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自然日照为对照,在塑料大棚内对比观察了4个不同光反应型水稻品种在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对短日照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早粳晚熟品种、中粳中熟品种在3~4叶龄短日照处理20~30d开始对短日照有反应,主茎叶龄6~7叶时植株对日照长度最敏感,抽穗时间(由播种期到抽穗期的时间)较对照减少约26天;晚熟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的时期晚。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株高与抽穗时间成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但籼稻品种的相关系数最小。短日照对早粳晚熟品种辽5和中粳中熟品种冀粳8号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很大:在7叶龄5~10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辽5的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差最小;冀粳8号最适宜的短日处理分别为7叶龄10h短日照处理5~10d,中粳晚熟品种冀糯1号在7叶龄15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短日照对其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6叶龄20d短日照处理对籼稻品种南农大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1份不同番茄品种和材料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番茄苗期受低温伤害程度(冷害),结合低温处理后叶片电导值增加量、细胞膜伤害率测定和弱光下的相对坐果率、相对产量,可作为番茄耐低温、耐弱光性能的鉴定指标.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低温弱光下的变化趋势作为设施专用番茄品种选育的筛选指标之一,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在低温弱光下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净光合作用曲线可以作为选育设施番茄品种的一个比较理想的群体指标;叶绿素荧光指数不宜作为品种选育的耐低温弱光指标.从品种选育的角度应该加强单性结实材料的利用,并提高耐弱光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两个肥力水平下,研究杂交种的敏感度,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库源性状与单株粒重关系,并对杂交种耐肥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铁单12、吉单180、农大108等在高、低肥条件下均有较高产量,敏感度较低,适用高肥投入地区,也适用于贫瘠土壤的地区.在高肥条件下,选育杂交种应选育茎秆粗状、植株较高、穗粒数多、百粒重大的品种,并适当限制其穗位高,限制其秃尖率.低肥条件下,注意选育穗较长、穗粒数多、茎秆粗壮、干重较大、叶面积较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元葱是地域性很强的蔬菜,主要是受日照长短所制约。过去有人试图将我国关内的元葱引入我省栽培,但均未获成功。这是因为其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作者选择与我省相近纬度的国外元葱品种,经过多年系统选育,终于育成适合我省长日照地区栽培的大庆元葱1号,填补了我省元葱育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大理州经作所创建于1934年3月12日,已走过了七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从“云南省立宾川棉业试验场”的创建到1978年,主要从事棉花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1979年为适应发展经济作物的需要.定名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重点以抓好全州糖料、油麻、果、蔬等多种经济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1961-2012年莆田、仙游2站地面气象水汽压、云量及日照的月、年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莆田市阴天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2年莆田市的地面水汽压、阴天日数及年日照时数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莆田市区1981年以后水汽压减少呈减小趋势,干岛效应主要由夏季变干引起的,仙游城关的水汽压变化不明显;阴天日数变化趋势各地区不一致,莆田站1984年以后呈增多趋势,仙游城关略呈下降趋势;年日照总时数总体上经历了“多日照.少日照.多日照”三个年代,但城镇化步伐较快的莆田城区由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转变的时间较旱,本世纪以来莆田城区及仙游年日照时数均出现回升现象。  相似文献   

7.
啤酒是一种低酒精度的清凉饮料。目前世界上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原料:大麦选育优良品种,如丹麦、荷兰等选育出蛋白质含量低,无花色甙的品种。酒花已加工成粉状颗粒制品与酒花浸膏,并培育香型酒花品种,以提高啤酒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长日照、中日照和短日照型的黄皮洋葱品种10个,在不同的3个播期进行栽培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日照黄皮洋葱品种10A1、10A2适宜西昌春播秋收。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 ,是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新品种本身的优劣 ,是多种性状相互作用的结果 ,除产量外成熟期、抗逆性、籽粒品质等性状都对品种的评价产生影响。因此 ,农作物新品种的综合评价是新品种选育、审定及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农作物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 ,若仅对产量作方差分析 ,而不对影响品种的其它主要性状综合一起进行量化分析比较 ,就不能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能评价参试品种多个性状的综合表现 ,可以克服上述统计分析方法的不足。笔者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方差分…  相似文献   

