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翻译体裁属于"呼唤型"文本.它冲破传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旅游材料.本文将以旅游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的功能,并探讨省译、增译、拆译、改写和篇章整合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管善海 《科学之友》2009,(7):135-136
在英语学习中定语从句是难点,也是最为复杂、最难将其翻译到位的从句。在英语各类从句中,定语从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从句之一,如果翻译不到住,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成分、文化背景及表达方式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需反复推敲,在翻译中既忠实于原文,叉符合汉语语言习惯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沈春生 《科学之友》2009,(12):138-139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于两种文化之中,因此它们有着各自的历史、社会、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习俗和宗教等。而这一切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同的词汇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即文化负载词。文章主要讨论文化、语言和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的关系,并把联想意义分为3种类型,接着探讨了与之相应的翻译,并提出了几种翻译技巧以达到流畅翻译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上自动翻译以日、英语对译的系统开发得最多.但是它们仍需要改进,这就是下一代自动翻译所要完成的任务. 一、当前以经预编辑加工的直译型为主一谈到自动翻译,当然首先想到的就是单词对单  相似文献   

5.
魏威 《科学之友》2009,(8):131-132
抽象名词的翻译涉及到诸多层面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应从特性、数量、感情色彩等方面着手考虑。  相似文献   

6.
“学生如擅长科普翻译,则既可以译纯文艺作品,又可以译科技书稿”,科普翻译的重要性就在于此,这也是当前外语教育中应提倡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金隄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在翻译实践上以翻译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有天书之称的《尤利西斯》闻名于世,并以此译作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在翻译理论上,他有《等效翻译探索》和《论翻译》等倡导等效翻译理论的著作出版,是中国当代翻译  相似文献   

8.
浅谈英汉商标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初探商标的翻译,包括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与翻译的关系,商标翻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而分析一些名牌商标的成功之处,以及某些商标的败笔。  相似文献   

9.
李楠 《科学之友》2009,(5):141-143
作者分析了影视科普节目脚本兼具科普文体与影视作品的特征,并结合一些影视科普节目翻译的实例,讨论了影视科普剧本的基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最后,作者认为,在翻译时要投入真情实感,力求让观众为之感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丽燕 《科学之友》2007,(6):140-14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初探商标的翻译,包括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与翻译的关系,商标翻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而分析一些名牌商标的成功之处,以及某些商标的败笔.  相似文献   

11.
李敏 《科学之友》2008,(11):110-112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习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习语也就蕴含了地域、风俗、宗教、历史、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习语翻译中,如何将其潜在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从文化的内涵着手,探讨了习语中潜在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后期.经典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已发展为月整的逻辑演绎体系,从而隐含着语言翻译问题。批判学派的哲人科学家敏锐地洞察到这个论题,发出了时代的先声。马赫强调语语言在科学交流和思维中的价值,似乎认为科学可用日常语言描述。彭加勤认为科学事实是语言的约定,它只不过是翻译成方便语言的未加工的事实而已;翻译的可能性隐含着不变性,这种不变性是未加工的事实之间的关系.迪昂在世纪之交对科学中的语言翻译论述得最为详尽和深入:翻译存在于科学的起点和终点.实际事实和科学事实之间的互译并非—一对应,翻译即背叛,测量是词典.实验需诠释,诠释非翻译.80年代库恩明确区分了翻译与诠释,探讨了词典的形成、结构和功能,分析了保真翻译不可能和诠释赖以进行的桥头堡;这一切颇有新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迪昂的“回应”。文章最后针对有关问题作了简短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了影视科普节目脚本兼具科普文体与影视作品的特征,并结合一些影视科普节目翻译的实例,讨论了影视科普剧本的基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最后,作者认为,在翻译时要投入真情实感,力求让观众为之感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朱红红 《科学之友》2009,(11):79-80
文章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寓言的翻译,运用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指引译者走出寓言翻译的困境。文章基于汉语寓言的特点,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寓言翻译这一研究领域尝试性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张晶  王程远 《自然杂志》2024,(2):95-104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转录过程是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翻译过程是核糖体利用信使RNA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与真核生物不同,细菌和古菌没有细胞核膜的分隔,其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在相同时间、相同位置上进行。其中,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相互协同,同步完成转录和翻译的现象被称为转录翻译偶联。转录翻译偶联是细菌和古菌的一种重要基因调控机制,能同时有效地调控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是细菌适应复杂环境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数十年来,大量的研究逐步揭示了细菌转录翻译偶联机制在细菌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一系列参与转录翻译偶联过程的调控因子也被鉴定发现。近期,基于不同偶联状态的转录翻译偶联复合体结构的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地展示了在不同信使RNA间距下,转录翻译偶联过程的动态变化,为后续研究转录翻译偶联基因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寓言的翻译,运用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指引译者走出寓言翻译的困境.文章基于汉语寓言的特点,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寓言翻译这一研究领域尝试性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张然 《科学之友》2010,(3):138-139
由于习语的鲜明特点:形象生动、比喻意义丰富,有时在原语中独有而在译语中缺失。功能对等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对译文的反映这一重要因素,这一理论对英语习语翻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选取了与物有关的习语作为研究对象,以奈达的功能对等原理为指导,将这类习语的翻译方法初步分为三大类:直译、找对等物、忽略物体意译。  相似文献   

18.
李宁 《科学之友》2009,(9):103-104,106
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使用以及颜色词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分析红、黑、蓝3种颜色词在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下的翻译,得出可能造成颜色词在中英文使用中差异的原因,并简要分析了适用于颜色词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抽象名词的翻译涉及到诸多层面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应从特性、数量、感情色彩等方面着手考虑.  相似文献   

20.
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翻译延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同时从核糖体翻译持持续合成能力,翻译精确性及翻译延伸速率几方面探讨了大肠杆菌T83菌株的rpsL,rplX,rpmA3种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翻译延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