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大型仪器如何在有限的周期内发挥其重要作用,满足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大型仪器的需求。通过大型仪器研究生测试员机制的建立,使得大型仪器能够全面开放,24 h测试服务,直接推动了教学、科研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测试水平,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发挥了大型仪器在出成果和出人才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型仪器设备是教学与科研的保障基础,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对推动高校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的大型仪器为例,分析其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仪器的使用效率及管理模式入手,以融合大型仪器实验教学、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制度、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方面探讨,通过举例分析,提出改进方法,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保障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大型仪器的管理实际出发,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对大型仪器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对管理模式的探索,本着对实验中心所有的仪器更高效运用以更好地服务科学研究的目的,构建了实验中心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实际尝试和操作,摸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的路线,并极大地了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使中心的仪器更容易被需要的研究生使用,在更好地为科研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扫描电子显微镜这类大型精密仪器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掌握大型仪器的基本操作不仅能保障其顺利完成科研课题,也是培养其综合科研素质的重要手段。南开大学化学学院SU3500扫描电镜室经过3年运行探索,建立一套理念正确、内容科学、制度完善、文化先进的培训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培训方案可增强学生科研主动性、提高仪器有效使用率、激励实验员改革创新,推进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为高校大型仪器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仪器资源是开展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大型仪器的数量和构成是评价一个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由于大型仪器的特殊性造成了其使用者单一和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合理地引入信息化系统来管理大型仪器设备,使大型仪器的使用更加高效,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科研人员科研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生物教育的国际化、学科交叉的复杂化和科技知识更新的频繁化对工科院校环境生物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环境生物实验室仪器使用率、大型仪器的配套设备和使用价值、创新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工科院校环境生物实验室使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科院校环境生物实验的特点,提出了创建环境生物开放型综合实验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型仪器分析测试平台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充分发挥大型仪器的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针对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利用率及使用效率问题,以固体核磁共振谱仪为例,对组建大型仪器与课题组联合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探索,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大型仪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大型仪器的测试方法、测试技术和测试需求紧密结合,以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独立上岗制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运行效益的管理模式,对于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着"重研究生,轻本科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对独立上岗制这一管理模式在本科生中进行了推广和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推出合理的培训架构,组织有效的培训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大型仪器独立上岗制在本科生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分析表明,必须从仪器购置论证、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服务意识、仪器的维护保养及仪器的开放共享等方面人手,强化对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管理,以提高实验室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条件,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资源和保障。随着高校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上经费投入的日益增长,如何合理使用和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已成为高校设备管理部门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高校在实际运行中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提高了仪器使用率,但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损坏的风险,增加了维修和维护经费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等问题,因此,从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及机制完善出发,探讨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型仪器管理模式有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两种模式,不同管理模式有其优势和不足。随着科研团队的发展和壮大,应允许分散管理模式存在。而开放使用模式有利于大型仪器科研功能的最大化,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同时解放仪器管理人员。制订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业绩考核机制以及职称晋升政策,有利于稳定仪器专业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校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我校中药炮制实验室管理和开放模式,从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安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和开放提出来一些新举措,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实验室改革,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3.
加快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应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针对高校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仪器设备的管理、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开放实验室的建立、创新实践班的开设、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的开展以及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6方面对如何改革实验教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而引申出图书馆需要人才的结论,揭示了图书馆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讨论了图书馆需要的人才类别、培养方向及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服务经济的能力及文化传承的功能,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内容。从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性地从教师结构、课程设置、实验实践操作、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对生物产业进行了战略谋划,但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分析我国生物技术人才现状和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鼓励和引导高层次领军人才走向企业、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分类培养各类生物技术人才等促进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院校培养适应武器装备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硕士生导师,保障,是衡量学校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及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军队院校对硬件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在客观上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文中分析了当前军队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一些改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方法,对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产化工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有机高分子合成化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林产化工专业发展的现状,为了深化教学改革,从添加最新的相关教学内容、引入科技研究前沿动态、采用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入手,并在观念上重视实验课程,进行实验课程改革,新开设了研究设计性实验课,考核评定上要合理灵活,才能使本科生有机高分子合成化学教学符合我国现有林产化工的发展趋势,为全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质的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青年编辑承载着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未来与希望,高素质的青年编辑队伍是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高校综合性学报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综合性学报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综合性学报与专业期刊相比,载文范围较广但学术影响力相对较低;青年编辑通常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能力,往往身兼数岗,但编辑业务知识基础薄弱且专业知识面较窄,对外交流机会相对匮乏.该文总结参加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的相关经验,思考编辑培养的策略和路径,从夯实基础、勇于“破圈”、跨界交流、刊编共赢四个方面分析该类赛事对青年编辑的培养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综合性学报特点,提出青年编辑培养的相关路径,进一步促进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