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腕部神经阻滞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手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2017年本院待接受手部手术治疗的骨科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腕部神经阻滞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术中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腕部神经阻滞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手部手术中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在骶管麻醉中的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及麻醉痛觉出现时间。方法:选择择期肛门直肠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混合液20mL,对照组用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分别在注药后1,3,5,7,9,12,15min测定痛觉和运动消退情况。术后每隔15min评估痛觉及运动阻滞平面的恢复情况。结果: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在骶管麻醉中具有麻醉起效快、运动恢复快、痛觉恢复慢及麻醉药毒性低的特点。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可缩短手术等待时间,患者术后不愉快感及疼痛明显减轻,血压及心率基本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硬膜外麻醉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采用3%氯普鲁卡因行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C组行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但麻醉效果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使用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能明显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75例,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n=37)予以全身麻醉,研究组(n=38)予以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所需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37)。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老年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分别实施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情况、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麻醉后5min、15min及3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麻醉前(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血压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麻醉后5min、15min及30min(HR)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及局麻辅助剂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较对照组的31.37%低(P0.05)。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利于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陈兆红  高昀 《甘肃科技》2010,26(19):176-177
采取臂丛加颈丛阻滞在咪唑安定镇静下进行肩部和上臂手术;对160例肩部和上臂手术的患者采用三指定位法臂丛肌间沟阻滞和C4一点法颈深浅丛阻滞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前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阻滞完善150例;辅用芬太尼9例;辅用芬太尼和1%利多卡因局麻药1例;臂丛加颈丛阻滞解决了单纯臂丛阻滞在肩部和上臂手术中的阻滞不全问题;复合咪唑安定产生镇静遗忘,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质量;操作简便,费用低,适宜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7.
马军霞 《甘肃科技》2022,(4):118-120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的联合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用“双色球分配法”将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104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临床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时2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速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T2、T3、T4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速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稳定度高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0.05)。对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析腰麻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糖萼的影响。选取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2018年7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的对照组(33例)与腰麻的观察组(33例),观察患者麻醉前后及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考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血管内皮糖萼(Endothelial Glycocalyx,EG)水平变化,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麻醉后及手术中的血压、心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考察两组术后疼痛指标与EG水平,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麻效果较好,可减少糖萼成分破坏,安全性高,术后疼痛程度较低,总体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探索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选取2014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张掖市临泽县中医院老年腹股沟疝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时进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实施局部麻醉,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4.5±1.4)d、手术操作时间(45±10)min、疼痛评分(1.88±0.24)分、并发症发生率(8.00%)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老年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时使用局部浸润麻醉,能够显著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春爱  贾国龙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193-193,185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拮抗静安复合芬太尼副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A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静安1mg/kg+芬太尼0.0 5 mg+生理盐水1ml;B组采用静安1mg/kg+芬太尼0.05 mg+盐酸戊乙奎醚1 mg行静脉注射麻醉。监测BP HR 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与此清醒时间和质量。结果:A组血压下降者约为32%,SPO2下降者达20%。B组患者BP HR SPO2稳定。清醒时间较B组短1.5分钟,清醒质量好。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防治静安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循环波动,并能提高清醒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新技术,并探讨改良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H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28例Tossym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的功能。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4~51岁,平均(33.6±11.2)岁;采用改良双Endobutton技术,手术时间在伤后1~7d,平均(3.5±2.3)d,术后1周开始功能锻练。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4~18月,平均6.4月,脱位全部复位,无再脱位。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A级2l例,B级7例。结论改良双Endobutton技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操作方便,是TossylH型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联合浅全身麻醉对老年上肢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气指标、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上肢骨折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超声臂丛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组(A组,64例)及喉罩浅全麻组(B组,61例).记录两组麻醉前(T_0)、置入喉罩时(T_1)、剥离骨膜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并比较两组术中追加镇痛瑞芬太尼用药剂量、术后苏醒情况及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A组组内各时间点pH、rS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pH、rScO_2比较,T_0=T_1T_3T_2(P0.05);两组PaO_2比较,T_0T_3T_1T_2(P0.05),且T_2、T_3时A组高于B组; A组组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P、HR比较,T_0=T_1T_3T_2(P0.05).A组术中追加镇痛瑞芬太尼用药剂量及术后喉罩拔除时间、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围术期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B组则为术前术后3 d术后1 d(P0.05),且术后1、3 d时,A组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臂丛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可维持老年上肢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术中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改善术中脑氧代谢水平,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黄霞  陆晶 《甘肃科技》2022,(8):103-105
分析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8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治疗)43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MMSE评分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血流变学、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单纯颈浅丛阻滞后静注复芬合剂,对照组:传统C4横突一点法双侧颈丛阻滞后静注氟芬合剂。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并发症,术中配合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配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少,患者安静配合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将30例ASA Ⅰ-Ⅱ级择期普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复合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每组 1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给局麻药控制麻醉平面在T4-T10水平,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记录麻醉前、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即刻、气管拔管后1min、5min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各项指标在气管拔管即刻达到高峰,与麻醉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拔管前、拔管后1min也高于复合组,拔管后5min也未完全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应用复合组苏醒期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下的肺康复训练在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后肺部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的肺功能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到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前的FEV1、FVC以及FEV1/FVC水平比较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FEV1、FVC以及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MDT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围术期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赛煜  王文波  吴鹏  牟元明 《甘肃科技》2022,(14):119-121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成形术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成形术组采用PVP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变化。成形术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32%(P<0.05);治疗后1周及2个月,成形术组VAS评分(4.08±1.56)分、(2.11±0.84)分均低于对照组(5.12±1.63)分、(2.53±0.92)分(P<0.05);治疗后成形术组椎体前缘高度(14.73±2.84) mm、椎体中线高度(15.17±3.28) mm均大于对照组(13.06±2.55) mm、(12.86±3.40)mm,Cobb角(39.26±5.73)°小于对照组(43.05±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确切,可快速缓解疼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分析徒手淋巴引流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护理效果。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入院时间在2020年7月—2021年1月,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作业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徒手淋巴引流联合康复护理。对比2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 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Carroll手功能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2组患者在干预前的FMA-UE评分、Carroll评分、MB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MA-UE评分、Carroll评分、M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徒手淋巴引流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肢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屈红  王磊  郑君  张斌 《甘肃科技》2022,(13):102-106
为了观察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9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妇产科并符合诊断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只使用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加用我科协定方参菊洗剂外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及随访半年瘙痒症状、皮肤弹性、皮肤颜色等改变情况。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观察组(100%)稍高于对照组(9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观察组(26.66%)优于对照组(3.33%)(P<0.05);复发率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28.57%)(P<0.05)。治疗后同期瘙痒症状比较,两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远期疗效优势更加明显(P<0.01);皮肤颜色及弹性比较:2组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确切,更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城关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31日至2023年1月31日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针刺时采用常规取穴加风池穴(合谷刺)。对照组仅针刺常规穴。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0.0%、6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8.33%、2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P>0.05)。结论:以加风池穴(合谷刺)为主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