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析了老舍小说《牛天赐传》和《正红旗下》两部作品中关于满族风俗礼仪的描写。例如洗三、抓周、办丧事、送礼、过春节等,老舍通过这些风俗礼仪的描写,反映了旧时代人情的冷暖,生动地记录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风尚,构成了老舍小说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这也是老舍小说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欢迎来到www.大卫和维多利亚婚礼.com,这是大卫(王先生)和维多利亚(李小姐)婚礼的官方网站。请输入您之前收到的电子请柬上标注的用户名和密码。网页读取中,请先欣赏广告。两个新娘一个贫穷,一个富有。她们都想在同一个地方、同一天,举行自己浪漫的婚礼。瑞茜·威瑟斯彭,詹妮佛·洛佩兹;两个坠入爱河的女人的战争,就在《婚礼宝塔》,7月14日上映。各位亲友,你们能到场见证我和大卫彼此宣誓爱的誓言,我们感到无  相似文献   

3.
邱欣 《科技信息》2010,(36):176-177
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中,大卫、朵拉、阿格妮丝之间的三角爱恋是小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性格与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感情发展轨迹。朵拉不是大卫理想的妻子,阿格妮丝才是真正适合大卫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4.
西臭多·凯兹(Theodor Katz)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几家犹太人杂志的顾问和学者.原稿为德文,本文据据大卫·弗恩贝奇(DavidFernbach)发表在《China Now》(Mar/April 1981)下的苏文译稿转译.题目为译者所加,英译稿题目为《Ln search of ChinasJews》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叙述大卫的画作《马拉之死》以及其创作的背景,来试图说明大卫作为法国最伟大的绘画大师,为何在其死后得不到应有的礼遇,又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艺术可以被当作政治阴谋的工具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恋爱中的女人》是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其女性主义意识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比分析黑马和李政翻译作品《恋爱中的女人》的二个文本,阐述译本的翻译主体性、"女性身份"与"女性意识"以及强势父权话语压抑下的弱势女权话语,揭示其中的女性主义倾向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大量的双关语是翻译的难题,采用德拉巴斯替塔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分析了大卫.霍克斯对这些双关语的翻译策略,结果显示他的主要翻译策略是面向译语读者,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充分性。  相似文献   

8.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共完成了十余部长篇小说、三个剧本、上千首诗歌以及大量的散文、游记、评论和中短篇小说,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世纪初,当体现劳伦斯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等发表时,英国评论界曾对这个年轻人洞察人类精神世界的能力表示吃惊与赞赏,从而奠定了劳伦斯作为小说家的地位和声誉。但当他的最后一部重要长篇小说《恰特利夫人的情人》问世后,却当即遭到猛烈攻击。人们指责它下流、淫秽、不道德,官方和教会也都一致认为它有伤风化。因而这部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目的论角度研究《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大卫.霍克斯的英译本),经过分析发现,由于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实现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如果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始,到清代末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不少人对我国历代丰富的文学遗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成绩是很大的.清末刘熙载的《艺概》就是一部自成系统、富有卓见的综合性文艺论著,它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是值得我们珍视的.《艺概》是刘熙载历年谈文论艺的汇钞.全书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它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等六个部分.《艺概》虽然是刘氏多年写作的汇钞,但是,它的各个部分的体例,基本上还是自成系统的.不论是《文概》、《诗概》,还是《赋概》、《词曲概》,都是从具体作家作品入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然后总结出比较系统的写作规律和要求.在对作家  相似文献   

11.
寻虎记     
去年11月28日,南非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旅游区Londolozi的创始人大卫·瓦提先生和世界“拯救中国虎”慈善会创建人全莉女士,及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记者一行10人,经湖南到江西,开始了为期12天的“江西省华南虎栖息地和生态旅游投资”的实地考察。大卫和约翰作为非洲野生动物保护的先驱,于30年  相似文献   

12.
《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男作家理查森的代表作,《亚当·贝德》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两部小说中的叙述者都采取了与作者不同的性别来叙事,但两位作家的性别意识都通过对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反映出来。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文体学方法,分析《帕梅拉》塑造天使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观念以及《亚当·贝德》塑造平凡女性形象背后的女性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红楼梦》英译本章回目录及谚语的翻译谈起,简要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大卫.霍克斯两个译本的章回目录及个别谚语的翻译,并对比研究其几点不同。最终得出结论:译者翻译理念以及个人风格的不同产生出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翻译文本。  相似文献   

14.
《黑暗的心》和《奥斯卡和露辛达》分别是英国著名作家康拉德和澳洲杰出作家彼得.凯里的代表作。本文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探究了两位作家对揭露殖民历史中的创伤所作的贡献;也指出并分析了由于写作时代的不同所展现出的不同的文本:《黑暗的心》不可避免的带有东方主义色彩,而《奥斯卡和露辛达》却能在颠覆历史的基础上,更深刻地反观殖民历史。  相似文献   

15.
刚刚发行的全球最大体育杂志——《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IIustrated)2007年7月刊上,新近加盟洛杉矶银河足球俱乐部的足球巨星大卫·贝克汉姆身着新球衣荣登杂志封面,并配发标题“欢迎大卫·贝克汉姆来洛杉矶”。事实是,贝克汉姆的到来并非只能改变美国足球的命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动物学界都认为,大熊猫是1869年大卫首次发现的,大熊猫的学名也是大卫定的.但是,大卫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发现大熊猫的,大熊猫的学名究竟是不是大卫定的?现在动物书上,甚至专门介绍大熊猫的文章里,没有或者很少提及.现  相似文献   

17.
姚木兰和思嘉丽分别出自中国作家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又译《瞬息京华》)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又译《乱世佳人》)。这二人分属不同的国度,身上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气质,但却又有共同的精神——坚强,智慧,美丽。但是她们又有许多的不同,木兰就似温润的玉,高贵纯洁质恒,而思嘉丽则像坚顽的石,倔强坚韧精干。本篇文章,就是通过对此二人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来发现一些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讲话》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想思,究竟有没有文艺理论体系?回答是肯定的.从做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理论体系,依我之见,有两个:一个是以一九三四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为标志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体系;一个是以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的文艺政治学体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体系姑且不论.为什么要说毛泽东同志建立了文艺政治学体系,并以《讲话》为标志呢?因为前此,《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和《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已经为它提供了科学方法论;而《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则为它规定  相似文献   

19.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抛出了一部石破天惊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没有什么现代派的写作技巧,但它刻画了一个不愿随波逐流,希望能过一种自然、真诚生活的少年,从而再现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的迷惆,触击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因此该书风靡美国,对我国一些青年作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家塞林格对该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在书中成功的语言运用,使霍尔顿成为一代青年的崇拜者,因此,本文对塞林格塑造霍尔顿所用的语言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20.
作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可称为作家的“人类情怀”,“没落”主题最能体现作家的人类情怀。《喧哗与骚动》和《尘埃落定》都是以没落主题体现作家人类情怀的作品,而且它们同时都采取了“白痴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