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介绍西藏小功率中波、调频转播台在改善覆盖效果,提高边远地区综合覆盖率的特殊作用,并分析了其节目源单一依赖卫星的弊端.对DRM广播抗干扰、抗多径效应等的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对大功率发射台大功率中短波发射机进行DRM广播改造,用于节目源信号的传输,研究结果表明:DRM广播作为小功率中波、调频转播台的备用节目传输通路,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
根据调频同步广播的特点,结合延安市的实际情况,通过光缆传输、同步同频覆盖、无线接收的传输覆盖方式,实现延安市调频广播节目的延伸覆盖,扩大延安市广播节目的覆盖范围,提高延安市广播节目的收听率。该方案在延安市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无线覆盖项目中进行了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鹏 《科技资讯》2012,(22):38-38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广播频率资源、提高广播收听质量、解决广播移动收听、加快广播专业化发展,大幅度降低信号交迭区干扰。本文首先阐述了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特点,其次,分析了调频同步广播的覆盖设计。同时,就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梅 《科技资讯》2012,(29):213
近年来,由于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信息时效性方面要求越发苛刻,汽车迅速推广使广播收听规模持续提供,流动媒体变作广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广播电台在调频同步广播提出了需求。调频同步广播在表面来看即为不同调频广播发射台通过相同频率与节目一起播出的模式,能够达到广播服务实际标准。因为作者从红河广播电台之中工作,交通广播FM97.5 MHz在2003年之后就贯彻落实调频同步广播全省覆盖,借助长时间的不懈奴隶同步广播技术同样从模拟共源调制转变为现阶段数字调频同步广播技术。这里系统论述上述同步广播技术从电台采纳现状。  相似文献   

5.
广播数据系统综述 调频多工广播是近年来调频广播中最活跃的技术,也是最重要的数据广播类型;它是在不干扰原有主信道广播的情况下,同时以辅助信道传递附加的模拟或者数字信号形式的节目或信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信息传输产生的不同需求,各国相继开发出了SCA,ARI,RDS,RBDS和高速、大容量的L-MSK等调频多工数据广播方式。 广播数据系统(Radio Data System-RDS)是所有多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广电事业也不断飞速前进,各电台都把调频广播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以多个调频频率采用多工馈电的方式共用一付天线进行播出,是最为经济实用,也是广泛采用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调频多工器的原理,并深入地研究了调频多工器的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7.
论单边带广播与调幅立体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调幅广播的问题调幅广播是具有最久历史的广播方式。在调频广播出现之前,它是主要的大众传播手段。但是自从出现调频广播后,特别是调频立体声广播出现后,人们都为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高质量节目所吸引,以致中波广播的听众愈来愈少。而调幅广播的质量在现今音响质量中被列入最低等级(见附录)。  相似文献   

8.
罗胜 《科技信息》2013,(21):87-87,131
<正>0概述本台是一个集广播、电视、微波于一体的综合类高山发射台,其地处贵阳市远郊大山深处的云雾山之巅,海拔1616米,肩负着中央一套广播(调频10KW)、贵州一套广播(调频10KW)、中央一套电视(20KW)和贵州一套电视(10KW)的播出覆盖任务。由于本台的发射频率多、功率大、覆盖面广以及影响大等特点,因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是隧道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科学地设置通风系统,对于隧道交通安全、舒适、畅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珠海板樟山隧道通风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杜民  朱永胜 《科技资讯》2005,(23):54-55
我国现有6万多公里铁路线,其中2/3处于山区,多隧道、弯道、路堑。对列车无线通信而言属链状、线状网覆盖,所以研究解决电波的传播和弱场问题是列车无线通信系统良好运用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中电力接触网对同轴泄漏电缆的影响,找出了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对实际工作中无线列调系统在隧道内的覆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合成孔径技术在弹载毫米波被动探测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弥补被动探测不能给出目标距离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近程毫米波合成孔径技术,其主要特点是成像公式中存在二次相位补偿因子,相位补偿后会使近程脉冲响应变窄,幅值提高;然后提出近程条件下的合成孔径被动测距原理,近程辐射球面波,其波前曲率和传播距离呈反比,测距原理是通过估计二次相位因子的调频斜率确定电磁波的传输距离;最后采用了双正交傅里叶变换算法进行被动测距,这种变换可以有效地估计多线性调频信号的调频斜率.  相似文献   

