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肯定了许国璋先生关于汉字特征的论述,批判了“中国没有语言学”,“说文解字”之学不是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汉语的表意字和口语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文字不是口语的记录者,而是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2.
民族交往导致语言接触。在此过程中,语言相互吸收或输出成分。就吸收而言。非汉语词汇成分进入汉语以后,汉字一视同仁地加以记录;使用既久,其非汉语色彩消失,当中一部分便循着汉语词派生路径孳生同源词,汉字又对这些同源词记录,出现了语言底层并非汉语而文字层面有汉语特征的同源字。古汉语中,“卢”字有黑义,来源于古羌语。垆、栌、胪、栌、鸬等字秉承“卢”字音义,形成了一组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言学在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进行评价时,经常会提出这样的一条批评,即说它只重视字,不重视词,存在把文字中的“字”当作语言中的“词”的倾向.因此,怎样评价古代以文字为主要对象的语言研究,也就成为总结、继承古代语言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以多为词”的语言单位观提出这种批评的人首先是在词与字之间划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异域,把语言与文字看作是毫不相关的两个东西,特别是把汉字看作是游离于汉语之外,可以任意替换的一种文字。而在古代、人们已经看到,汉字不再是一个单纯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是它…  相似文献   

4.
洪飏  于雪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21,23(2):150-152,173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用书写符号来记录语言、表达意思的.字形在词义研究上十分重要,能够帮助确定字的本义,正确理解字义的发展演变.但在确定一个字的本义时,不应只局限于字形,汉字字形表示的意义和本义不能随意画等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阐释字义上有时片面地局限于字形,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举例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篇提出两个主要的新论点:第一,历史悠久的文字对整个民族语言起制约、阻碍、推动、发展的作用。第二,离开了语言、文字,信息化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信息传递快,衡量语言文字优劣的标准是“简短明确”与否。  相似文献   

6.
汉字和其他文字一样,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但如果据此认为文字是语言以外的因素.应该撇开汉字谈汉语,恐怕有失偏颇。实际上,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影响着汉语:影响词义演变.造成语词分裂。  相似文献   

7.
论汉字的第一成熟期何丹周有光先生认为,人类文字经历了两度成熟;而“能够按次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的意音文字,是人类文字第一成熟期的特征。笔者同意周先生以上观点。①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成熟于公元前,其发展历史并未中断过的自源文字。观察分析汉字在第一成熟期内的...  相似文献   

8.
汉字现代化研究会会长袁晓园先生的学术思想在语文学术界曾有一定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有二:一是“汉字的最大优点是简短明确”;二是极力提倡“识繁写简,繁简并用”,“以避免文化断代”。本文认为:简短明确乃汉语之优点,而非汉字;无论从字体变迁、文化传承、历史现状来看,批评简化字都是不公允的,“识繁写简”的提出是一个退步。  相似文献   

9.
越南岱侬族喃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岱侬族喃字是岱侬族人使用过的一种与中国古壮字相类似的方块文字。对岱侬喃字书面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喃字实际上是用以记录汉、越、岱侬三种不同语言的词汇,在字的来源上也可分为汉字、岱侬自造喃字和越南自造喃字三类。岱侬喃字体现了境外壮侗语族人民在发展民族文字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音、形、义三者一体的表意系统的文字。汉字音、形结合表义的特征可用公式“(L∧F)→Y”来表示。汉字(L∧F)→Y的特征对语法的影响很大。从微观上看,构字法中的形声义关联对语法的影响尤其是对确定词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宏观上看,汉语从字结构到词结构再到句子结构的认知过程中,采取了Q空间来形成语言结构的等级格式及其间的关系,并形成汉语语句的中国套箱式的分形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白文问题,前人论述颇多,争议也较大,至今没有统一看法。把各种论述综合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白族没有过文字,所谓白文只是一种汉字记白音的现象;一种认为有白文,充分论据是白文中有新奇字,而且至今民间大本曲本中还在使用。到底有无白文,或者说汉字记白音的假借字算不算白文?这应该从文字的定义去考查,才能得出结论。词典解释“文字”的定义是: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都有音、形、义三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叫文字,举例说,汉字“水”,  相似文献   

