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然杂志》2006,28(5):I0004-I0004
流动显示是在力求不改变流体运动性质的前提下,用图像显示流体运动的方法,其任务是使流体不可见的流动特征,成为可见的。流动显示技术目前发展相当快,特别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流动显示方法得到很大的改进。计算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可对显示结果进行深度的加工分析,以获得更清晰的流动图像,以及有关流动参数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中医脉诊的图象化和定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兆馥  张志枫 《自然杂志》1995,17(5):269-274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辨证论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医疗实践和不断总结,中医已形成朴素的脉学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脉诊诊断技术。脉学理论源于《内经》,立论于晋王叔和《脉经》,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使脉学得到普及和发展。《脉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理论基础,对于世界医学亦有广泛的影响,早在17世纪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流传于国外。脉象是医生切脉时手指感觉到的脉管搏动的形象,它是一项灵敏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脉象作为中医一项独特的诊断技术,具有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而易为患者所接受,然而这一诊断方法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首先,切脉单凭医生手指感觉辨别脉象的特征,受到感觉、经验和表述的限制,影响了对脉象判断的规范化;其次,对脉象的表述依靠语言文字,采取类比的方法,虽然描绘得极为主动,但由子学者的知识和理解不一,对各种脉象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楚,使初学者感到困惑,费时颇多却不得要领,难以掌握和运用;再则,感知的脉象,无法具体记录和保存,影响了对脉象机理的研究。因此,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和高科技技术,进行脉诊客观化研究,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脉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Beard  J 吴江海 《世界科学》1991,13(12):43-44
现在外科医生正利用由计算机产生的三维图像来帮助他们完成精细而困难的脑外科手术。每个星期世界各地的成百上千个医院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手术:神经外科医生正在切除病人脑部深处核桃大小的肿瘤。手术前,外科医生用最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检查。它把病人头部“切”成一系列面包片状,每一片3~5毫米厚,每张图像就是这一薄片的成像。第一张薄片仅显示头皮和  相似文献   

4.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已经批准旨在帮助医生从人体内部看到清晰图像的特定成像系统用于临床。这种像药丸那么小的仪器含有一个视频摄像机 ,病人吞入后能穿过胃、小肠和大肠 ,直至随大便一起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 ,摄像机摄下的图像传至特定成像系统中的接收机上 ,然后 ,医生根据接收机发出的信号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这种仪器被称为特定诊断成像系统的仪器是由以色列一家公司研制的。当前医生使用内窥镜提供的小肠图像来识别肿瘤、癌症和出血原因———医生从病人的喉咙将内窥镜放下去 ,用以观察小肠。但是内窥镜不能抵达小肠所有…  相似文献   

5.
利用放射性金诊断心脏病的新技术可能会象黄金本身那样有价值。美国和英国的研究小组发现,将放射性金注入血管,当患者暴露在比目前诊断时用的锝元素剂量小得多的射线中时,便能产生清晰的心脏计算机图像。指导用放射性金作临床试验的Vermont大学的心脏学家Frans Wacker说:“用与锝等剂量的金可使肌体少接受20倍的射线量。”从台式汞金发生器中获得放射性金后,医生们便将它注入患者血管,放射性金随血流到达心脏,它到达并经过心脏  相似文献   

6.
地质异常理论与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遥感地质的图像解译实质上就是一个求异的过程。本文在分同感图像释译特征基础上将地质异常理论引入遥感地质研究中,系统地论述了地质异常的图像显示特征,成因分类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华 《科学通报》1996,41(Z1):22-22
<正> 计算机图形学这一伴随着人类的最卓越的发明之一——计算机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从其诞生的时候起,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一般认为,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用数字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与计算几何、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而侧重于将数据和几何模型变成图象。图形的表示方法包括从简单的线条图到具有复杂的色彩和纹理等表面及空间特征的真实感图形等,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许多方面均可找到它的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一年,生物医学工程取得了一些振奋人心的进展,无论是已获临床应用的器械或是尚处研究阶段的发明,都对于增进人类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有着极其深远的内涵。在诸多已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中,本文仅精选几项予以概括。验血技术一项重要的技术进展是对血液化学成分的测定。对许多临床病人的诊断,“验血”是第一步,因为医生在做出处理前必须掌握这些数据。提供血液化学成分信息的常规设备在诊所、医院甚至医生办公室处处可见,这类分析器必须测试病人的血液标本。  相似文献   

