效谐振长度,达到频率可重构目的。在十字槽线两侧加载短路通孔可重构谐振腔内电场分布,在不改变辐射结构下实现圆极化波与线极化波之间任意切换。2种重构方式的切换结构各位于天线底层与顶层,二者互不影响,且天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测试结果表明,天线仿真与实测保持一致,且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可重构机器人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可重构机器人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总结了可重构机器人的发展和目前国内外对可重构机器人进行研究的现状 ,展望了可重构机器人研究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16.
付宜利  Xu  He  Li  Han  Wang  Shuguo  Ma  Yuliu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6,12(3):245-249
An irmovative mobile robot that has reconfigurable loeomotion chassis and reconfigurable bionic wheels has been developed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payload and different terrain. Several prototypes have been achieved by the recortfiguration. By modeling relative comparison coefficients, these prototype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 of trafficability, static st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The effects of reconfiguration on these indices of robot performance can be compared, i.e. the variable height of chassis h has the biggest effect, the variable length of chassis 1 is the second, then is the camber angle β and the caster angle α. Some principles for reconfiguration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一种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其具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模式Ⅰ为一个转动运动,模式Ⅱ为一个平移平动,两种运动模式进行切换的初始位形具有瞬时的一个转动和一个平动.将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与一个具有两移动和两转动的串联支链相连,构成一种具有两种不同工作模式的可重构混联支链.利用3条可重构混联支链连接并联机构的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可得到一种新型可重构并联机构,通过控制3条可重构混联支链分别在两种不同工作模式间切换,可重构并联机构可实现4种不同的三自由度运动模式.利用螺旋理论分析和证明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和改善当前生产系统对多变市场竞争环境的响应特性和应变能力,借鉴人体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理,把制造资源视为被控对象,将生产系统分成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两部分,建立生物型可重构生产系统控制模型,设计具有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控制性能及特点的控制器功能结构,并结合多Agent技术阐述生产系统自组织重构过程及其构件化信息处理技术. 结果表明,通过各Agent之间的协作,可形成一个协同、自治并支持全局优化的可重构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