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6月28日,张楚翘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帮助新天地集团成功上市。虽然这己是他运作上市的第五家公司,但这次他还是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此时,这家新加坡风水公司的创始人彭钟桦,还在广州上卡内基训练课。张楚翘是在三年前认识彭钟桦的。彭钟桦是新加坡的风水大师,创办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1,(13):62-63
保护地球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起这项责任。随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过去,我们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来保护“地球家园”呢?  相似文献   

3.
<正>哪些因素促使已经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个人成功的郭台铭选择从政?在即将到来的党内初选和大选中,郭台铭具有哪些优势?他的两岸政策主张是什么?韩国瑜、郭台铭这样的"非典型政治人物"纷纷崛起是否意味着岛内的民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观察者网独家采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台湾问题研究专家严安林。观察者网:郭台铭正式宣布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您觉得他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相似文献   

4.
逆戟 《科学大观园》2013,(10):51-52
据法新社消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远征俄罗斯时下令炸毁克里姆林宫的信件在法国枫丹白露宫拍卖。这封珍贵的历史文献以密码写成,拿破仑签字,日期为1812年10月20日。拿破仑在信中告诉外交大臣于格·贝尔纳·马雷:"我要在22日3时炸毁克里姆林宫。"拿破仑因婚姻远征俄国说起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军事统帅,人们不能不提起拿破仑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果说古代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有句老话:"女大三,抱金砖。"如果结婚时女方比男方大上3岁,将预示着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虽然这只是民间俚语,但一项新研究却用科学数据告诉了人们"3岁"的奥秘。近日,美国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成年女性的大脑会比同龄男性的大脑年轻大约3岁。这项科学研究结果基于什么科学道理?目前我们探索到人类大脑在结构和行为认知等多方面存在哪些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又将意味着什么?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军。  相似文献   

6.
1821年5月5日17时49分,被流放到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与世长辞,法国当局随后宣称这位皇帝死于“心血管疾病”。不过,很多人相信,这位曾叱咤欧洲大陆的风云人物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最近又有专家指出,拿破仑最后因胃癌去世。一些专家指出,弄清拿破仑死因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开棺验尸”,并对其遗体进行“DNA测试”,但这对许多法国人来说,是件“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一些拿破仑亲属则认为,“有关拿破仑的死因并不重要,因为他还有许多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生物学家巴士德做了一次轰动科学界的试验,雄辩地证明了“有机质的变腐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不是象当时流行的观点所认为的:“有机质变腐产生微生物”。巴士德是用什么高明的试验说明了这一科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呢? 巴士德做了两次试验,第一次他和助手们携带了一大批密封的装有有机质液体的玻璃瓶向阿尔卑斯山进军,每前进一段路便打开一些尖口瓶,然后再封闭好。在不同的高度上收集了大量的空气样品。回来以后他观察到:在半山腰打开的二十瓶有机质液体有五瓶腐败了,但在山顶打开的二十瓶中只有一瓶发生了变化。接着巴士德又做了第二次试验:把盛有有机质溶液的两个玻璃瓶加热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7,(1):48-49
美国72%的少年凶杀犯来自无父家庭——亲爱的麦道卫先生:我今年13岁,非常仰慕你。你是我知道的最好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知道自己在讲什么的人。你谈到爸爸的那个晚上对我触动很大。我有爸爸,但却不认为他是我爸爸,因为他所做的不是冲我们大喊大叫就是忙自己的工作。我再也不会跟他一起出去了。他甚至都不问我一天过得怎么样或是其它什么一个父亲应该问的。我努力跟他一起做点什么或是谈点什么。他所做的就是不搭理我或是无缘无故地冲我大喊大叫。六岁的时候爸爸打了我,一天下学回到家,妈妈还没有下班,妹妹们和弟弟出去了,他就打我。这事我记了…  相似文献   