10.
利用Solar Analyst模型,结合DEM、日照百分率,选择重庆市作为西南生态环境过渡区的代表,建立了一种起伏地形下日照时数的空间模拟方法,模拟结果能够精确反映出日照的年内变化及微地形的影响特征。进一步对日照时数时空序列拟合结果进行了100m×100m像元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1)全市年均日照时数以东北部最高;其次为中西部;东南部、南部偏低。春、夏季以东北部以及中西部日照时数最高,东南部最低。秋、冬季以东北部为日照高值区,东南部和中西部为低值区。日照受坡度、坡向以及地形遮蔽影响明显。2)整体趋势上,年以及春季、夏季、冬季日照时数均呈现一定的线性减少趋势,其中年均日照时数80年代前后趋势差异明显;春季经历了减少、增加、平稳3个阶段;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减少趋势最稳定;秋季无明显变化趋势。3)空间变化上,年以及四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各季节西部减少最为明显;秋季中部增加趋势最为显著;春季盆周山地区增加相对明显;除春季外,其他季节东南部日照均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芜湖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计算了芜湖市气候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并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和主要作物实际单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制度生产潜力只相当于气候生产潜力的47%-70%,主要作物实际单产只相当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31%-62%,说明芜湖市农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建议对种植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在土肥、育种等环节上加以改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市近50年气候变化及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门峡市1960—2009年逐月气温、积温、降水、日照时数、蒸发量、无霜期等气象资料,采用线性方程、累积距平法、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该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年来,三门峡市气温在波动中呈现上升的趋势;极端最高气温下降,高温日数减少,极端最低气温的强度减弱,持续时间缩短,冬暖夏凉趋势明显;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减少,年际波动较大;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无霜期日数变化较大.根据气候变化情况,简单分析了当地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烟台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实况,运用FAO等提供的生产潜力估算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地小麦、玉米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进而对两个作物合理组配的4种一年二作技术体系作出评价:(1)晚播“独秆”小麦—套种晚熟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气候生产潜力也较高,目前宜作为高产攻关的二作技术体系;(2)中茬“中播”小麦—晚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高,稳产性好,宜作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二作技术体系;(3)晚播“独秆”小麦—平播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水热综合满足状况良好,适合在产量水平较低、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推广应用;(4)早茬“精播”小麦—早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低,稳产性差,应尽快用其它二作技术体系予以更替。  相似文献   

14.
The climatic suitability for maize cultivation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o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planning maize production and designing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national maize crop, we analyzed the climatic suitability for cultivating maize across China. These analyses were based on annual climate indices at the Chinese national level; these indices influenc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aize cultivation. The annual climate indices, together with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cultivation sites of maize, the maximum entropy (MaxEnt) model, and the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predict maize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Ent model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climatic suitability for maize cultivation. The eight key climatic factors affecting maize cultivation areas were the frost-free period,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0°C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10°C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continuous days, ≥10°C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nual precipitation, warmest month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x. We classified climatic zones in terms of their suitability for maize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existence probability determined using the MaxEnt model. Furthermore, climatic thresholds for a potential maize cultivation zone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minant climatic factors and the potential maize cultivation are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portance and thresholds of main climate controls differ for different maize species and maturities, and their specific climatic suitability should be studied further to identify the best cultivation zones. The MaxEnt model is a useful tool to study climatic suitability for maize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陇县冰雹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灾害损失,为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陇县公元193~2005年的冰雹灾害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对冰雹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发生路径、冰雹直径以及冰雹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等进行分析。结果降雹的年、月、日变化、降雹直径及造成灾害的冰雹持续时间比较显著,20世纪90年代冰雹日相对少一些,但以重雹灾为主。结论影响陇县冰雹灾害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植被土壤和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6.
聚焦于水稻、玉米和小麦3大粮食作物,就生长期的定义、界定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基于局地、区域尺度视角,描述了我国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对生长期界定所存在的差异;对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生长期的变化规律和气候变化特征这2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期的起止日期主要依据界限温度或现实经验进行界定,界限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气候指标,我国主要以0、5或10℃为阈值;采用滑动平均方法准确估算作物播种和收获的具体日期,适用于局地尺度范围内生长期起止日期的界定.参考我国农业种植制度和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定某时段作为生长期,便于开展区域尺度范围内气候因素的长期演变研究;改进作物生长期的界定,可准确分析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指标选取和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农业种植制度的制定、作物品种的布局优化等相关工作,能更好地保障作物产量并提高作物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GWR模型的中国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ArcGIS支撑下, 基于1982-2010年8 km分辨率的AVHRR NDVI及气温和降水数据, 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 构建中国NDVI与气候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定量分析中国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互关系, 获取各个回归参数的空间格局, 并将模拟结果与全局性回归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显著提高, 拟合优度从0.3提高到0.6。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 从北到南, 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逐渐减小; 西北内陆等干旱荒漠地带, 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较大。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 气温对NDVI的影响超过降水。各区NDVI与主导气候因子发生作用的特征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南方草地农业潜力及其食物安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南方地区草地农业的主要类型,并结合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南方草地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表明,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地类型多样,具有发展多种草地农业系统的巨大潜力。其中典型的南方草地农业系统包括山地温带多年生人工草地、冬闲田黑麦草、冷季和暖季相结合的一年生饲草系统,以及林草复合系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口粮消费不断下降,而动物源食物消费不断增长,这就为草地农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简单推算表明,南方发展草地农业、实行以草代粮是可行的,而且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澳门气候及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澳门气象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澳门的气候及其主要气象灾害。澳门的气候是温度高、湿度和平均风速大、日照多、降水量大;其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灾害和暴雨灾害。澳门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反映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的综合特征及其地域差异,构建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选用暴雨相对强度、干燥度指数、年均积雪深度、年积雪日数以及平均风速等作为聚类指标,运用1971—2008年青藏高原地区91个站点的风险源数据训练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空间规律性,同时结合对各个指标的分析,聚类结果在综合各类指标的同时对某一类指标还有所偏重。通过统计分析和检验,最后将4种类型分别描述为暴雨主导型、积雪主导型、干燥度和平均风速主导型及要素均衡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些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实与单项指标的高值区吻合,但综合分析包含了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