12.
隧道惊魂11月5日凌晨,理县鹧鸪山,在深秋夜色的蕴染下,显得更加雄伟而苍劲。317国道线,像丝带一般缠绕着美丽神秘的鹧鸪山,来来往往的车辆在黑暗中慢慢穿越海拔3300米的鹧鸪山隧道,载着一串串耀眼的灯光在山间流动。凌晨3时44分,所有流动的灯光突然停止前行,在鹧鸪山隧道口戛然停止。一辆满载着10吨液化石油气槽车的重型货车,在行至鹧鸪山隧道内第五横通道约2200米处时,车速过快,造成车身与隧道壁刮擦,液化石油气槽车侧翻于隧道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依据高速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的特点,将隧道类型进行了分类,并且结合其实际的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手段,提升隧道内的覆盖效果与用户的通话质量。能够为今后的隧道覆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单庆勇 《科技信息》2009,(19):33-33
着重论述广播技术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同步调频广播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调频多工器的原理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兴梅 《科技信息》2011,(15):91-92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在调频广播发射中,两台或多台不同工作频率的调频发射机共用一副发射天线的关键设备——调频多工器的功率合成技术,并对多工器的基本组成部件以及几种典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颅盖骨内外两面的骨密质分别称为内板、外板 ,中间的骨松质称板障。颅盖骨具有外板厚而内板薄的特点 ,因此临床上颅骨骨折多发生于内板。为使学生形象地了解这一点 ,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板障标本 ,在制作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1 设计 先在外板上选定一矩形范围 ,去除外板 ,曝露板障 ,再在板障中间挖去一小矩形范围 ,暴露内板 ,最后将内板凿去更小矩形块 ,以显示内板厚度 ,使颅盖骨三层结构如梯田状呈现出来 ,又可比较内板与外板厚度 ,符合教学要求。2 选材要点  选取厚实的顶骨 ;若松质层太薄 ,做出的标本就不典型。3 方法及效果比较( 1 …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及应用,重点介绍了调频同步网的规划设计、调试、运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软、硬地层中局部堆载对隧道横向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了局部堆载位置对软、硬地层中隧道横向变形的影响机理,考虑不同堆载位置和隧道穿越土层性质,测量了分级加?卸载过程中隧道管片的椭圆度、接头张开量和附加土压力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荷载大小相同时,随堆载偏心距增加,隧道椭圆度先迅速减小然后趋于平缓,堆载导致软土层隧道的椭圆度大于硬土层隧道,并且增加偏心距后软土层隧道椭圆度的减小更明显。增加堆载偏心距可以有效减小隧道接头的张开量,正上方堆载时变形主要发生在隧道左右肩部与顶部接头,偏心堆载时变形主要发生在荷载对侧的肩部与顶部接头。堆载作用下砂土层隧道土压力分布较均匀,而软土层隧道土压力主要集中于水平方向,随着偏心距增加,土压力逐渐减小且主要集中点向荷载对侧的斜截面转移。最后,采用有限元模拟进行了主要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对运营隧道上方堆载与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陶然  章如群 《科技资讯》2009,(21):235-235
随着社会的发展.频率资源紧缺等问题日趋严峻,为此,广播界开始广泛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进行重盖。本文在分析了调频同步广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调频同步广播系统的应用,探讨了广播发射站的布点及传输、同频同调等方面的实现。本文对调频广播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功率合成与分配技术在电视发送中应用较早,主要用于视频已调波和音频已调波的功率合成,而应用于广播发送则缘于近几年广播发射机的固态化,功率合成与分配在全固态发射机中担负着末级功放的重要作用,只有很好地了解功率合成与分配的工作原理,才能做到对发射机的正确维护、维修,不出现人为因素造成损坏。功率合成与分配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相反过程,所谓合成是利用两个以上的功放同时对输入的功率进行放大后,通过合成网络将各输出功率相加,得到总的输出功率,以获得高稳定的功率增益,欲实现功率合成,必须先进行功率分配。功率分配是将欲放大的视频信号通过分配网络均匀地互不影响地同时分配给几个独立的功放。固态广播发射机功率合成与分配网络常见的有传输变压器、定向耦合器等。调频广播发射机常用定向耦合器来实现功率合成与分配。我台使用的两台意大利的的全调频立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