12.
汉字现代化研究会会长袁晓园先生的学术思想在语文学术界曾有一定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有二:一是“汉字的最大优点是简短明确”;二是极力提倡“识繁写简,繁简并用”,“以避免文化断代”。本文认为:简短明确乃汉语之优点,而非汉字,;无论从字体变迁、文化传承、历史现状来看,批评简化字都是不公允的,“识繁写简”的提出是一个退步。  相似文献   

13.
巫称喜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3):33-34,39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任何一种文字系统,都要通过它的字符实现其对语词的提示作用,即让读者看到字符或字符组合能联想到它所记录的那个词。实现这种提示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我们把它叫做标记语词的模式。传统的六书说和现代的三书说,实际上讲的都是汉字标记语词的模式。我们这里所说的“名词字”是指标记名词的字,包括就字形分析应是表示名词而辞例中未见本义的字。对于标记语词的模式,我们采取传统的六书说,“转注”争议较大,不加讨论。有些词兼用两种标词模式,作为“兼用”单列一类。一、标记语词模式的类型(一)象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几种语言,有的可能成为最流行的语言。有些语言的优势在于它们有更好的理论基础——新的计算暗喻。给出了情况予测:日本人已选定PROLOG为第五代计算机的标准语言,到1995年大家可能都要用PROLOG语言;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能力最强的是LISP和Smalltalk这两种语言。目前,我们十几亿操汉语的人都使用汉字,但这并非意味着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最佳符号。与此相仿,当今最流行的计算机语言(BASIC、FORTRAN、COBOL、Pascal…)未必就是最合理的计算机语言,它们的统治地位并非天经地义。有些语言目前虽然还不流行,是因为它们的优点还没有被大家所认识,一旦大家发现它们的优点,它们就会流行起来,至少,它们的设计思想和强有力的功能会被未来的计算机语言所采纳。本文将讨论其中的六种:FORTH、APL、LISP、Modula-2、Smalltal及PROLOG。  相似文献   

15.
汉字作为世界上古代表意文字中唯一能够巩固和流传下来的文字体系,具有许多优越性。本文从汉字与汉语词义关系的角度,论述汉语词义与汉字的相互依赖关系,主要谈四个问题:1、词的原始性与字的原始性相吻合;2、字本义保存了词的最初意义状态;3、词的繁衍与字的繁衍同步进行;4、汉字对显示词语身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时代 ,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将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传承文明、传载文化 ,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汉字的起源理论、演变形态入手 ,分析电脑时代对汉字的发展影响 ,提出了汉字将向电脑文字的发展的明确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化时代,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将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传承文明、传载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汉字的起源理论、演变形态入手,分析电脑时代对汉字的发展影响,提出了汉字将向电脑文字的发展的明确观点。  相似文献   

18.
汉字与幽默     
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具形体特征的书写符号,而且本身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在记录汉语同时必然表现出潜在的文化价值与修辞功能。交际中,运用汉字可以构建言语的幽默。本文旨在举例论述运用汉字构成幽默言语的机制,分别表现在错别字、字形示意、析字推衍、重复同字、咬文嚼字、同形字和用宇调侃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于汉字性质的研究历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表意还是表音文字的问题,另一为汉字记录语言结构中哪个单位的问题。然而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人们对汉字的性质问题仍然争论不休,这主要是因为受了西方理论的过多影响。本文以这两个研究角度为线索探索其所受西方理论——“文字发展三阶段论”及“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影响,意在重申外来理论本土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方块布依字”是布依族民间流传的一种仿汉字的记音符号,主要通行于宗教职业者群体。布依族宗教经文手抄本中的用字和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或用与布依语相同或相近的音来记录该语音,或根据布依语词义,用汉语方块字的字符重新造字,或用与布依语同义的词来记录,或直接用汉字本身来记录。“方块布依字”在布依族宗教典籍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