9.
杨森 《科学大观园》2005,(24):60-61
1812年,充满传奇色彩的拿破仑兵败俄罗斯,自此他苦心经营的法兰西大帝国分崩离析,最后自己也在圣赫勒拿岛的流放生活中抑郁而亡。世人往往将其失败归结为战线拖得太长、后勤供应不上。但加拿大一位化学家近日在著作中提出新解,小小的纽扣是导致拿破仑60万大军覆没的罪魁祸首。拿破仑是一位传奇人物,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一大批崇拜者。“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一生之中都在征战,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至今仍被各国军校奉为经典教例。然而,1812年的一场失败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蹶不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知道,对工作的满意度往往取决于人们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但在当今快速演进、全天候的工作场所,经理们总搞不懂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员工拥有最满意的工作经历,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在过对几位成功管理者展开的研究,揭示了能令工作变得更有意义、更有趣味的常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中国公众对61岁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这个自称"国家财产的看门狗"的官员感到亲切,并且习惯了"李铁面"的称呼。2004年又是一场"审计风暴",李金华在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中,说出了谁都没有想到的话:"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用中国式的勇气描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其中的压力。李金华做了他该做的事情。但是,他身上凝聚了巨大的民望,公众也回馈了"令他感动"的支持。李金华最喜欢的网民留言是,"哥们儿你做得对,大胆往前走。" 中国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审计长。在法律上,所有国家财产都属于人民,人民需要有人看护属于自己的财产, 遏制自己财产的流失。无论李金华愿意与否,他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审计长。  相似文献   

12.
1805~1807年油画610cm×931cm现藏巴黎卢浮宫《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以下简称《加冕》)是达维特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拿过来自己戴上。达维特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3.
"我嘱咐我的儿子,千万不要忘记,他生为法兰西皇太子,决不能成为压迫欧洲人民的执政者手中的工具,也永远不要以任何方式对抗和损害法兰西。他应当牢记我的座右铭:一切为了法国人民……" 1821年5月5日17时50分,一声炮响划破长空,太阳落山了,拿破仑也停止了呼吸。一代伟人陨落天际。  相似文献   

14.
有人曾说:“二十岁的男人什么都没有,而二十岁的女人什么都有,四十岁的男人什么都有,可四十岁的女人却什么都没有了。”想想还是真是有道理,二十岁的女人正当青春年华,如一朵娇艳的鲜花,即使五官不是很出众,身上的青春气息也会叫人迷倒。而二十岁的男人大多还是读书,靠父母养着,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工作能力,还不善于把握女人的内心,甚至可以说这个年纪的男人不能叫男人,男人的心理一般发育比女人要晚一些,所以此时的男人只能说他是个男孩。  相似文献   

15.
拿破仑巧测莱茵河公元1805年,拿破仑率大军与德俄联军在莱茵河畔作战。德俄联军在北岸设防,法军则在南岸,当中隔着一条很宽的莱茵河。法军要使炮弹准确地落到敌方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如何测量呢?要在平时可以坐船测量,而当时双方对阵,不可能这样做。拿破仑为这个难题而踌躇,立在南岸观望,一时束手无策。突然,他发现河水与北岸的边线,在视觉里恰好擦着自己头上戴  相似文献   

16.
冯岩 《科学大观园》2005,(14):58-59
1812年,充满传奇色彩的拿破仑兵败俄罗斯,自此他苦心经营的法兰西大帝国分崩离析,最后自己也在圣赫勒拿岛的流放生活中抑郁而亡。世人往往将其失败归结为战线拖得太长,后勤供应不上。但加拿大一位化学家近日在著作中提出新解,小小的纽扣是导致拿破仑60万大军覆没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7.
每次加入一片塑料,你就可以用3D打印机制造出想要的东西,但斯凯勒·蒂比茨提出了一个更激动人心的设想:发明一种新的技术,使物体在进行3D打印时,能分解并智能地重新组合成各种新的东西。这项最新技术就是所谓的"4D打印"。斯凯勒·蒂比茨在2013年2月26日加州长滩举行的TED会议上公布了该技术,并用水对一连串可自行折叠的材料进行激活和供能,使其成为想要的形状。这项技术将由麻省理工学院新成立的自组装实验室和Sratasys公司合作开发。蒂比茨是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教员,他将主持自组装实验室的开发工作,与此同时他也和欧特克公司合作开发4D打印系统的软件。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基本不含“排斥基因”的克隆猪,成为岁首世界范围内最为引人注目的科技进展。下面是通过互联网对论文第一作者的留美中国学者赖良学博士进行的越洋采访答录。问:研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答:项目开始于1998年,前后有20多名来自7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参与该项目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就是获得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生前使用替身一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然而印很少有人知道,替身究竟帮"替"他做过些什么.近来,俄罗斯历史学家多布留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斯大林早于1937年去世,但由于苏联政府府担心这一消息招致时局动荡,于是加以隐瞒,直到1953年才公布了斯大林的死讯.在这16年间,有一个或几个替身在扮演着斯大林,并领导苏联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完成了战后的经济复苏.尽管这只是多布留哈的一家之言,但这种说法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言论     
名人幽默论成败 亚当:成功就是很多人的失败。 安·比尔斯:成功就是努力的终结和厌倦的开始。 莎士比亚:本是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拿破仑: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