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温是限制农作物分布和产量的一种非生物胁迫因素,因此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对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植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非冻低温作用后其抗寒性获得增强,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低温驯化。最近10年来,随着对植物低温驯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应用于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的基因包括两大类:保护基因与调控基因,两者都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领域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10,(11):92-92
植物之所以害怕严寒,主要是因为低温会破坏它们的细胞膜。在正常温度下,植物的细胞膜就像智能化的城墙,将有用物质放进细胞,又能将有害物质排出去。但是低温会让这墙“城墙”失效,结果细胞里外乱成一锅粥,正常的生理活动部无法进行了。更要命的是,气温下降会使细胞内的水冻结成冰,这些有棱有角的冰晶,难免会“刺伤”细胞,破坏细胞结构,这样,植物还怎么活?  相似文献   

3.
用仿生保存的办法,在桂林植物园内选择合适的地点营造适生环境引种42种棕榈植物,选择出30种适宜桂林生境条件的耐寒棕榈植物。这30种棕榈植物在桂林植物园内,生长良好,抗寒能力强,过冬不需要采取保暖措施,在冬季低温持续时间长或低温骤然而至时,有些种类会叶片枯黄,但是来年仍能生长良好,正常开花结实,收到有繁殖能力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强光下植物的光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如低温和强辐射)的植物经常会遭受光氧化胁迫。植物通过一系列光保护机制来抵御光氧化伤害,这些机制反映了植物在生理和生化以及形态结构等方面对强光环境的适应性。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强光下植物适应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植物光保护和避免光抑制的相关机制,认为植物的各种防御机制的协同作用是抵御高光强下光氧化和光胁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干旱、低温、盐胁迫和重金属污染等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在这些条件下,植物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会有一定程度的受损或不工作,将会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植物体内过量积累.过氧化氢是植物体内中最稳定形式的活性氧之一,植物体内积累过量的过氧化氢会严重威胁植物细胞的膜系统.在本实验中,选取了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分别进行低温处理、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并通过对未处理的和非生物胁迫处理的植物中过氧化氢含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胁迫处理后,拟南芥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为深入研究植物对逆境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外撷英     
让植物快速生长的方法英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它通过加快植物细胞分裂速度来促使植物更快地生长。有朝一日,这种技术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增加,生长期缩短,并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发表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上的这项实验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他们先从拟南芥属植物──一种经常被用于基因实验的会开花的野草中,提取了一种会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然后把基因移殖到一种烟草作物里。这种基因在烟草作物里特别有效,它能大量制造某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烟草里原有的其他化学物质一起使烟草根尖和芽尖的细…  相似文献   

7.
活体植物组织的真空存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体植物组织的真空高致死率严重阻碍了离子束技术在活体植物组织上运用。通过该试验,发现活性体植物组织的真空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真空条件下植物组织内部的水分结冰产生冰晶和低温所致。通过加防冻剂和在防冻剂中浸泡合适的时间,能大大提高活体组织在真空中存活率:当浸泡时间分别为0.5h,1h和1.5h时,存活率分别为73%,87%和100%,浸泡时间继续增加,其成活率就会下降。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寒机制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低于一定的温度,植物就会受到低温的胁迫甚至伤害。在低温的胁迫下,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来消除或降低温的伤害作用,本研究综述和讨论了包括植物水分、物质代谢、生化、理化、生态和分子水平等植物抗寒机制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的发展和演化来看,生物在陆地上独立生存和占领广阔地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只有在生物成功登陆后,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才会形成现今地球陆地上多彩的生物景观,才会导致人类的出现。而在生物登陆过程中,率先登陆的是植物,植物成功登陆后,在陆地上生存下来,为动物的登陆提供了条件。最早可以在陆地条件下生存的植物出现在中寒武世(距今大约5亿年),这种植物被认为是一种与现代苔藓植物十分相似的植物。但是,这类植物的生存不能摆脱对水体的依赖,要占据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并成为陆地主导性植物是十分困难的。植物要在陆…  相似文献   

10.
三种水生植物对Cd污染水体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剑兰、台湾水韭、尖叶皇冠等水生植物对Cd污染的修复效果及Cd对这三种水生植物的生长、Cd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Cd浓度的增加,三种植物的干物重均会显著降低;②Cd对植物有较强的毒害作用,高浓度的Cd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并进而影响植物对Cd的积累量;(3)剑兰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用于Cd污染水体修复的耐性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