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悬臂施工的大跨度桥梁预拱度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桥梁是否正常合龙与成桥线形美观.根据悬臂施工的特点,把预拱度分施工预拱度和使用预拱度,提出了按正弦曲线分配考虑使用预拱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沙湾特大矮塔斜拉桥,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冼尚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812-5815
针对连续刚构桥成桥预拱度的设置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成桥预拱度的分段正弦曲线法。考虑连续刚构桥的收缩徐变、活载、预应力损失影响,采用分段正弦曲线将成桥预拱度拟合成为平滑曲线,得到了成桥预拱度值。通过一座实桥的成桥预拱度分析可知,分段正弦曲线法拟合的成桥预拱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以上,验证了分段正弦曲线法的可靠性,保证了桥梁行车的舒适及受力的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薛成凤 《科技信息》2012,(35):I0359-I0359
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设计中设置合理的预拱度能够消除施工过程中各种荷载对线形的影响,减少后期运营过程中的收缩徐变、后期预应力的损失、活载变形等产生的下挠现象。本文通过对现行规范规定的连续刚构桥预拱度设置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预拱度设置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挠度的监控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浩  牛忠荣 《工程与建设》2010,24(4):433-436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变形是评定桥梁安全度的重要性能指标,因此施工阶段的预拱度设计以及变形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一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悬臂浇筑施工阶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出各施工阶段的悬臂端挠度,并与考虑变截面因素影响计算得出的各施工阶段理论挠度和施工现场的监测挠度进行对比。通过3组数据的对比,对控制高程公式中的综合修正值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为使用数值分析指导预拱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曲线连续刚构桥在悬臂浇筑施工中,由于结构体系随着施工进程不断转换,导致结构的受力状态愈加复杂。为确保曲线连续刚构桥顺利合龙且应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需对施工中结构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以马王河特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使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施工阶段桥梁的预拱度值及立模标高;在与现场实测应力及线形数据进行对比后,在二者吻合的基础上对全桥最终线形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成桥后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及线形与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大跨度预应力悬臂箱梁挂篮浇筑的施工实例 ,重点阐述了大跨度悬臂箱梁施工监控的基本步骤,包括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结构预拱度的设置、结构线形的控制以及实测应变作出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何钦贵 《山西科技》2013,28(2):63-66
以国内某客运专线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为例,结合Midas civil建模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悬臂浇筑大跨度连续梁的预拱度设置进行了研究总结,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法施工的应力和线形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方法是:先计算桥梁结构理想状态,后根据实测结果进行参数识别,修正计算模型;并及时监测桥梁在悬臂施工各个工况下的挠度和应力,根据实测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给出合理的预拱度.这一方法应用于某大桥的施工监控实践,使桥梁施工质量受控,成桥后的结构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假载法进行预拱度设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爱 《山西科技》2010,(6):70-71,78
以连续刚构桥为例,介绍假载法进行预拱度设置的方法,将该方法得到的预拱度值与以往二次抛物线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预拱度值对结构的受力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其结论可供相关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及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挂篮悬臂施工已经成为现代大跨度桥梁建造的主要施工方法。结合某桥的一些实际施工情况,探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在使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时,如何控制好每个施工阶段的挠度,设置好各个梁段在施工中的预拱度,使得桥梁最终达到理想线形。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跨箱型变截面连续刚构桥静载试验的内容、检测方法。通过对箱型变截面连续刚构桥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对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指标做出了综合评价,为桥梁运营后的养护与维修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2.
桥墩横向变形是曲线连续刚构桥产生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的主要原因,为探究预应力斜墩对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矩形斜墩在曲梁偏压和桥墩预应力作用下墩顶横向位移和转角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阐释了预应力斜墩在曲线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中变形的主要规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连续刚构桥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曲率半径对该类桥梁各施工荷载作用下空间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斜墩的斜腿构造和预应力对减小曲梁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作用明显;最大悬臂状态曲梁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由悬臂根部向悬臂端先增大后减小,且峰值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向桥墩靠近;直线连续刚构桥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产生于桥墩的横向变形,而曲线连续刚构桥还包含了曲梁自身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预应力斜墩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变形复杂,桥梁施工控制尤其需要关注其径向变形和扭转变形.  相似文献   

13.
