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再入航天器的返回技术是当今航天和军事两大领域的关键技术,本文中对再入航天器的返回原理及过程作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42014-11-01至20142014-11-10)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1日06:42,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中国首辆永磁高铁下线最快3年商业化运营[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探月工程3期高速再入返回飞行任务中,惯性导航单元(IMU)为主要的导航敏感器.针对惯性器件误差累积特性引起测量误差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再入返回场景、轻小型化、快速定位的GPS接收机,可与IMU数据融合实现轨道误差修正.飞行验证结果表明:GPS接收机在轨道高度4 911.3 km处实现首次定位,飞行过程中有效定位时间达16 min,两次穿越大气层中"黑障"区域.精度评估结果表明,GPS接收机位置均方根误差为3.67 m:速度均方根误差为0.19 m/s.该GPS接收机满足探月高速再入返回飞行任务要求,也可应用于中低轨道微小卫星和深空再入返回航天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探月工程将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飞行试验器计划于10月24日至26日择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据这位发言人介绍,2013年12月,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后,我国探月工程全面进入"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的第三期,计划于2017年前后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为突破和掌握航天器再入返回地球关键技术,工程决定先期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即发射一颗飞行试验器,飞抵月球附近后自动返回,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经跳跃式弹起后,再  相似文献   

5.
热点排行     
正(2014-10-21至2014-10-31)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成功[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0/30]24日02:00,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 km、远地点高度41.3万km的地月转移轨道。此次任务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提供技术支持。飞行试验器飞行过程约8天。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16日6时,“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完成预定考察任务以后,安全返回了地面。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3,(7):15-15
润滑油为神舟护航 你知道吗?从入轨到交会对接,从脱离空间站到再入大气层返回,神舟十号任务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航天润滑材料的帮忙。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最动人的情节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精彩表现,完成一系列太空工作之后,总要返回地面,有去无回是不可想象的。发射升空考验的是运载火箭的功力,而返回时就要靠航天器自己了。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都要经历返回这一恐怖历程,返回是航天飞行中出现事故较多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董泽宇 《安徽科技》2015,(11):42-45
末端能量管理段连接再入段和自动着陆段,在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返回再入及水平着陆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跟踪在线地面轨迹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行制导研究,设计具有自适应性的制导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右侧图解表现的是孪生子佯谬所假设的问题。兄弟两人,哥哥乘坐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离地球,后来又乘坐飞船返回地球。弟弟则留在地球上等待哥哥归来。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发射航天器探测地外天体是从月球开始的。分析了我国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指出嫦娥二号进行了多项拓展性试验,成为我国飞离地球最远的航天器。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试验成功,为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科学触角     
<正>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顺利返航2014年11月1日晨6时42分,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经过8天的太空遨游后,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个航天器,它将首次实现无人月面取样工作,并将样品带回地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间接法,以总气动热载荷最小为优化目标,对Apollo型飞行器的月球返回再入轨迹进行优化,同时考虑关于热流密度的二阶状态变量约束. 为了克服基于解决多点边值问题的打靶算法的收敛域小,难以猜测初值以及需预先知道约束结构的难点,提出一种结合自动判断约束结构和初始化对应打靶方程技术的同伦方法. 将一个较简单的无状态约束最优控制问题逐渐过渡到需解决有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以完成轨迹优化求解. 数值算例表明,使用该同伦方法可以有效地满足月球返回飞行器最优初始再入段的状态变量约束.   相似文献   

14.
范本尧     
<正>我国第一代空间技术学科带头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男,1935年8月出生于广东汕头,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研究领域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热结构,突破了卫星返回时的复杂防热技术。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宇宙旅行中保证人的生命活动以及人的飞行和返回地球的安全系统,苏联于8月19日又发射了第二个卫星式宇宙飞船。宇宙飞船十分准确地进入了预定的飞行轨道,经过一昼夜多的运行时间,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资料。并且在围绕地球作第十八圈运转时,宇宙飞船的掣动装置根据地面发出的指令发生了作用,飞船向地面降落,而且以惊人的准确程度安全地落到了预定地点。苏联科学家这一光辉的成就又一次轰动了全世界,为人类征服宇宙的伟大事业再一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载人飞船是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一种大型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它必须用火箭发射,在轨运行后经过制动,沿弹道式或半弹道式弹道穿过大气层,用降落伞和着陆缓冲系统实现软着陆。它运行时间有限,是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航天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间充气式返回器在超声速流场下的气动弹性动力响应问题,该文建立了一种考虑内充压气体作用的流固耦合模型,较已有方法更真实地揭示了空间再入柔性充气结构变形对流场的影响;同时,采用六自由度飞行动力学对超声速阶段的飞行轨迹进行了修正,有效实现了飞行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之间的双向耦合。研究表明:超声速工况下,飞行器在小于50°攻角时的俯仰力矩导数为负,其结构有维持静稳定状态的能力;飞行器在超声速流场中会产生剧烈的振动,本质为大尺度湍流尾迹作用下的抖振效应,而这一现象在跨声速及非对称来流的情况下更加严重,有诱发结构产生低频共振的风险。该研究为空间充气式返回器在超声速条件下的结构安全性设计与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本、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经济学家K&#183;波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以来,循环经济的实践就已在世界各国展开,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已公认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不仅要求技术层面上的资源利用创新,还表现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变革,因而被众多发达国家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西方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中,有两种模式比较受关注: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太空第一人:原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的名字,连同他那迷人的微笑,从此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美国也不甘示弱,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太空旅行者的饮食,德国科学家曾设计了一种用于太空养殖食用鱼的人工环境。但是,活动物会产生生物垃圾,而且在宇宙飞船上宰杀动物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所以,这一方法并不太实用。不久前,由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