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章永乐 《世界知识》2023,(24):14-19
<正>两个世纪以前,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一系列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的外交政策,并在后续的发展中获得了一个标志性口号——“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America for the Americans)。在这200年中,“门罗主义”在美国国内的解释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同时也传播到全球主要区域,与当地的空间政治相结合。“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一口号在不同的区域,激发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东亚是东亚人的东亚”“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等不同变体。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德累斯顿画廊,是欧洲著名画廊之一。远在十六世纪,萨克森王族就开始搜罗各类艺术品藏在王宫内。十八世纪初,收藏活动进一步扩大。到十九世纪中期,有名的建筑师齐姆彼尔受皇家委托,于1847—1856年设计并建成了专供陈列艺术品的德累  相似文献   

3.
人类自古就与疾病进行斗争 ,从而形成了医学。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经常出现的。据历史记载 ,世界性鼠疫 (Plague)大流行有 3次 ,首次发生于 6世纪东罗马帝国汝斯丁皇朝 ,医学史上称“游西弟安娜瘟疫”,在许多国家持续流行 50余年 ,死亡近亿人 ;第二次发生于 1 4世纪 ,称“黑死病”,波及整个欧、亚两洲及非洲北海岸 ,欧洲死亡 2 50 0万人 ,几乎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 1 / 4 ,东方各国死亡 1 30 0万人 ;第三次发生于 1 9世纪初 ,波及32个国家。 1 8世纪 ,天花 (Smallpox)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数百万人致残、致死 ,仅欧洲就死亡 50万人 ,亚…  相似文献   

4.
高端婷 《世界博览》2010,(18):68-69
在法国,最大的现代艺术品收藏者被公认为是国家。为什么法国政府如此慷慨和热衷呢? 法国或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国家层面上支持现代艺术品收藏的国家,每年政府都要花大钱进行采购。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现代艺术在法国也同样被认为是“异类”和“叛逆”,一直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5.
在几个世纪里,传教士、富有的收藏家、进口商和移民将中国文物带到了美国。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艺术品经销商和拍卖商们表示,当在全球范围内搜寻被人忽略的文物,以将其转售给亚洲艺术品收藏家时,他们首先关注的是美国的壁炉架。在几个世纪里,传教士、富有的收藏家、进口商和移民将中国文物带到美国,现在数量众多的中国艺术品已经在全美各地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前面的一讲里已经知道,非洲有丰富的资源,优美的河山,古老的文化。但是,在十五世纪,随着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纷至沓来,大灾难也就降落到非洲人民的头上。非洲人被任意屠杀、被贩卖为奴;土地被武力瓜分殆尽,财富遭到掠夺;各族人民的文化,也遭到了极大的摧残。从此,非洲变成了暗无天日的世界。黑暗时期的来临最早来到非洲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1415年,第一艘葡萄牙商船出现在西非海岸。随后,葡萄牙人的海船不断向南航行和勘察。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斯  相似文献   

7.
坦噶尼喀     
坦噶尼喀在非洲东部,是通称的“英属东非”(怯尼亚、乌干达、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四个领地之二。面积九十三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九百万,绝大部分是班图族血统。通用斯瓦希里语,大多信拜物教;此外,约有三万欧洲人和十万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岁月久长的殖民统治坦噶尼喀在远古时代就住有讲班图语的非洲人,  相似文献   

8.
“别追我,我不是美女!”这几个大字在一辆汽车上招摇过市,却更引起了其他车辆的兴趣。车贴作为最基本的一种改装形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主乐此不疲。通过车贴,车主们可以轻松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与喜好。你喜欢“别吻我,我怕‘修’”,他喜欢“别追我,我不是美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与个性,就像房屋的装修,有的人喜欢维多利亚式风格,有的  相似文献   

9.
地狱之旅     
傅明 《世界博览》2011,(22):87-87
非洲流传一句话:“如果我死了,进不了天堂,就送我去内罗毕吧!”内罗毕因四季如春,被称为“非洲的天堂”。早就听说肯尼亚有个“地狱之门”国家公园,里面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山势险恶,仿佛地狱一般。也许是因为“身在天堂”,我们竞对“地狱”向往万分。来内罗毕一年半后,我和同事们开始策划“地狱”一游。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少有联系美国同非洲在历史上的唯一联系,是15世纪至18世纪西方在非洲进行奴隶贩卖时,有大批非洲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国,并在发展美国的现代工业文明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今天在美国仍有3000多万非洲裔美国人。19世纪末,当欧洲一些国家在非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时,美国正忙于在美洲的扩张,无暇涉足非洲。美国除了从1821年~1824年,在如今的利比里亚出钱  相似文献   

