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嘱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瞩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造林绿化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防护林树种优化及营造技术,提出了防护林树种优化营造技术标准和农防林接班林带营造技术标准,对当前开展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杨是速生落叶乔木树种,生长稳定,在班玛八十年代已引种成功,现成为优良的乡土树种,也是当地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随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相继实施.  相似文献   

5.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世界4大防护林体系之一的“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经过20多年的建设,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护目的。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规划建设伊始,就存在与中国气候格局和人口压力、生态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规律之间的三大矛盾冲突。新形势下的荒漠化防治要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型,这种转型应以解决三大矛盾冲突入手。最后,提出了造林必须满足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坚持多样化复合型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经营管理及投入对象吕甲武(甘肃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局730030)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规模大,条件严酷;投资少,经济效益低,是一项生态性很强的工程。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必须强化经营管理,采取相应的投入对策,才能把这项...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农田防护林树种优化及营造技术,给出了农田防护林更新林带设置、造林树种选择、更新林带结构、整地时间及标准、造林时间及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技术要点,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及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的论述,揭示了工程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晏君 《科技信息》2008,(32):384-384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建设三北工程离不开先进的引领和指导,回顾和审视三北工程的发展历程,工程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适时调整工程建设思路,才能永葆生机扣活力,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绿色通道工程造林技术,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农田防护林杨树伐根控制萌蘖更新技术,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一些对策,为今后几期工程实施提供建议和思考,以便更好发挥"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康艳 《甘肃科技》2004,20(10):26-27,25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一项规模宏大的林业生态工程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甘肃省自 1978年以来 ,已相继完成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任务。目前 ,四期工程进展顺利。文章在详细论述甘肃省“三北”工程建设范围、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工程建设提出了对策 :⑴充分认识三北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理清三北工程发展思路 ;⑶新时期三北工程建设在总体布局、实施战略、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上采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在我国北方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促进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简称"三北五期"工程,本文以山丹县为例,总结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实施三十年来的建设成就,主要特点和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规划设计、资金投入、项目管理、退化防护林改造、新技术推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在"三北五期"发展中的一些建议,对周边同类型区域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树造林技术和有害生物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怀军 《科技资讯》2011,(35):143-143
杨树的分布很广,不论营造防护林还是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尤其十年来,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杨树迅速成林,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和工农业用材林。同时杨树树干高大、整齐,常做"四旁"绿化及道路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6.
笔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从适宜的立地条件、造林树种、株行距设计、整地方法和作业程序.机械造林.抚育管理、机械开沟整地造林的优点等七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建设中机械环山开沟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林宏东  刘芳  王树伟 《甘肃科技》2006,22(11):238-239
文章主要论述了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29a来所取得的实效,重点分析了以防沙治沙为主的三北四期工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繁重的任务,提出了三北四期工程建设的策略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78年的春天,一项被誉为“世界生态之最”的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我国辽阔的西北、华北、东北的大地上开始了。20多年来,从巴颜喀拉山到河西走廊、从柴达木盆地到内蒙古高原、从汾河流域到渤海之滨,三北防护林就如同一道绿色的长城,蜿蜒屹立在我国几乎一半的国土上,遮风雨、固泥沙,护卫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工程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设之初,由于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选树种多为杨树。虽然这个树种生长快、适应力强,但是物种过于单一的生态环境,使北方的主要森林害虫——天牛危害成灾。被当地人民称为“无烟火灾”的害势,在三北地区551个县、旗的330多个中蔓延。昔日那些傲然耸立,像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沙壤土、黑钙土、栗钙土、淋溶黑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它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固沙、固土效果良好,可作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是营造速生用材林、各种防护林的重要树种。由于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农田防护林杨树伐根控制萌蘖更新技术,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