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对人和人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关注始终贯穿于方方作品的始终,在中篇小说《出门寻死》中,方方以轻松戏谑的态度描绘了一场看似滑稽的寻死闹剧,女主人公从"寻死"到"寻生"的转变,实际上是她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根本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丹增曲珍是一位深受藏文化影响的白族女作家。她的两部长篇小说《狼毒》和《格桑花》1均以藏族女性为主人公。前者借"狼毒"这种一年两季绽放的植物寄托对作品中女性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生命活力的赞许;后者深入人物内心,以格桑花的生命周期喻示藏地女子的青春成长经历。小说充满对女性人生的关注、体恤和理解。对作者来说,"性别"超越族别,在这里成为一种天然的纽带,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丹增曲珍的写作由此而具有了一定的"跨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3.
谭虹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119-119
庐隐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充满着悲哀的色调。她追求人生的意义,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觉得人生“比做梦还要不可捉摸”,她在悲哀的海里,几乎苦苦挣扎了一生。她,或她作品里的主人公,常常被悲哀所困扰,不得挣脱,哀怨忧郁的命运,无不体现出作家思想上的彷徨和苦闷。  相似文献   

4.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党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觉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从樋口一叶自身的经历,到她的一系列名作的主人公的命运,都表明了一个事实:身为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性惯于站在主体位置上把妇女作为客体来“看”。徐坤则热衷于设置另一种情景,把女性变为观看他人特别是男人的主动者。她在小说中展现了三种不同的叙述视角:以《游行》为例的女性主人公视角,展示了女性看男性的眼神由错愕到重新恢复意识的过程,这个变故是扭转女性被动地位的契机;以《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为例的叙述人兼女性主人公视角,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无奈和叙述人的清醒;以《遭遇爱情》为例的女性叙述人视角,不仅是女性看男性,还让男性在自我观看中反省。  相似文献   

8.
纵观19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从其早期小说《养老院院长》到后期小说《菲尼斯·芬恩》,女主人公无不有着悲惨的境遇。本文基于作家特罗洛普的女性观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家自身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笔下的女主人公强势的一面,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作家的女性观必然受到19世界英国社会对女性总体价值观的局限,因而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远离幸福、走进人生"坟墓"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9.
奥斯丁是世界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在她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女性,内容都是有关于女性的恋爱和婚姻。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人物,把握细节。她在创作中表现出光显的女性意识。她创作的女性聪慧而机智,形象血肉而丰满。  相似文献   

10.
奥斯丁是世界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在她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女性,内容都是有关于女性的恋爱和婚姻.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人物,把握细节.她在创作中表现出光显的女性意识.她创作的女性聪慧而机智,形象血肉而丰满.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以创作实践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就词情而言,这表现在她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女子,同时她又是女子,不同于普通士大夫男性作家,因而她的创作既有女性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有倜傥、慷慨的一面。就词法而论,李清照以通俗的语言和好懂的音律,化解了宋词发展到北宋末期,已进入到既要雅又要俗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2.
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她卓越的才华谱写了一曲曲浅喟深叹时代乱离、人生遭际不幸的悲歌。她的词植根于生活,曲折地描写现实,从侧面反映社会。虽说她的词作也有欢歌笑语,但更多的是哀愁和慨叹。词人在叙事抒情塑造自我形象时,不仅细腻地刻划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而且充分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尤其可贵的,她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成为我国词史上第一个性格完整的女性抒情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14.
德拉布尔不仅是现代知识女性心声的代言人,亦是站在女性立场上的人道主义者。她既描绘处于各种困境中的女性境遇,也积极探索女性冲出精神重围之后的去向,作品体现了坚定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深厚的伦理关怀。小说主人公克拉拉从陷于传统道德的困顿,到为实现自我而出走,再到自我反思下的理性回归,经历了新时代女性的精神成长和对于道德的体会认知,其包含的深刻内容对揭示当代女性的思想发展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合作化小说叙事中有两类女性人物形象非常特别:一类是有着“男性化”倾向的女模范、“女英雄”形象;一类是对农民“新人”大胆、主动追求的觉醒了的女性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两类女性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独特的性别修辞手法,将其纳入到革命政治这一宏大叙事之中.然而,这些女性主人公形象在革命政治的积极参与中获得了合法身份的同时,又失去了其“自我主体性”,成为了符码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到21世纪,人类的寿命将会更进一步地延长,使每个人到110岁时,仍然象50至60岁一样强健。而女性的初潮会开始较早,结束得较迟。于是21世纪的女性,生育期会延续至五六十岁。到那时,避孕丸、避孕套或其它避孕设备,都会变得落后。 4至5年注射一次效力持久的避孕疫苗,就可以避免输卵管的结扎手术。21世纪的医学更能使每个女性都有生育能力,生育的障碍均能被扫除。就算一个女子没有子宫或输卵管不正常,也可以利用移植手术使之生育。还有更为奇妙的是,就算她连子宫也没有,仍然不成问题,她只要有一个操作正常的卵巢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7.
吴藻诗论略     
吴藻今存诗歌84首,通过这些诗歌,可以了解这位女作家生活的另外一面,譬如她的诗作不写愁情,对从事女子闺中之事充满喜悦,这些和她的词作大不相同。但同时诗歌的轻松顽皮风格和其词的豪旷又有几分相通。她的诗作大量写到和沈善宝等人的交往,也为清代女性交往研究提供了一份材料。  相似文献   

18.
张生茂  钱冰华 《科技信息》2007,(31):453-454
欧茨素以揭露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罪恶现象而闻名,她早期的作品多描写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女性的命运和生活状态。后来,她的创作触角逐渐深入到男性世界,《拳击》一书探讨了美国社会的阳性危机、生理及心理极限、正常及病态行为间的一纸之隔。近作《大瀑布》对阳性危机、挫败、人的尊严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勇气是什么?荣誉是什么?道德是什么?如何面对危机?《大瀑布》中的男性主人公用他们的行为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词人,其特有的纤细、敏感、细腻的女性心理在其诗词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诗词作品无处不充满着崇高的情爱意识、时间意识、爱国意识和一生颠簸不幸的人生经验,这些构成了她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0.
曹七巧是张爱玲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她为了金钱而嫁入豪门,从一个身心健康的姑娘发展到心灵扭曲女性,本文分析曹七巧悲剧的成因,并以此揭示出这一悲剧形象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