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从客观主义刑法学派主张的罪刑对称和主观主义刑法学派主张的刑罚个别化演变而来的。这一原则要求在规定和裁量刑罚时,既要注重犯罪行为及其造成的实际危害,又要注重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或人身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两个刑罚适用原则:罪行均衡和刑罚个别化。罪行均衡主张刑罚应当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均衡,刑罚个别化主张刑罚应当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均衡。两者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体现了对犯罪现象的不同认识水平,均具有一定的真理性。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是世界各国和我国共同的刑罚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谭加云  左建华 《科技信息》2008,(16):186-186
在未成年人司法领域内,确立“刑罚个别化”原则能更好的体现刑法谦抑与人道的价值,因此从制刑、量刑和行刑三个方面实现未成人刑罚个别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刑罚执行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惩办是手段,教育改造是目的。刑罚的特殊预防功能中改造功能是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而教育改造功能又是刑罚特别预防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刑罚执行的个别化主要表现为分清个案不同犯罪心理和罪犯心理情况,区别对待进行个别化教育改造,起到帮助罪犯认识到自己行为性质的作用,使其端正服刑态度,做到灵魂深处的反省进而以后不再重犯的改造目的。  相似文献   

5.
刑罚执行监督是刑事诉讼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律监督的最后环节,还是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确立刑罚执行监督基本原则具有必要性,刑罚执行监督基本原则的构建与完善直接关系到罪犯是否切实受罚、刑罚能否准确施行、刑罚目的是否全面落实。应设置人权保障原则、依法监督原则、公正监督原则、统一监督原则等。刑罚执行监督基本原则的合理构架和良性运行需要在各个主体要素之间进行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刑罚执行监督机关的权责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郭凯 《科技信息》2010,(25):17-18
刑罚轻缓化就是刑罚向轻缓方向发展的趋势,它要求刑罚的设置要以轻缓为标准,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判刑时要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优先使用较轻的刑罚,只有在较轻的刑罚不能够适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时,才可以选择较重的刑罚。刑罚轻缓化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优劣的重要标尺。但是我国现行死刑执行方式不明确,存在重大设计缺陷,有背离刑罚轻缓化趋势的现象。对此应当改革死刑执行方式,确定注射刑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惟一方式,推动我国刑罚轻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应受惩罚的是行为,而惩罚的是行为者”的观点,是对刑罚个别化的高度的概括,实现了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人为中心”刑罚理论的转换,体现了“防卫社会”的刑罚目的观,“人身危险性”成为实施刑罚的真正基础。在我国具体的司法语境下,刑罚个别化的司法实践活动离不开检察权重要作用的实现。检察权与刑罚个别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也是实践刑罚个别化最便利、最适宜的方法;以“人身危险性”为重要参数,运用不同的司法方法和具体方法,检察权主导下的刑罚个别化司法实践活动,能够促进量刑建议、刑事和解、辩诉交易、非监禁化、刑罚解除等司法改革的发展;检察权通过介入对犯罪人的人格调查、数据分析、案件说理,为刑罚提供合理的依据,促使犯罪人回归社会,实现社会正义和秩序。  相似文献   

8.
人身危险性理论引入刑事法势必与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相矛盾,这也是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之间的矛盾。然而在强调刑罚个别化的今天,人身危险性已经悄悄进入了刑事司法领域,因此正确把握人身危险性理论在定罪量刑行刑过程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
数罪并罚是各国刑事立法、刑罚适用和刑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一人犯数罪的复杂现象,应当遵循什么原则执行刑罚,关系到我国新刑法所确立的刑法基本原则的实现。要批判地吸收国外数罪并罚的合并原则、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折衷原则,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的折衷主义,正确执行对一人数罪的并合刑罚,预防和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0.
累犯的构成条件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是指法定刑,而应是宣告刑;刑法第65条普通累犯规定的“刑罚执行完毕”中的“刑罚”不包括附加刑,而刑法第66条特殊累犯规定的“刑罚执行完毕”中的“刑罚”则包括附加刑;累犯时间要件中的起算点应从刑期截止日的次日开始起算;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能够构成累犯。  相似文献   

11.
古罗马帝政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死刑、极刑、劳役刑、自由刑、资格刑、身体刑、财产刑等一系列刑罚。此时期的刑罚具有确定性、在适用上的不平等性、刑罚与刑罚执行方式具有多样性、坚持刑罚自负原则等等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徐利科  魏荣辉 《科技信息》2010,(10):340-341
减刑和假释都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特定服刑人员采取的变更执行措施。减刑是指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依法减轻其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我国的减刑制度主要体现在《刑法》第78条至80条之规定上。  相似文献   

13.
数罪并罚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准则。具体地说,是指法院对犯罪人在法定期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之后,依照一定的并罚原则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现行刑法第69条对数罪并罚原则进行了规定,但由于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与数罪并罚原则相关的问题纷繁复杂,对于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存在争议,因此,在肯定现行数罪并罚原则的基础上,应当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作者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法规定的不同年龄阶段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是一种综合性的,偏重于刑罚执行的法律制度,与刑法规定的刑种、量刑制度和刑罚执行措施有着密切关系。社区矫正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社区矫正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社区矫正价值理念的分析等问题。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处于初步建立的阶段,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定位。文章从社区矫正基本概念和价值理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对指导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缓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重要的刑罚运用制度。对于缓刑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缓刑制度是一种附条件的、涉及刑罚裁量与执行两方面内容,而以刑罚裁量为主的刑罚运用制度。对缓刑制度性质的认识,关系到缓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存在价值和适用对象的权益保障,直接影响到人民法院缓刑的适用和缓刑的实际执行。搞清楚缓刑制度的性质,对于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之一,在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拘役是刑种由轻到重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刑罚体系严密完整。规定拘役刑有利于贯彻罪别相适应原则,我国的拘役刑还体现了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因而构设无法被其他刑种代替。  相似文献   

18.
当"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罚的理念已经成为当今立法、司法、执法的主流的时候,刑罚的报应主义与单纯的惩罚主义已经成为历史,慎刑应该是作为21世纪刑罚价值取向的主要的内容和潮流,对我国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在我国刑事政策、刑罚种类和刑罚意识的转变,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根据不同的罪犯情节,依据法律的规定适用合适的刑罚。在当今的中国,刑罚的慎刑思想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作为相对于监狱矫正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已经正式写入我国刑法。但目前法律缺乏对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的具体规定,社区矫正工作能否取得良好成效取决于社区矫正的执行力量。为保证社区矫正的执行效果,有必要对我国社区矫正的执行力量予以专门化。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罚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缺陷与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刑罚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拓宽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知情渠道,强化其发现违法的能力;丰富检察机关开展监督的手段,增强刑罚执行监督的实效;健全监督程序,为刑罚执行监督提供程序保障;完善监督范围,使刑罚执行监督体系严密完整;改革监所检察机构设置,为刑罚执行监督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