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原理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给出了将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示功仪中测量位移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用这种算法可实现加速度的动态零点校正和确定积分边界条件,并对影响位移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作了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测量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加速度的二重积分是位移,因此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位移,但加速度信号积分中存在零点校正和边界条件确定的问题.为了准确地将加速度时程积分成对应时刻的位移,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映射能力很强的BP神经网络建立加速度时程与位移时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样本的学习,BP神经网络将这种非线性映射关系以分布并行的方式存储在网络的联结权矩阵中,从而对样本集进行非逻辑归纳.数值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抗噪声污染能力强,收敛速度快,识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计算油井示功图的难题,提出一种卡尔曼滤波算法与离散型数值积分算法相结合用于油井示功图的位移计算和析出位移周期。卡尔曼滤波算法既过滤了加速度信号的噪声干扰,又保持了加速度信号的原始形状特征。位移周期的准确析出保证了位移计算原始数据的正确性。离散型数值积分算法可使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满足了示功图精度的要求,适用于不同冲次的井型。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级数分解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转换算法. 在抽油机示功图位移测量中,传统的二重积分算法存在初始条件不确定的问题,这将导致位移不闭合. 通过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直接利用级数间的关系实现二重积分,能有效克服上述初始条件不确定的问题. 利用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的特点,给出了快速转换算法,同时还提高了算法的信号处理增益和抗噪声性能. 对现场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实现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间的转换,能有效应用于油井示功图的位移测量中.   相似文献   

5.
连通管桥梁位移监测系统中,液体作为系统位移测量的传感元件,其动态特性研究的滞后一直制约着其在动态测量的应用.文章通过模型试验模拟实际桥梁的振动,测量连通管内液体的压强变化,研究连通管内液体压强与其振动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连通管压强不仅与结构位移有关,还与结构振动加速度及连通管纵向布置倾角有关;结构振动加速度、连通管倾角与管内压强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投影栅线的全场非接触测量振动或者连续变形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利用高速摄像机采集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投影栅线图.加窗傅里叶变换由于可进行局部分析和更好地抑制噪声,被用来提取单幅栅线图的相位.经过对序列投影栅线图在空间域上的处理,得到包含位移信息的三维复相位矩阵.再通过加窗傅里叶脊对位移在时间域上的分析,进一步提取出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布.连续振动悬臂梁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投影栅线结合加窗傅里叶分析能够得到动态变形物体上每个点的瞬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布,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激光与电磁场的空间追踪系统测量过程易受外界基准参考系制约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不受测量环境限制的三维空间运动追踪系统.该系统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双状态卡尔曼滤波器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依据加速计非线性特性逐个修正加速度数值,使用多项式箅法对空间运动速度与位移积分计算结果进行重建,最后求得被追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瞬时运动状态与运动轨迹.实验测得该追踪系统在加速计x,y和z轴方向位移误差分别为10.7%,7.5%和11.7%,三维空间中的位移误差为8.88%.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用电阻与电容组成的RC微分电路来测量皮结和梭子的加速度的方法。此法在位移支路中串入一电位器,同时适当提高供桥电源电压,这就解决了过去因信号微弱而无法直接测量的困难。所用测量手段非常简单,不受外界干扰影响,并且幅频特性的精确程度可达90%以上。本方法也可用于直线运动构件加速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地震作用下基于多准则的最优调谐质量阻尼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导出的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时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传递函数的统一模式,建立了结构的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位移动力减振系数,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和加速度动力减振系统设计公式。TMD的优化准则定义为: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最小位移和加速度动力减振系数的最小化,基于这四个优化准则,研究了TMD在控制结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时的最优参数(包括最优调谐频率比和阻尼比),评价了分别基于位移动力放大和减振系统准则,加速度动力放大和减振系数准则设计的TMD最优动力特性,结果表明,位移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准则是更可取的优化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动车组高速行驶安全性能,针对动车组车体受到气动载荷产生的变形量进行研究.在测试环境及位移传感器安装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采用测量车体表面加速度信号间接获取车体变形量的方法,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去除趋势项、数据平滑等预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进行滤波和积分处理,再获得时域位移信号,且通过实验对比积分所得位移信号曲线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桥梁监测方法存在测点数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摄影测量手段获取桥梁全息几何形态信息的方法,以进行对全桥任意点变形监测。首先采用形态图像数据采集系统获取试验梁具有重复区域连续照片,然后基于改进后SIFT算法对连续图片进行拼接可得试验梁全息图片,进而获取试验梁全息几何形态,最后基于全息形态位移信息追踪算法提取试验梁各工况下的全息变形曲线。通过与传统位移计测量结果和基于SIFT算法拼接而得位移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基于改进后SIFT算法实现的拼接图像包含信息丰富,可为大尺度结构大视场应用情况下全息几何形态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数字伺服聚焦式位移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傅科刀口法的数字伺服聚焦式位移传感器,分析了其基本原理、结构与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传感器采用基于离散参数自学习的增量型自整定PID控制算法,测量中通过能量信号来判断光点位置,且通过推理算法结合应用准则从知识库中重新确定PID系数,对标准粗糙度样板的检测证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光栅是一种精密的位移检测装置,它的输出很容易和计算机接口.