9.
林凤生 《自然杂志》2006,28(6):357-360
受写实绘画影响的西方自然哲学家、科学家,许多世纪来形成一种图文并重、互相印证的研究传统。这里所说的图既包括自然科学中的几何图形和函数图线,也包括绘画中的写生、速写和构思草图。总之,重视图像的分折,对西方近代科学的萌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推崇写意画风,使绘画与科学技术、农牧生产分离,大大削弱了它的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所以近代科学只能通过“西学东渐”移植到中国,而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自然萌发。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需要用计算机来创作蛋白质分子的复杂结构图。然而,大约在40年前,欧文·盖伊斯(IrvingGeis)只凭其令人震惊的观察技能就给出了一幅肌红蛋白的图像。哪怕是对处于生命活动拉,I’、他仿的比物*分子德从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它们在电脑屏幕上所显示的样子。像用·克劳利斯(PerKraulis)fool年提出的MoDeript那样的标准成像软件使我们对这种华美而光亮的纷乱图像已非常熟悉,从VDUS窗口上可以看到,这种连接着许多原子的图像非常醒目,呈失重悬浮状。越是容易就越令人不能忘记的是,该程序设计中的基本视觉效果选择依赖于50年…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体特异功能的实验报告正在不断增加。已经使用许多方法验证了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现象确实是客观事实。也就是说,有些人通过他们的非视觉器官可以透过很复杂的屏蔽,正确辨认字形和颜色,透视内脏和胎儿形位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现代科学尚不能作出解释的,需要去作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博诺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卓有成效的新型思维方法———七步曲。第一步:环顾四周这是正确思维方法的第一步。比如你走进一间屋子,先看一下周围红颜色的东西,然后闭上眼,问一下自己屋内有多少绿色的东西。很显然你回答不出。因为当你走进房间时,注意力集中在红颜色的东西上,自然就忽视了其他颜色的东西。这个方法要求我们在不限制眼界的情况下观察事物,既要看到事情的正面,又要看到反面,还要看到介于两者之间有趣的一面。第二步:全面考虑这个方法帮助我们在作出决定之前,要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有行医资格的中医和针刺师。第一届全息胚生物学大会1990年在新加坡召开以后,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创立的全息胚生物学使我获益非浅,帮助了几百例患者解除了病痛。我使用这种理论能简单、准确地诊断和分析许多疑难病症。例如:如果病人有头痛或嗓子红肿症状,便可在其第二掌骨侧的胃穴或下腹穴找到压痛点(不一定是头穴或颈穴)。根据我的经验,用全息胚第二掌骨例或胫骨侧针刺疗法能马上止病,尤其像头痛、腹痛、  相似文献   

14.
如果人体是透明的,医生诊断疾病会容易得多。x射线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仅适用于骨骼和其它少数几种组织,x射线对人体还有轻微损害。而核磁共振扫描器(NMR)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能显示出人体内部图象,这一仪器很有希望提供人体每一部分的清晰影象而对人体毫无危害。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大约一万名病人试用以后,新一代更强有力的NMP已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5.
复杂系统研究的重要工具:细胞自动机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永安  白志学 《自然杂志》1998,20(4):192-196
复杂现象是由具有许多不同状态的大量基本单元在非线性作用下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以非线性相互作用为基础对复杂系统进行多角度、多方法描述是必要的.细胞自动机正是以复杂系统的特点而设计的用计算机可以模拟的研究复杂系统的极为有用的方法.本文阐述细胞自动机的基本原理、特征及其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2021,66(25):3309-3317
蛋白质测序,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重要的课题.蛋白质测序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以Edman降解法和质谱分析为代表的主流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蛋白质的序列,应用广泛.然而,用这些传统方法测定极低浓度的蛋白质序列尚具挑战.另一方面,以平行荧光测序和纳米孔测序为代表的新方法,显示了单分子级别的测序灵敏度,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蛋白质测序的主要思路,着重阐述了高灵敏的测序新方法,并对该领域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雪竹  漆玉金 《科学通报》2010,55(18):1846-1855
依托自行研制的一台高分辨率小动物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系统(Micro- SPECT), 开发针孔SPECT成像的完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 该研究包括: 针孔SPECT成像的投影算子推导及其在Radon空间的采样特性分析; 有效的系统几何参数校正方法; 适用于圆轨道和螺旋轨道扫描的三维图像重建算法及定量补偿方法的实现. 为验证开发的完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 进行了相应的计算机模拟成像、模具成像及小鼠成像实验, 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计算机模拟和模具及小鼠成像实验显示: 跟基于解析求逆理论的近似图像重建算法FDK相比, 基于统计理论的三维迭代图像重建算法结合有效的系统响应补偿方法, 能够显著地改善重建图像质量和提高系统成像分辨率; 螺旋轨道扫描的针孔SPECT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常规圆轨道扫描成像的局限性, 扩大成像系统的轴向视野, 提供相对完备的锥形束投影采样空间, 实现高分辨率的全身小动物SPECT成像.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开发的完全三维图像重建方法与技术是切实有效的,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可以较容易地推广应用于多针孔SPECT成像的三维图像重建.  相似文献   

18.
引言1959年,R.S.Ledley和L.B.Lusted指出,可以用贝叶斯定理和布尔代数对疾病进行数值诊断,并在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做了一组肺癌病例分析。从此,数值诊断就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逐步发展起来,形成生物医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谈谈计算机数值诊断的意义、方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明代科学家朱载土育创立十二平均律的理论结构,认为朱载土育所用的以河洛之学为理论依据,用勾股求弦为推演方法,统一解决律学所有疑难,从实验检验中找最终结论的公理化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这种义之以图理,验之以物事的研究方法有别于经学家们的繁琐考据,在整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尚处于经验积累、简单归纳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特立独行地深入到分析科学的领域。这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截然的东、西方科学的划分,只要条件具备,东方的中国也同样可能诞生现代科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20.
认知工程     
机器的出现,给科学家提出了人一机关系问题,从而为工效学(有的国家又称为人体工程学或人的因素工程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今天,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又提出了人一计算机关系问题。计算机虽然也是一种机器,但是同普通的机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解决人一计算机关系问题不能用传统的工效学方法,而应该用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这就是认知工程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