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日本学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东亚、东南亚的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及地方性知识体系,特别在研究中国风水上有突出的成就。鉴于他的学术研究对中国民俗学界有重要影响,2005年2月14日,中国民俗学会决定授予他“民俗研究杰出成就奖”,并于同年3月3日在北京市东岳庙举行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5日至26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联合日本东亚人类学研究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宗教与文化"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四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帝国、商业与宗教""宗教的传习""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雷亭先生主编的《泰山文化研究(第一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7月1日出版,该书系第二届东亚山岳文化研究年会的论文集。本书收录了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的学者对东亚山岳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涉及到中国泰山、韩国智异山、越南安子山、日本富士山等山岳文化及其民俗等。这是一次跨国界的文化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学者们高涨的学术热情和浓厚的山岳文化情怀。该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尊重历史的真实,维护正确的史观,理解对方的立场,展开坦诚的交流,最后达成历史的共识。2002年3月,南京大屠杀遇害同胞纪念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日本21世纪儿童教科书全国网络、韩国纠正日本历史教科书运动本部等几家团体在南京联合召开“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我有幸受到了邀请。会上,有日本学者提议,由三国学者共同编写一部面向中小学生的教科书辅助读物,通过三国学者的历史认知,让三国的青少年了解真实的东亚近现代史,消除日本右翼学者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的影响,促进东亚三国的和平发展以及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论述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同与异,既涉及民风、民俗,又涉及伦理、道德,既论历史,又论当今.中日两国文化在儒教思想的影响下,诸多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但日本文化保持着其特殊性。笔者认为,日本文化的基调可以说是儒教日本宗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作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于2007年10月20-21日,举行了题为“21世纪东北亚的日本研究”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日本学研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教育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卡西欧(上海)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赞助。  相似文献   

7.
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日民商法暨医事法研讨会于2005年3月24-25日在东南大学成功召开。中日双方153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日本学者13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日方提交的论文12篇。  相似文献   

8.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亦延用十二生肖即十二属相之俗.然而,由于对猪的驯化历史不同,日本十二属相中的“猪“实为野猪,日本民俗亦围绕野猪而非家猪展开.在日本农耕文化特征的影响下,日本关于“猪“的民俗和传承均围绕山神(田神)、亥神展开,其祭祀、信仰活动亦包含着丰产富饶的内容,在反映出中日文化交流轨迹的同时,也反映出日本人对“猪“的独特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唐史学会和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唐史学会第10届年会第2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15~17日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12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教授出席开幕式致欢迎辞,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发表讲话。大会共收到论文92篇,有18位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和相关评议,5位学者在大会上汇报了小组讨论情况。  相似文献   

10.
《国际学术动态》2008,(2):36-39
2007年8月20~24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吉林大学联合资助的第6届国际蛋白质化学和生物技术前沿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此次会议有日本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药科大学的10余名学者应邀参加。会上吉林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神户大学校长冈田芳男教授作了特邀报告并表示还要参加下一届会议,加强两国间的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大会主席由吉林大学房学迅教授担任。与会学者100余人,其中外国学者12人(日本9人,美国1人,德国2人),国内学者90余人。大会特邀报告6篇,口头发言16篇,贴报16篇。  相似文献   

11.
8月9日,由大连民族学院国际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外语系主持召开的“日本语言与跨国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民族学院举行,来自日本和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日本专家、学者有6位,曾受到日本政府派遣于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担任中日合作项目“大平班”主任的日本教育专家佐治圭三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日本NHK广播电视公司专程跟踪采访报道,并在日本早间节目中专题播出,在中日日语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会的还有日本教育界著名专家小野米一教授、大连外语学院陈岩教授、青岛海洋大学李庆祥…  相似文献   

12.
由我院与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联合举办的“现代采煤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已于1986年9月15日至17日我院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日本、奥地利、联邦德国、法国的二十七位外国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以福克特教授为首的克劳斯塔尔大学六人代表团以及来自国内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119位.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还要“区分论”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8.15”纪念日到来之前,中日两国有责任感的“知日派”和“知中派”学者在本刊编辑部面对面,从现实中的中日关系出发,梳理了两国关系几十年的发展状况,并探究中日关系今后的发展走向。本刊与日本爱知大学《中国21》杂志同时发表几位学者的精彩发言。在“8.15”纪念日到来之前,中日两国有责任感的“知日派”和“知中派”学者在本刊编辑部面对面,从现实中的中日关系出发,梳理了两国关系几十年的发展状况,并探究中日关系今后的发展走向。本刊与日本爱知大学《中国21》杂志同时发表几位学者的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7~11日,由日本强激光场科学学会、东京大学超快强激光场科学中心联合主办,美国光学学会、欧洲物理学会、相干光子技术创新中心等共同赞助的第19届超快现象国际会议在日本冲绳举办。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对最高时间分辨的科学与技术感兴趣的各个领域的研究学者和专家,为他们交流分享超快现象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盂兰盆节在中日两国都是重要的传统节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传入日本之后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通过对中日盂兰盆节在称呼、意义、民俗娱乐等方面的对比研究,阐述中日盂兰盆节的传承,论证传承间具有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3,(23):23-23
2015年11月12日至15日,“东北亚和平与发展国际会议”在天津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天津市对外友好协会、公共外交协会及天津市政协港澳台侨务和外事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国的资深外交官、知名学者和相关国家驻华使馆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鼠”的动物性质及其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日本的民俗中形成了关于“鼠”的文化传承。重点分析、介绍日本“鼠”文化的发端及其传承的形态和内涵,阐述其与福运、生殖信仰及有关禁忌的民俗,以期加深对日本民间信仰和日本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与灌溉技术有关的民间传承的探讨,揭示了在灌溉工程建造中女性人身牺牲的民俗现象,并进而阐明了在完成灌溉工程、解救村落危机中具有女性力量介入的民俗意义,为我们在灌溉技术上理解日本稻作先民和日本农耕社会提供了女性的视解.  相似文献   

19.
<正>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于2014年9月21~22日在陕西杨凌隆重召开。来自日本、韩国、孟加拉、巴勒斯坦以及中国等5国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管理部门近2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同出席  相似文献   

20.
简讯     
5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举行了建所10周年的庆祝活动,来自国际问题研究界的一些知名学者和研完工作者参加了庆祝活动。日本所为所庆10周年举办了学术成果展览,展出了数十种专著和有关研究论文,反映了日本所1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的学术成果。面对世界形势的激烈变化,参加庆祝活动的学者们就日本对世界新格局的看法、对策、影响展开了讨论,谈了各自的看法,认为日本将在未来世界多极化的变动中充当重要角色并继续在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