本文介绍了一种可提高光栅测距精度、工作稳定可靠的四倍频判向电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CCD检测微机控制的光干涉微位移自动化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干涉法可以测量物体的微小位移,提高测量微小位移的分辨率及对移动方向的自动判断,具有工程应用的实际价值。论文首次提出电荷耦合器件(CCD)采样并与计算机结合实现对物体微位移的细分及辨向,给出原理图、程序流程图、计算机检测方法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监控量测技术在乔庄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对济邵高速公路乔庄隧道的拱项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喷层应力、钢拱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进行跟踪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30d左右,围岩基本上趋于稳定,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洞口的地表基本没有沉降,说明浅埋段采用管棚注浆技术是适宜的.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的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定点变位姿手-眼标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自由度冗余的机器人末端连杆上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可实现灵活的非接触测量。针对该机器人的手-眼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定点变位姿标定方法(FPDP)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次改变机器人位姿对同一点进行测量,并利用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和最小二乘原理,快速计算机器人末端坐标系与激光位移传感器坐标系的齐次变换矩阵。基于此标定方法,实现了机器人对凹坑深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定点变位姿手-眼标定方法有效、快速,可用于三峡水轮机叶片蚀面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便于实际测量,改进了白光客观散斑方法并与反射全息干涉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测定曲面三维位移场的实验方法。以扇形薄壁截面梁承受弯扭组合变形为例,给出了位移场的实测结果。经与有限元计算值相比较,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里程仪组合导航中车辆受初始对准偏差和测量器件自身误差等因素影响的精度随时间和位移增加而降低的问题,设计了交互式电子地图匹配修正新方案.通过车辆姿态角变化选择合适的地图匹配算法,并在转弯处精确反馈修正车辆坐标,同时利用定位误差修正初始对准偏差和里程仪刻度系数误差,降低其对以后导航定位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交互式电子地图匹配算法,航向失准角偏差可很快收敛至2′左右,里程仪刻度系数偏差也降低至0.08%左右,能够实现系统的需要,跑车实验也证明了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域积分的加速度信号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实际振动位移难以获取的问题,利用振动位移与加速度信号之间的关系,先对采样后的加速度信号采用时域数值积分,得到含有趋势项的速度信号及位移信号,再采用拟合多项式极值的方法,消除积分过程中产生的趋势项,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速度和位移信号.算例表明,利用拟合多项式极值消除趋势项的方法,得到的位移时程曲线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A collimated light beam will be refracted if it propagates through a flow-field with index-of-refraction variations,and its wavefront will be distorted.If we measure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the light beam,the gradient of the wavefront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Malus law,and the wavefront aberration can be computed with a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Two characteristics of 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 are conducive to wavefront aberration measurement:BOS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a light beam by measuring the displacement field between the reference image and the experiment image.Moreover,in a BOS system of Schlieren mode,only the ray perpendicular to the background image can be captured with a camera.This is helpful to measure wavefront aberrations that occur after a planar wavefront has passed through the flow-field.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BOS of Schlieren mode,a new wavefront measurement technique,which is called the BOS-based wavefront technique(BOS-WT),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It works by 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background image and the aero-optical wavefront gradient and uses the Southwell wavefron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A BOS-WT system was assembled,and its temporal resolution was found to be 6 ns,and its temporal-correlation resolution reached 0.2 μs.A BOS-WT can measure the time-correlation transient wavefront quantitatively.It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In this paper,we also present a study of the aero-optical performance of supersonic mixing layer based on our BOS-WT transient wavefronts at an interval of 5 μs.The results showed the wavefront was transient and distorted after it had passed through the mixing lay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at the 5 μs interval,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wavefront can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