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双酚A环氧树脂)(PBA/P(MMA-ITA-DGEBA))乳胶粒子.并通过红外光谱仪(IR)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证明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粒子结构.将壳层带有环氧基的核壳乳胶粒子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固化物冲击断面进行观测,改性核壳乳胶粒子对环氧树脂起到明显增韧效果,并提升了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松  刘日鑫 《科技信息》2009,(35):320-320,324
本文总结对比了国内外有关环氧树脂的各种增韧技术的增韧机理、研究发展现状及优缺点,并对环氧树脂增韧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借助于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手段研究了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在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形貌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液体丁氰橡胶及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都具备良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4.
叶海华  徐柳  蔡璐 《天津科技》2011,38(3):11-14
制备了由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CTBN)与纳米SiO2相结合的双增韧体系增韧环氧树脂(ER)体系,于室温下固化双组分胶粘剂。通过对甲组分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分析,以及环氧树脂/增韧剂体系的不同配比等因素的改变,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进行逐步优化实验,而后进行剪切强度与冲击强度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方法及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对环氧树脂的化学增韧改性进行了总结,讨论了环氧树脂的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嵌段共聚物,POSS(齐聚倍半硅氧烷),热致液晶聚合物,核-壳结构,互穿网络结构,刚性粒子的增韧改性,并对增韧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低周疲劳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低周疲劳行为,分别对15份的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增韧、15份的奇士增韧剂增韧的酸酐环氧树脂和纯酸酐环氧树脂的低周疲劳寿命、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和疲劳断口用扫描电镜(SEM)进行了研究。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低周疲劳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其疲劳寿命可提高3~20倍;其循环应力应变滞回环稳定不变;疲劳断口有应力发白现象;应力发白区为疲劳裂纹形核和萌生区,其寿命占疲劳总寿命的大部分;SEM观察显示出其两个主要的增韧机理——基体剪切屈服和空穴塑性体积增长,控制着疲劳裂纹的形核和萌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缩二乙二醇改性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在此基础上用改性酸酐增韧环氧树脂.用扫描电镜(SEM)、材料试验机、DMA等对固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一缩二乙二醇与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为1:1.25时,制备的改性酸酐对环氧树脂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当改性酸酐的加入量为15%时,固化产物的增韧效果最佳,冲击断面呈现明显的韧窝状且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以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作为环氧树脂(EP)的增韧改性剂,合成CTBN-EP的共混物和预聚体。通过红外光谱法(FT-IR)对共混物和预聚体进行结构表征,分析反应进程。同时,着重研究了CTBN的含量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评价增韧效果。FT-IR测试表明,共混过程未发生化学反应,预聚过程中EP中环氧基开环与CTBN活性端羧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键。重点研究了CTBN含量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TBN含量增加,共混物和预聚体的拉伸强度均降低,断裂伸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冲击强度逐渐上升,说明CTBN对EP具有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F155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探讨了第二相颗粒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155环氧树脂的增韧主要是通过橡胶颗粒来实现的,脆性第二相是导致F155环氧树脂拉伸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纳米碳酸钙作为环氧树脂增韧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研究了纳米碳酸钙作为增韧填料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纳米碳酸钙经表面处理后,填充到环氧树脂体系中,使环氧树脂拉伸强度提高39%、弯曲弹性模量增大52.9%、冲击强度提高68.6%。冲击断面SEM照片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环氧树脂中能够均匀分散,并在纳米碳酸钙和其周围的基体界面相出现大量的银纹,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样品规格、质量、组成、性质及环境对其氧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测定结果的判据进行了有益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紫外线对以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利用氙灯老化箱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紫外老化对其电气、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28天紫外老化后,热分解后的质量残余减少,这是由于紫外及热的作用使得部分区域的环氧树脂由原先的致密网络结构转换为游离的自由基,形成了局部的缺陷。对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弯曲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4%,拉伸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9%,说明老化后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出现了局部的微观缺陷导致其承受外力破坏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仍保持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对电气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击穿电压下降14.8%,介质损耗因数上升12.7%。经紫外老化后,环氧树脂的热学、力学及电气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整体上性能下降程度不大,说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一定的耐紫外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悬浮聚全法合成了新型壳聚糖树脂,考虑了操作条件对合成树脂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显示,树脂的表面结构随着交联剂浓度提高而改善,提高油水体积比第一个峰值小可显著提高树脂成球经,降低树脂粒径;随壳聚糖浓度提高,树脂强度和在但孔度仅略有降低,利用5%壳聚糖溶液,可合成高强度、高孔度的壳聚糖树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与HET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嵌段共聚物的基本合成原理,方法和反应条件,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及环氧树脂含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热分析(DTA),热重分析(TG)对嵌段共聚物树脂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由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二甲基二氯硅烷(DMS)与环氧树脂接枝共聚,得到一种有机硅-丙烯酸-环氧树脂三元聚合物的改性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对改性环氧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了预期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树脂提高了耐热性;通过检测,制作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电介质及其极化特性的讨论,分析了在电介质极化中产生位移电流的微观机制,肯定了位移电流中束缚电荷电流效应的存在,并探讨了其热效应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可完全环境降解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并对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交联及水解性能。结果表明,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有多种交联方法并可通过热处理有效地增强其力学及降解(水解)性能。因此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可完全环境降解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9.
胡十二块试验区油田水矿化度对堵剂及其原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胡十二块试验区高矿化度的特点。研究了油田水矿化度对试验区使用的堵剂及原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矿化度条件对粘土及HPAM两种原料及相关堵剂有不利影响。适用于该区的两类双液法堵剂的工作液用淡水配制,可以减少不利影响。油田水的矿化度可以加强水玻璃的封堵性能,若不考虑成本,水玻璃是一种适用于胡十二试验区的很好堵剂。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摩阻材料用酚醛树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冲击强度、红外光谱、热分析、刹车片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和亚麻油对酚醛树脂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将酚羟基封锁减少了酚羟基对其邻位上亚甲基的影响,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亚麻渍的烷基链起到内增韧的作用,改善了树脂的脆性。通过稀土和亚麻渍的双改性,合成出高性能摩阻材料用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