11.
黑白南非     
南非是非洲母亲距离赤道最远的儿子。如若不是“风暴角”那不合时宜的狂风暴雨,它也许不是今天这般模样。欧洲人自以为塑造了南非的历史和现状,却不知,他们所谓的“发现”不过是一场破门而入的闹剧。黑与白在这美丽的“彩虹之国”里被隔绝了近百年。直到伟大的人物和他的支持者们把壁垒打破。南非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不再掩盖任何一种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奇的艺术品——铁丝金字塔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城市住房的室内装饰。在它的下面存放水果,水果中的“维生素保存完好”;将它挂在卧室的天花板下面,“总是心情舒畅”;相信金字塔有治病能力的人打算把整个房间摆满金字塔。“这种东西能消除杂念,滤出脑子中的毒素和胃中的渣滓,使紧张程度得到缓和。”这些古怪收藏物的主人们如此认为。  相似文献   

13.
帝国主义对非洲掠夺的历史,是一部残酷掠夺非洲的人力、矿产、农业资源和土地的历史。十九世纪以后,欧洲列强用他们的权力制定法律掠夺非洲人的土地。把本来是非洲人的土地,宣布为“皇家的”或政府的土地。很多居住在“皇家的”土地非洲人,被迫赶进“保留地”。掠夺非洲人的土地,是造成非洲大陆贫困的一个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美国统治阶级对非洲这个“黑暗大陆”实然特别感到兴趣,对于非洲人的前途表示了异样的关心。1955年有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的波尔顿考察团访问了非洲撒哈拉以南和以东的24个国家。1956年有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格林率领的考察团访问了13个非洲国家。最近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还亲自出马,以参加加纳的独立典礼为名,到非洲的一些国家去进行活动。美国统治阶级对非洲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兴趣和关心呢?根室的“非洲内幕”一书中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传奇般的令人不敢等闲视之的大陆  相似文献   

15.
<正> 1.发展概况 我国很多古代化学发明早于欧洲几个世纪,如造纸、青铜、炼丹、陶瓷、火药等。河北省也有不少古代化学成就盛名于世,如唐代的“邢窑”所产瓷器,当时曾与南方的“越窑”齐名,宋代的“定窑”是当时我国的五大名窑之一,盛产“白定”,远销非洲及欧洲。  相似文献   

16.
贺文萍 《世界知识》2020,(24):35-36
今年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美国欧洲等西方世界民调对中国的看法多是负面的,好感度全面下跌。但非洲权威民调机构“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今年9月发布的调査报告显示,大多数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却是稳中有升。在接受调查的18个非洲国家中,59%的人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  相似文献   

17.
夏至 《世界博览》2012,(8):75-78
有的“境外游”已被包装为“淘宝行”,旅游者目的只为参加艺术品拍卖会和参观艺术区,甚至“抱团扫货”。  相似文献   

18.
咖啡溯源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eh”,意 思是“力量与热情”。 有关咖啡起源的传说各式各样,不过 大多因为其荒诞离奇而被人们淡忘了。但 是,人们不会忘记,非洲是咖啡的故乡。咖 啡树很可能就是在埃塞俄比亚的卡发省 (KAFFA)被发现的。后来,一批批的奴隶 从非洲被贩卖到也门和阿拉伯半岛,咖啡 也就被带到了沿途的各地。可以肯定,也 门在15世纪或是更早就已开始种植咖啡 树了。阿拉伯虽然有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 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却禁止任何种子出 口!这道障碍最终被荷兰人突破了,1616 年,他们终于将成活的咖啡树和种子偷运 到了荷兰,开始在温室中培植。  相似文献   

19.
蒋高明 《科技潮》2006,(7):24-27
美好的东西多在乡村,惟有进城农民被人称为“土老冒”。昔日人们瞧不上眼的“乡土树木”被城里人看上了,顿时身价倍增,纷纷被人挖出来卖进城。无怪农民们自嘲:“城里人不稀罕俺,可俺家的树有了城市户口”。在新建的广场、马路两旁,许多“缺胳膊少腿”的大树、甚至古树凄凉地站立着,有的萌出了新枝条,有的干脆成了枯树。这些大树是城市改造者们从乡村买来“点缀”城市的,有人自豪地称这种做法为“大树进城”。  相似文献   

20.
在热得象蒸笼一样的赤道附近,居然耸立着一座终年覆盖冰雪的山峰,这就是号称非洲之巅的乞力马扎罗山。它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邻近肯尼亚边境。这座赤道边上的雪山,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由著名的埃及地理学家托勒密绘制在世界地图上了,然而这雪山的存在是如此不可思议,人们并不相信它。到十七世纪,这座非洲第一高峰竟然在欧洲地图上被取消了。及至十九世纪,随着欧洲形形色色的探险家、学者和传教士的接踵深入非洲大陆,乞力马扎罗山的存在才得到“证实”。这确实是绝顶的奇妙:它海拔5,895米,直径80公里。高山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