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干法烟气脱硫及硫资源化技术。该技术是煤基活性焦吸附脱硫、加热脱附、活性焦循环利用,脱硫产物SO2用于生产硫酸等含硫产品,实现硫资源化的烟气脱硫技术。我国不仅缺乏硫资源,需每年进口800多万吨的硫磺,又缺水,因此,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16):20-20
1 课题研究背景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电源结构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以火电为主,火电机组在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电源和热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二氧化硫污染。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控制和治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经过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脱硫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成套化、集成化、规范化尚需完善,脱硫装置的稳定性、先进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6):66-67
1项目背景 随着环保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特别是"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约束性指标的强制实施,我国的脱硫产业在2000年至2005年间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大型火电机组的脱硫基本上采用引进国外先进脱硫技术的工程总承包,技术责任由国外技术所有方承担.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技术,由于受到示范工程的容量、商用业绩和高可靠性的限制,难觅大型火电机组的脱硫市场,脱硫产业基本上由国外技术垄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凯迪电力公司采用湿式氨法脱硫技术对燃煤机组进行的工程应用,阐述了采用湿式氨法脱硫工艺过程及特点,给出了该设计条件、参数以及调试结果,并介绍了在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针对中小型工业炉窑开发的烟气脱硫技术、旋雾喷淋技术和异重流化床脱硫技术,前者可以很好地满足北京市现行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150mg/m3;后者只消耗非常少的水,即可以达到70%的脱硫效率,在缺水地区具有很强的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16-17
细颗粒物(PM2.5)污染已成为我国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燃煤电厂是引起我国大气环境中PM2.5含量增加的主要污染源。利用现有的燃煤烟气污染控制装置,通过合理改进提高其对PM2.5的脱除性能,是控制PM2.5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本课题结合燃煤锅炉烟气经湿法、半干法脱硫后相对湿度较高的特点,创新提出利用过饱和水汽在PM2.5表面的凝结特性提高现有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对PM2.5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YD-BSP技术     
YD-BSP烟气脱硫成套技术是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承担1999年国家重大环保专项"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不断自主研究开发,并经过大量工程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开发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大型燃煤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8.
YD—BSP技术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57-57
YD—BSP烟气脱硫成套技术是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承担1999年国家重大环保专项“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不断自主研究开发,并经过大量工程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开发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大型燃煤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9.
该种高效脱硫除尘器与传统采用的喷淋、冲击、泡沫等除尘方式不同,它应用了现代气动乳化等新技术.这在世界环保除尘设备的制造中是一种技术创新. 经有关部门和专家鉴定,金州重型机器厂研制的高效脱硫除尘器,脱硫效率可达到80%以上,除尘效率达到95%以上,优于国家环保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被认为是我国目前优良的脱硫除尘环保产品.这个厂已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新型高效脱硫除尘设备,并着手系列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0.
大型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过程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由关键工艺、设备开发、系统集成及优化、工程设计及项目实施等四个方面组成,主要研究内容有:建立包含所有速率控制步骤的脱硫过程化学模型、物料及热量平衡计算模型;采用数值研究、要点实验和工程实测校正结合的方法。针对国情研制出了覆盖我国所有容量火电机组的脱硫装置,开发了多种低阻力高性能吸收塔塔型;实现了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和大规模应用;通过系统仿真与工程数据分析相结合,对脱硫各子系统及其与主机系统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集成与优化研究;并最终形成先进、成熟、经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工艺包OF-WFGD。  相似文献   

11.
万方 《中国科技成果》2012,(14):30-31,39
文章研究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工艺对颗粒物的协同脱除作用,全面分析湿法脱硫的环境效益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对上海市燃煤电厂脱硫前后烟气中烟尘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①脱硫设施对烟尘的协同脱除作用与烟尘脱硫设施入口浓度有关;②进口颗粒物粒径大小相对均匀,多呈圆球形,排列致密,一般在微米级以下,而经过脱硫设施后,颗粒物大小分布不一,粒径相差较大,且有部分颗粒呈凝聚状;⑤脱硫设施对重金属有一定的脱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相对成熟的烟气净化技术都是针对脱硫、脱硝、除尘等方面的问题单独进行研发的,都有相对独立的一套系统及工艺流程。由于各个子系统互不关联、相对独立,如果想实现同时脱硫、脱硝并达到现行允许的排放标准,则至少需要建立两套独立的净化吸收系统及工艺流程。以目前技术为基础建设的联合脱除系统普遍存在:系统工艺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庞大、设备投入重复、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2-52
中国华电集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于2002年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2”课题(编号:2001AA527020),课题分为两大子课题:“烟气脱硫用柱状高性能活性焦研究”(编号:2001AA527021)、“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工业示范装置研究”(编号:2001AA527022)。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综合应用经济分析模型,评估中国实现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成本和效益。结果发现脱硫措施对GDP的负面影响较小,脱硫措施的成本与其所带来的综合效益的比例大约在1:5左右,特别是环境效益和由此带来的健康效益明显。“上大压小”措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也有帮助。为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研究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决策支持系统和监管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加强对重大环境战略与政策的经济分析,鼓励应用更加环境友好的技术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要介绍了稀土催化材料的特性,及其在燃烧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和脱硫脱氮催化材料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稀土催化材料在工业源和局部空气净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能源与环保领域稀土催化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东施深入的研究对催化科学本身与实际应用都是十分必要的,并将有助于加速解决我国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1999,(3):52-53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发明专利技术,是以水泥速烧理论、燃料燃烧理论、固相反应机理和三传学为指导,在充分分析和掌握了电厂煤粉炉及旋风炉的热工条件和燃烧特性,以及煤灰的理化性能和水泥熟料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在取得阶段成果后,又进行了大规模工业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的成熟的高新技术.突破了水泥生产和粉煤灰渣利用的传统观念,开创了烟气脱硫的新工艺,创造性地把两个工业系统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1项目简介 汞是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可以在生物体内沉积,并转化为毒性很大的有机汞。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其危害性被放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汞排放主要源于煤燃烧以及城市废弃物焚烧,燃煤电厂是主要的污染源,燃煤电厂脱汞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汞污染治理将在脱硝之后全面展开。然而,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燃煤电厂经济成熟的脱汞技术。为此,项目完成单位联合攻关,开发了WFGD协同脱汞技术。首先将烟气中的单质汞(Hg^0)氧化成二价汞(Hg^2+),然后将Hg^2+捕集到WFGD脱硫浆液中,再抑制浆液中的汞再释放。开发了两种单质汞氧化技术:①等离子体放电活性物质注入氧化烟气中单质汞技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将烟气中的Hg0氧化为HgO;②向脱硫浆液中加入氧化添加剂,将烟气中的Hg^0氧化为HgCl2。项目还研制了抑制汞再释放添加剂及其抑制技术。单质汞氧化和汞再释放抑制共同作用,使WFGD总脱汞效率≥90%。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1,(10):31-32
工业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是大气的最大污染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止法>和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均对此提出严格的要求,为净化大气环境,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锡山市四方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研制下,开发了新一代的符合国情的"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解决了脱硫除尘器脱硫效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一、项目介绍 AFGD气动脱硫技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发挥航天更新技术优势,运用流动剪切、紊流掺混传质物化原理和风洞设计方法研制出的,针对中大型锅炉的烟气治理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单道地震探测技术的工作方法,总结和探讨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油气井场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并对单道地震探测技术在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