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形成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潮流,天然植物药品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人类越来越觉察到合成化学药物命中率明显降低,由900个化合物中筛选到一个新药降到10000个筛选一个新药,创制成本越来越高,新药研制成本高达数亿美元,研制周期也越来越长,新药创制需10年左右,再加越来越多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促使了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国际市场药用植物及其制品的年成交额已逾300亿美元,接近化学药品的三分这一.而且这一态势还在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0-50
重庆前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位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以专门从事以抗艾滋病病毒新药为主的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研发型外商投资企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技术/产品创新,以其独特的多肽药物设计技术平台为支撑,抗艾滋病新药为突破口,针对国际市场开发重大创新药物,加强企业新药创制平台建设与新产品发展。经过五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锐意进取的核心团队,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21,(1):25-26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科技推进中药创新研究和产业提升,研制出"有效、优质"的中药新药,是解决和保障临床疾病治疗需求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中药创新研发的理论和科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效率.因此,如何面对中药的复杂性,开展新药的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产业化转化-上市后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创新药物研发与评价系统的理论平台,并使之与创新药物注册申请日益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一直是药品审评中心在不断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探求与国际新药评价体系接轨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创新药物技术评价支持系统研究"课题于2003年度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并资助研究经费150万元.该研究旨在探索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药品技术评价支持系统,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和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14-14
承担单位: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等主要完成人:李春波叶伟东彭师奇 该课题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首批专项,全国仅有六家企业入选"企业新药物孵化基地"专项,浙江省入选的企业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浙江医药在创新药物的研发方面进入了国家队行列。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新药物、新杀虫剂、新染料以及其他化学产品的设计,是分子设计的重要内容。以药物为例,据美国估计,凭经验找新药的传统作法,每找出一种重要的新药,平均需费用1150万美元,需时8—10年,由于易合成的新化合物越来越少,估计1977年研制费用将增至4000万美元。药物设计的重要性,可从青霉素的衍生物研究看出来。青霉素是一种高效抗生素。自  相似文献   

7.
正本月初,《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该实验室创制了一种非洲猪瘟弱毒活疫苗。经系统实验室研究评价,该疫苗对家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被认为是非洲猪瘟疫苗最有希望的研发技术策略。研究人员以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分离株  相似文献   

8.
国内油料生产概况 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特别是"九五"期间发展速度加快,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总产量都有较快增长.2004年油料种植面积2.27亿亩,其中油菜籽1.12亿亩,花生7500万亩,芝麻1090万亩.1991年以来,大豆播种面积在1~1.4亿亩之间徘徊,面积不稳定,相对于需求来说生产发展较慢.2004年达到最大种植面积,为1.45亿亩.  相似文献   

9.
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中心作为我国国家微生物新药筛选中心,拥有一支以归国留学人员为骨干的高学历、年轻化和专业化的研究队伍,为促进微生物新药筛选研究工作的开展,加速我国创新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司书毅就是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中心科研团队的一员.多年来,他在新药筛选工作中,精益求精、孜孜以求,追寻着我国创新微生物药物辉煌之梦.  相似文献   

10.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病毒,疫苗研发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多种技术路线并进才是多保险方案.彭博社撰文称,截至1月31日上午6时许,全球62个国家已经接种了超过9440万剂新冠疫苗,平均每天接种447万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被批准上市或获得紧急授权的新冠疫苗共有8种.那么,新冠疫苗研发有哪些技术路线?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因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极其迅速,所以新药的发展思路、模式、方法都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也导致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新药的突破,比方说治疗肿瘤的新药,越来越强调分子靶向水平,并取得了很多成功:毒性明显降低,疗效明显增加l比方说当初研发出来只对1/3的人肺癌有效的药品.  相似文献   

12.
抗肿瘤一类新药藤黄酸是是国家"863"计划首批支助项目,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现已基本完成国家"863"计划的各项指标,目前正在进行藤黄酸的临床研究.并于2003年抗肿瘤一类新药藤黄酸成功转让给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转让经费1800万元人民币,为学校首创,产生了较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缓控释给药系统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本课题通过对适宜于中药复方多组分特色的缓控释给药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促进了缓控释制剂新技术在中药领域内的应用,为解决中药复方现代制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国内部分地区出现.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如何更好地提高疫情防控成效,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药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寻找新冠肺炎的有效用药,是当前医药研发领域的主要发力点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席卷全球.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到目前已造成2亿多人确诊感染,夺去了400余万人的生命.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传染病流行,全球医药卫生领域紧急行动起来,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临床治疗等领域投入了巨大资源,试图在疫苗和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以求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传播势头,从根本上战胜病毒.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5,(8):31-32
为探索药物研发中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研与产业化的衔接,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为全国医药行业提供服务,1996年科技部决定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为依托,组建"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介绍,根据国际疫情形势以及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防控手段,全国已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41.7万剂次,正式突破1亿大关.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能在短期内研发出疫苗既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智慧和科技力量的结晶.这方面,中国彰显出独特优势,一是“五线并进”快速研发出多种疫苗,二是以符合科学原理的管理和接种方式推行全民接种.目前中国已经获批上市4种疫苗,在实际接种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没有严重副作用发生.这种情况既证明疫苗的质量安全,也表明中国的接种策略符合实际情况并遵循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49-49
大连远大制药有限公司是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大街50号,占地10298平方米,建筑面积12566平方米。公司多年来集国内外许多著名医药专家,致力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一类抗癌新药——β-榄香烯乳注射液是公司主要研发的新药。  相似文献   

18.
本项目从著名古方生脉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众多临床报道中,选择目前世界上尚无特效药物的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适应症,通过有效部位的寻找、有效部位群间的活性相关性研究,确定合理、高效的复方有效部位群,进而研发成中药复方二类新药--心得康颗粒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8-18
黄淮麦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1.5亿亩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的五分之二。筛选、创制高抗小麦主要病害和逆境胁迫的育种材料,探索小麦广谱、持久抗病抗逆育种新途径,培育适合黄淮麦区的高产、多抗、持久抗病抗逆小麦新品种是产区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是黄淮麦区生产上最主要的小麦病害,常年受灾面积在4亿亩次以上,损失的粮食总量可达50亿公斤。胞囊线虫病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威胁巨大的新型病害,发病程度逐年加剧、受灾面逐年扩大,目前已在河南、河北、山东等13个小麦主产省发现该病,仅河南省普查发病面积就达1700多万亩,可能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选育抗病品种是从源头上保证黄淮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然而黄淮麦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多数易感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和胞囊线虫病,无高抗赤霉病品种。除病害外,逆境胁迫也是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小麦育种缺乏优良抗逆种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台风、冰雹、霜冻、病虫鼠草等灾害的袭击。地震灾害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播种面积)400万~4700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损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00亿~500亿元人民币。大灾年份损失更加严重。1991年夏季仅江淮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亿元。一、地震灾害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对人类构成威胁最大的是地震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全世界死于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