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永安 《安徽科技》2009,(10):28-28
9月18日,经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6家公司获得创业板发行上市有条件通过。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至此,首批审批的13家企业已经全部拿到创业板发行上市“通行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创业板的顺利推出,人们对创业板上市企业各方面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引入国外先进的EVA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是非常及时必要的。本文试图从EVA理论分析出发,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特征,对EVA理论在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在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证券市场IPO的重启以及中国证监会开始正式接受企业创业板上市申请,广大中小企业对“改制上市”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一现状,7月28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与中小企业办联合承办了“上海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程——改制重组法律专题培训”。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证监会积极鼓励高校科技企业特别是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公司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上市。面对这种形势,高校科技企业应积极做好上市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国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科学合理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获取资金、打造品牌、赢得声望。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无论股民还是基民,想必都不会对东方财富网感到陌生。这家名不见经传的财经网站自创业板上市以来广为人们关注:它是中金公司涉足创业板的首个项目,企业上市之前即“不差钱”,资金充裕到直接冲进二级市场“打新股”,而经历几番起落,终于2013年走出一波资本瞩目的主升行情。面对诸多强敌环伺,它脱颖而出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许道宝 《安徽科技》2009,(12):37-38
创业板,顾名思义就是给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的股票市场。由于创业型企业一般是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缘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创业板市场都明确表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成长型中小企业申请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目前,我国中小企主要是通过银行货款和向社会以高利贷等形式集资.成本较高:由于创业板上市条件较主板宽松,这将成为中小企业集资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总结创业板市场及其上市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依据风险预警建模过程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总结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了建立创业板上市企业风险预警模型所面临的挑战,归纳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谢建平 《华东科技》2002,(10):26-27
近来,到香港创业板上市渐成热门话题。不少中小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跃跃欲试,趋之若鹜。而一、二年前,该市场还是“门庭冷落车马稀”。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是香港联交所频向内地企业伸橄榄枝?还是香港创业板门槛偏低?还是……  相似文献   

9.
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的推出已指日可待。上期针对创业板创建历程,推出创业板的意义及出台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相关背景进行了报道,让读者认知了我国的创业板。那么,酝酿许久的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内容、特点是什么?充满期许的成长型创业企业登陆创业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个新生事物在市场大潮中将遵循怎样的规则,会否成为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的落地.大大缩短了企业和上市的距离,一大批科技企业拥有了自己的舞台。“十二五”规划中的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都成了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产业。  相似文献   

11.
苏州南大苏富特科技有限奢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金11507.;元,是江苏南大苏富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母公司既是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045),也是江苏省第一家软件上市企业,并且是江苏省唯一一家高校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12.
叶檀 《华东科技》2009,(8):68-68
与其让贵族蓝筹股源源不断上市,固化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垄断因素,还不如扩大创业板规模,让创业板成为高风险与高收益的市场,让社会资金流入成长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性企业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31日,随着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截止,历经孕育近10年的创业板市场,将在今年6月底前化蛹成蝶,首批60至70家企业将登陆创业板。 创业板的推出,意味着中国金融资源不再由国有企业垄断性使用,这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更为重要的是给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 本期开始,我们推出《创业板在路上》特别关注栏目。对创业板的孕育发展、上市管理办法及相关内容解读和对成长型中小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等予以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太原科技》2009,(8):35-35
2009年7月26日是证监会受理创业板申请第一天,有108家企业递交了申报材料,民生证券成为第一家申报的保荐机构,而申报数量上,深圳本土券商较其他券商大大领先。按照企业上市的正常审核速度,一家企业大约需要2-3个月时间,而企业挂牌、上市需要2~3周。所以,预计深交所第一批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需要等到10月末到11月初出现。证监会此前表示,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六大行业。  相似文献   

15.
林华 《华东科技》2002,(10):22-25
自今年初始,一度停滞的香港创业板上市热再次升温,倍受资金短缺困扰的国内民营企业,将上市目标锁定香港创业板。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顾高昂的融资成本及自身问题.采取不同手段,甚至走地下灰色通道,去挖掘最后一座金矿——香港创业板。民营企业赴港融资真的准备好了吗?他们真能得到香港联交所及投资者认可,并在香港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企业在沪深主板上市难度很大,同样在创业板上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什么样的企业具有上市资质?什么样的企业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什么样的企业做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这里列举了部分得到专家会诊的拟上市企业的真实案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创业板推出在即,由于创业板门槛低于中小板和主板,为企业融资开辟的新的通道,一时成为众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上中小板还足创业板?企业如何准备上创业板?上市有何利弊?针对这些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给予初步解答.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证券市场IPO的重启以及中国证监会开始正式接受企业创业板上市申请,广大中小企业对"改制上市"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针对  相似文献   

19.
刘竹 《华东科技》2002,(10):18-20
香港创业板的开设为大陆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筹资途径。近年来,一大批大陆高新技术产业的佼佼者率先抢滩香港,成为资本运营和商品运营的双重赢家。骄人的业绩令众多大陆中小企业羡慕,追随者不乏其人,于是掀起一股香港创业板上市热潮。然而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对香港创业板市场特点的直接了解和切身感受,盲目制定上市计划,有的效仿大陆A股模式,有的委托不到适合的保荐人,上市道路曲折艰辛,难免中途夭折。更有受骗上当者,陷入上市速成的骗局中,直至幻梦在严峻的事实面前破灭。这通常是因为企业对创业板上市的目标、难易程度、关键要求缺乏清晰的认识。作者在海内外,特别是香港长期从事金融投资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对国内外业界人士认知上的距离有切身感触,愿就以上几方面问题谈一谈看法,希望对大陆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创业板从海市蜃楼变成了现实中的噩梦、这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事情。 不少冀望在创业板淘第一桶金的投资商们被创业板戏弄得欲哭无泪,两年来抢着投资了不少据说有望第一批上创业板的企业。转眼间,近在咫尺的创业板却突然变得遥遥无期,投出去的资金“欲退无门”红火的风险投资市场也跟着一下沉寂下来,今年“高交会”上,投资商已明显失去往日的激情。 被创业版伤害的不光是投资商,不少创业企业也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对于等待上创业板的企业们来说,一来“等待上市”时产生的筹资成本数额可观,二来,想上市便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虽说创业板值得等待,但市场商机转眼即逝。两年间企业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