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解放以来随着种植技术生产条件的改善,我省小麦产量和品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省小麦深加工跟不上,影响小麦资源优势的进一步发挥。根据我省小麦生产和深加工方面  相似文献   

2.
1.自身因素。选择一个好的小麦品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优质的小麦品种是获得优质小麦的内因和基础,也就是说遗传物质是小麦品质的决定因素。目前.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有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郑麦98等。  相似文献   

3.
马香花 《河南科技》2003,(9X):10-10
我省小麦育种家培育出了一大批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也不断更新,优良的品种必须有合理的栽培技术才能有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麦玉米吨粮田施氮技术探讨新乡市农科所耿平,李秋之,薛应征新乡供销学校雷晓天,马瑞芳近年来,随着我省小麦玉米连茬产量的逐步提高其面积在逐年扩大,出现了多处争创吨粮田的局面。然而,两个高产作物连茬生产中施氮效应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在连茬情况下对...  相似文献   

5.
优质专用小麦通常是指营养品质优良和加工品质优越,具有专门用途的小麦,比如面包小麦、饼干小麦等。我省从80年代开始,就对面包专用小麦和饼干专用小麦进行了培育和筛选。为了促进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就有关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一、搞好优质专用小麦区划研究表明:河南省普通小麦平均蛋白质含量14.1%,赖氨酸0.302%,脂肪2.29%,淀粉67.12%,灰分1.06%,湿面筋34.23%,吸水率58.1%,面团形成时间2.2分钟,馒头体积278.8ml,面包体积298.01ml。…  相似文献   

6.
肖生 《河南科技》1992,(1):11-12
<正> 一、目的意义: 河南省是小麦主产区,小麦品质优良适宜食品加工,近年来等级面粉、专用面粉相继在市场上均有供应,省科技星火项目优质挂面产品系列开发已见成效,但是,长期来我省小麦深加工技术落后,优质挂面开发缓慢,多年来是调出原粮,调进江苏,北京等地优质挂面,外省挂面占领河南省销售市场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增值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研究我省挂面厂生产现状,探讨挂面生产  相似文献   

7.
小麦吸浆虫药剂防治试验河南省植保站赵留纪,郭艳春虞城县农业局赵洪义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我省周口、商丘、南阳、安阳、新乡、焦作等小麦种植区严重回升,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筛选有效药剂、找出最佳用药量和防治关键时期,并保护天敌、维护麦田生态平衡,我...  相似文献   

8.
陈冬梅 《河南科技》1998,(10):12-13
根据近几年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和危害特点,结合我省现有品种布局和防治技术水平,特提出1999年小麦病虫草害系列化防治技术,供参考。一、主攻对象和防治策略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的主攻对象应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毁灭性害虫以及恶...  相似文献   

9.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主要病害。目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逐年加重原因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一、小麦纹枯病发生现状小麦纹枯病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省仅是局部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几年逐年加重,已成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1990年全省发生纹枯病1394.59万亩,造成小麦产量损失80360.26吨。洛阳市1990年发生31.5万亩,1991年扩大至95.7万亩,占川灌区小麦面积的87%。据郊区及偃师县调查,小麦苗期即受该病危害,三叶期地下茎可表现典型症状,普遍率达  相似文献   

10.
<正> 五十年代以前,我省种植的小麦品种大多是名目繁多、产量较低的农家品种。虽然如此,但在品种间存在着遗传差异大,遗传背景复杂等的多样化,因此很少受到病害的影响。建国后,我省小麦品种经过五次大更换,每次更换都使小麦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单产由40公斤增至目前的200多公斤,但是每次更换也使种植小麦品种的数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赤霉病是我省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85年在我省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86和1987年发病面积一千万亩左右。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已跨过长江,越过黄河,并逐渐向北扩展。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还没有免疫品种,也缺乏抗病品种,化学农药乃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手段。1986年我们选用15种杀菌剂、在全省多点试验,从中选出8种杀菌剂在1987年再次进行研究,以找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药剂和施药技术以指导大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产、商品粮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总产一直稳定在200亿公斤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995年以来,国家库存量逐年增加,至1999年底我省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已达250余亿公斤,给财政造成很大压力。因此,迫切需要对小麦品种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 一、正确认识优质小麦 小麦的品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所谓加工品质即从食品加工角度考虑,要以加工不同类型食品的需求为标准。目前我们所说的优质小麦应该叫优质专用型小麦,主要是针对食品加工(二次加工)…  相似文献   

13.
石鸿文  宗万昌 《河南科技》1991,(10):10-10,12
<正> 我省地域辽阔,有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这就有利于麦类病害的发生流行。麦类病害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小麦条、叶锈病,麦类白粉病和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大麦条纹病、云纹病、黄叶病、散黑穗病等20余种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我省经常发生流行。比如,1983年信阳地区发病面积达200.5万亩,损失小麦2500万公斤;1991年达300.0万亩,损失小麦  相似文献   

14.
孙天文 《河南科技》1992,(5):4-5,28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7200多万亩,总产170亿公斤左右。病虫危害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省小麦病虫种类多、发生时间长、危害重,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约30多种,主要有10大病虫害,即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黑穗病类,地下虫、吸浆虫、麦蚜虫、麦蜘蛛、粘虫等;轻发生年发生面积1亿亩次左右,一般发生年1.5亿亩次,可损失产量1-2成,严重发生年2亿多亩次,产量损失4-5成,部分地方甚至造成绝收。综合分析20年来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清楚地看出,病虫发生程度的轻重,是随着小麦产量的变  相似文献   

15.
张重义 《河南科技》1991,(8):12-12,3
<正> 所谓超高产栽培技术是针对小麦生产系统,利用综合农艺措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潜力和自然潜力,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达到高额丰产之目的。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小麦高产规律和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科研成果对指导小麦生产和发展栽培学科起到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欲提高小麦总产,除大力促进中低产麦田的均衡增产外,如何突破高产地区现有小麦高产水平,实现高产再高产,是当前值得探讨和  相似文献   

16.
惊蛰,本是春雷滚动,万物复苏的季节。但今年的早春,大片麦田已失去了往年波动的绿浪,涌上人们心头的是对今年小麦生产的重重忧虑。因为,自1998年8月底直至1999年3月6日,我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秋、冬连旱和异常“偏暖”气候,降水量偏少、气温之高已创历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省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就1996年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进行了总结;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园满完成,现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落实实施措施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沈天民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征集了7300多种小麦资料开始搞育种研究,曾培育出“豫麦20号”、“樊寨中1-10号”等10多个良种。在多年的育种工作中,沈天民发现所有的小麦资料都是普通小麦杂交,亩产达到500公斤以后,不易稳产,提高产...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小麦单产自1984年达到244.5公斤之后最近七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其原因除社会因素和某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栽培技术比较落后是一个重要问题。栽培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已有的某些单项成功技术普及落实的不够.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全省小麦生产发展到由中产向高产过渡阶段的技术路线不够明确.没有一套适合于不同生态区的由中产变高产的实用栽培技术体系。豫北老高产区缺乏高产.稳产的过硬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致使老高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研究防御小麦干热风的有效措施,促进我省小麦生产发展,早在七十年代后期,我站曾对多种防御激素进行过三年试验,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全省三十多个县(市)推广,累积喷洒面积达八千余万亩,在三千多个试验点调查结果证明,在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明显的防御干热风的效果。一、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的增产机理 1.增加小麦植株体内磷、钾含量,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