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102-104
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机制和意象图式可用以解释英语空间介词on的语义延伸。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空间介词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则使空间介词具有很大的语义生成力。  相似文献   

2.
以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巨大的语义生成力;语义场是实施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多义性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对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论证意象图式、隐喻、家族相似性以及原型在空间介词语义生成过程中的认知作用,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规律性,同时也为多义词范畴的扩展延伸提供一个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城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城的过程。隐喻可以使人们在不同事体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under的原型义及在数字、条件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探究了介词"在"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并指出其是以空间处所义为原型而形成的一种呈放射状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6.
宋昕  苏畅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21,23(6):547-550,573
以英语的空间介词in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目的是在长时记忆中通过隐喻建立映射,重点探讨结合认知负荷理论优化控制的英语介词认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显示通过对介词内部结构的划分,图表方式的呈现,以及寻找与现存认知结构实体相结合的知识点,可以优化控制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英语介词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on的静态和动态空间的意象图式,并对其通过空间隐喻延伸的语义进行分类举例。就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对介词on的隐喻语义在口语中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将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CLEC)中选取中国大学生的语料进行介词错误的量化分析,并从认知的视角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介词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解释。笔者在本研究中以介词at, on, in为例,重点剖析学习者误用以上三个介词的原因。结果表明,其主要原因是:英汉空间语义的不匹配,英汉空间维度的不匹配等。最后,笔者针对大学介词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其用法的复杂性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传统的介词教学往往是给出介词的意义,然后用例句加以解释,可结果学生对介词的区分往往仍含糊不清。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最活跃的部分,不仅是人们思维表达的一种系统方式,也是介词语义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隐喻可以为掌握介词语义及用法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视角。本文即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尝试运用空间隐喻理论分析介词over并提出其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勃 《科技信息》2007,(33):131
本文尝试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英语介词on,over和above表达"在……上"的空间意义及隐喻拓展时的区别,并提出了介词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个理论对于语言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文章简介了认知语言学和原型理论,并从两方面阐述了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诸多少数民族语言中,没有介词这一词类,介词向来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介词习得问题,以有标记与无标记、总括扫描与次第扫描等概念为切入点,以认知为最终的解释,以期对学生的一些偏误现象做出合理的概括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了理据。文章以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为切入点,意在通过原型理论对我们研究多义词的形成和教学方法所给予的启示来揭示原型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原型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在对“on”和“under”等方位概念词语进行系列性跨语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法、汉语言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和“上边”另一方位概念词语进行了跨语空间隐喻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在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当中表示同一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上边”各自都有四个原型用法,居然不谋而合,分别以空间域作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抽象域之上,研究结果再次佐证了认知语言学的“许多抽象的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生成语法和功能语言学对"there"存在句型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认知语言学这一理论框架下,可以运用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和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法则等来解读"there"存在句型的生成、演变和多义性的拓展机制:"there"句型的认知理据是象似性原则;其发展演变则以语法化为依据;其多义性拓展机制则植根于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机制;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模式则阐释了人类空间认知倾向的同一性,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在解读"there"存在结构时,最好把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和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从原型范畴理论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提出的重要观点,而原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所有概念的建立都是以原型为中心。文化定势是研究者们用来帮助人们习得异域文化而设定的一种思维模式,不免有所偏差。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的利与弊,能够更好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运用动态的文化模式,在具体的语境中,更加有效地正确利用语言,以减少语用失误,促进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原型范畴理论中对原型成员、非原型成员和边缘性成员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对语句信息的主述位划分中的标准。在语篇分析的情况下,原型范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们理解语篇的构成,了解行文的技巧,以提高语篇的欣赏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介词不仅具有语法功能,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表意功能,特别是方位介词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本文利用Langacker的意象图式分析法,讨论了方位介词through的原型语义以及其空间概念向其他域映射而产生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图式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矛盾着手,以范畴化的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图式原型与变体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去探究图式在认知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了个体图式的原型,指出认知活动要遵循认知优先原则,即认知活动以其个体图式的原型为基础或参照点。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始于对颜色词的研究。原型范畴理论亦可用于解释包括颜色词在内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构建的认知机制,并阐释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