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标志着国内学者运用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语法答问》阐述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是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基本主张。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的过程中.《语法答问》对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语法答问》依托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根源于结构主义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的象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象声词,我国语法学界还没有一致的说法,在其词类处理问题上,至今也还存在着分歧。有的把象声词与叹词合在一起,立为象声词类(即,把叹词归入象声词);有的把象声词归入叹词;有的把象声词归入形容词;有的将象声词同其他词类分开,使它独立为一类。可见问题是复杂的。这种分歧状况,确实给语法学习和语法教学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有探讨一下象声词的必要。我们认为,把象声词同其它词类分开,处理为独立的一类比较符合语言实际。  相似文献   

3.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语法分析在结构主义理论的概述上及英语语法课程教材的编制上体现了它的系统结构性,在语法内部结构关系中更是体现了这种特性,文章分析了我国英语语法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实践中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4.
唐逸萍  张智华 《科技信息》2013,(22):181-182
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学派的影响,语言学习被认为是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和单词的积累,而词语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却被严重忽视。Michael Lewis于1993年提出词汇法的概念,词汇法认为词块,而非生成学派所提出的句法,才是语言使用者内化知识的基础。词汇法的核心原则是"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将词汇法应用于教学中,既有利于学习者英语表达的"准确度",又有利于"流利度"。  相似文献   

5.
"一族"是个类后缀。类后缀"一族"在发展中存在着逆向语法化现象。"一族"逆向语法化的过程是由类后缀独立为词,再由词发展为短语。"一族"的逆向语法化是由于语言内部动因所致,并以适合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形式和语义为条件。  相似文献   

6.
平行对照原则是洛特曼诗学理论的核心概念。该原则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立场出发,揭示了诗文本所具有的系统构建能力,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诗歌"微言大义"的内在机理。该原则认为,语法成分和语义成分在诗文本中变得能够相提并论、相互对立,都参与诗歌含义的构筑;该原则是对雅可布逊的诗学等价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它包含认知因素,具有辩证性和很强的操作性,对诗歌的语言学和文艺学本质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在改革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存在着一系列分歧:为什么要改革的分歧;改革的方向问题的分歧;"改什么"与"不改什么"的分歧。这些分歧,归根结底,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这两种世界观、方法论的斗争的表现。这种斗争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8.
讨论电影语言本体问题既可以从结构主义视角加深对电影本身的理解,也是以后结构主义理论阐释电影的门径和基础。电影语言本体论的核心观点是“电影即没有语言系统的语言”。电影可以被隐喻性地称为语言,但在电影中不存在天然语言中的记号系统或结构。电影是部分的和欠缺记号的系统。电影的影像充满丰富讯息,其内涵丰富但符码却很贫弱,其系统也十分简单。不同于天然语言的语法,电影语言的语法特征表现在叙事内的陈述中。电影语言能指和所指的表意功能被归为电影修辞格,同时即文化修辞。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只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彻底战胜资本主义,才能消灭产生剥削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根源,最后达到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时期,要不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之间历来存在着原则的分歧。从伯恩斯坦、考茨基到刘少奇、林彪  相似文献   

10.
英语命令、建议式虚拟语气与祈使句的间接引语在语法特征上的相似,其语法范畴相对模糊。在语用框架内从礼貌原则、指示语理论和语用现象语法化3个层面上解读命令、建议式虚拟语气,证明其独立存在的合理性。指出命令、建议式虚拟语气与祈使句的间接引语存在着时态和语用意义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从共时角度看,"结果"的功能已经分化,存在着一个由实到虚的连续统,表明该词经历着语法化的过程。从"结果"在共时平面的基本用法出发,运用语法化理论,重点剖析"结果"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语法化表现及其路径,发现"结果"的语法化是在类推和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其各用法扩展引申则以认知隐喻为基础,体现了认知上的前景凸显和语义变化中主观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语法化研究发端较早,既包含传统的实词虚化研究,也包含结构式及句法演化研究,还包含语法化理论研究。我国早期实词虚化思想对西方语法化理论有一定影响。西方语法化理论起始较晚但发展迅速,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到我国,对我国语法化理论的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而以汉语为基础的我国语法化理论也对西方语法化理论有丰富和发展,二者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的“进行”和“加以”都是最典型的形式动词,两者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可以互换。但是,两个词语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有着不同路径,历时演变的迥异导致了共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差异,尤其体现在两者对宾语和修饰语的限制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列维—斯特劳斯作为结构主义的第一代表,被各大学专业在课堂上讲他的结构主义理论和神话研究,但中国学人中能够掌握结构主义的精髓并且有效运用到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人实属凤毛麟角。文章小议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期给文学研究带来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的规制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结构主义规制方法曾经是美国最主流的规制方法,但随着反垄断实践的发展,行为主义的规制方法最终取代了结构主义规制方法。两种规制方法在干预理念、经济效率、规制目标、对市场结构的认识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别,这是反垄断经济学理论演进的反映,同时也是反垄断经济学与法学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拉康以结构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对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革新,创立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拉康借助语言学的模式,指出“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试图以此来消除弗洛伊德主义中无意识的生物化倾向。在拉康关于人的主体的研究中,他把主体与自我分离,主体被视为一种依赖于语言符号的独特能指。此外,其关于“欲望是他人的欲望”的论断,也表现出强烈的重语言的结构化功能倾向。  相似文献   

17.
以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双任务模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  相似文献   

18.
论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为计算机教育应用理论依据,阐述了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过程,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而隐喻本身就是单向的概念域的映射过程;语法化是隐喻性的过程,隐喻是语法化过程的动因。因此,语法化过程是单向性的,这是由语法化过程的本质,即隐喻性所决定的,语法化单向性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特征出发,结合现有硬件与软件技术,就如何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网络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