双悬臂状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风振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墩连续刚构桥是跨越山谷深壑的主要桥型之一。对于尚未合拢、处于双悬臂状态的连续刚构桥风振效应是其冬季停工期间的应重点考虑的安全问题。通过对双悬臂状态雁宿崖大桥的抖振时程分析,计算了双悬臂状态连续刚构桥在风荷载作用下出现的横桥向振动响应。研究了悬臂长度、风速与横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用缆风绳抑制风致振动的措施。分析表明,缆风绳能有效减小双悬臂状态下的连续刚构桥风致振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粘滞阻尼器(VD)和双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对曲线高墩刚构桥的减震控制效果,基于OpenSees建立某曲线高墩刚构桥的非线性分析模型,选取三条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别探究了VD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以及DTMD的上下层结构的阻尼比、质量比、频率比等阻尼器参数对其在曲线高墩刚构桥中的减震效果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文分析VD的阻尼系数、阻尼指数变化范围内,VD对曲线高墩刚构桥墩顶位移减震率在9.42%~15.28%范围内,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对曲线高墩刚构桥的减震效果不佳。设计较优的DTMD控制下曲线高墩刚构桥的结构内力减震效果在45%左右,结构位移加速度在55%~75%范围内,DTMD可用于曲线高墩刚构桥减震控制中。  相似文献   

15.
能量法分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稳定性理论为基础,用能量法推导了线弹性情况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高墩自体稳定性、悬浇施工稳定性和全桥稳定性的稳定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与软件计算结果相比,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跨混凝土刚构桥成桥线形对桥梁受力影响很大这一问题,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影响桥梁线形的主要结构因素及其概率分布.提出了基于响应面法进行大跨混凝土刚构桥参数识别和标高控制动态可靠度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试验设计、有限元分析、响应面函数拟合、参数识别和标高控制动态可靠度评估.以镇大公路运河大桥为例,利用施工监测数据进行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参数识别,对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控制动态可靠度进行评估.通过标高控制动态可靠度来确定各关键截面的允许施工误差,将参数识别和标高控制动态可靠度相结合实现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荷载的剧增,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暴露出严重的下挠和裂缝等病害致自身承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同样问题不乏出现在分布于地震带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目前,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加固技术方面,特别是针对其加固后的地震响应研究和应用仍较缺乏。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加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非自平衡张弦梁体系,并以重庆奉云高速公路孙家沟大桥为依托工程,从基于超载和预应力损失影响下的静力分析和三维地震响应分析的动力分析两方面分析研究加固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表明,非自平衡张弦梁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承载能力,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山区,山高坡陡,施工场地狭窄,T型刚构桥得到广泛的运用.以三凯线大树脚特大桥为例,对T型刚构桥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云南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跨越高山大河的高墩大跨桥梁逐渐增多,为解决高烈度地震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丽香铁路万拉木双线大桥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桥梁方案的选择、主梁的设计和墩梁结合部构造。针对桥墩受到的巨大地震力,结合连续刚构桥的受力特点,对刚构墩的塑性铰区域进行了优化设计,不但可以有效抵抗地震作用,而且能够达到震后及时发现和修复损伤的目的,为震后救灾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通过高烈度地震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总结了一些关键技术,为以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墩高下的不对称高墩连续刚构桥成桥阶段进行了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高墩连续刚构桥在不同墩高下的主梁和桥墩的内力、位移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桥墩墩高的变化对主梁内力、主梁竖向位移、墩内力、墩横向位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跨中主梁竖向位移和墩顶剪力的影响较大,主梁竖向位移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位移处平均增幅14.3%,墩顶主梁剪力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减小,平均变化率3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