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Harrison,1980)过去称为巴拉巴按蚊(Ano-pheles balabacensis Balsas,1936),是我国海南岛及东南亚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由于它是一种野牺性的蚊种,常用杀虫剂滞留喷洒防制,效果很不理想。而人们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知之不多,种的分类还存在争议.Peyton and Harrison 认为大劣按蚊是属于白踝种团的一个新种.另一些学者如Kanda,P.等却认为它不是独立的一个种,仍叫它为巴拉巴按蚊。  相似文献   

2.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的大劣按蚊是新近从美国引进的食蟹猴疟原虫巴氏亚种的适宜媒介;该虫对大劣按蚊的最佳感染时机是在原虫血症高峰后的一段时间;实验结果说明按蚊的感染性与保存这种原虫的方法无关。提出以原虫血症高峰后的天数作为按蚊最佳感染时机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按蚊属昆虫包括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具有特别的医学重要性。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和专著,订正了中国按蚊属名录,共2亚属62种。新的名录中增加了许氏按蚊(Anopheles(Anopheles)xui)和哈里森按蚊(Anopheles(Cellia)harrisoni)2种,删除了瓦容按蚊(Anopheles(Cellia)varuna),把阔麟按蚊(An.ramsayi)更名为伪詹氏按蚊(An.pseudojamesi);并暂保留存疑种斯氏按蚊(Anophele(Cellia)stephensi),确认库态按蚊复合体(Culicifacies Complex)在中国存在种A和种B。新的名录及其分布地的记载可以为蚊虫分类和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南靖和溪亚热带雨林中分布有数种大蚊,美刺亮大蚊(Limonia (Euglochina) sp.)是雨林中唯一观察到在圆蛛科蜘蛛网上栖息的大蚊.因此我们对美刺亮大蚊和圆蛛科蜘蛛在蜘蛛网上的同现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借助扫描电镜技术,在比较了其他大蚊、蜘蛛等节肢动物前跗节超微结构的基础上,对美刺亮大蚊栖息于蜘蛛网行为学的形态学机制进行了初步解析.文中也对美刺亮大蚊的聚集行为与雨林温湿度的关系进行了记录.  相似文献   

5.
按蚊属昆虫包括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具有特别的医学重要性。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和专著,订正了中国按蚊属名录,共2亚属62种。新的名录中增加了许氏按蚊(Anopheles(Anopheles)xui)和哈里森按蚊(Anopheles(Cellia)harrisoni)2种,删除了瓦容按蚊(Anopheles(Cellia)varuna),把阔麟按蚊(An.ramsayi)更名为伪詹氏按蚊(An.pseudojamesi);并暂保留存疑种斯氏按蚊(Anopheles(Cellia)stephensi),确认库态按蚊复合体(Culicifacies Complex)在中国存在种A和种B。新的名录及其分布地的记载可以为蚊虫分类和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双翅目大蚊科(Tipulidae)的棘膝大蚊属(Holorusia Loew)包括本科体型最大的种类(翅展可达100mm左右),世界已知近百种,主要分布在东洋区,有63种及2亚种。我国四川5种,广东1种。海峡两岸各3种;广西此属为新记录,在此记述2新种,模式标本收藏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棘膝大蚊属很长时期均采用Ctenacroscelis Enderlein属名,Vane-Wright(1967)证明是Holorusia的异名,Alexander(1971)也讨论了此属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圆盘青钱柳Cyclocarya scutellata Guo为郭双兴(1979)建立于海南岛长昌盆地长昌组的新种,但根据果柄、果的大小以及所谓的"翅脉"等特征,作者认为郭双兴(1979)建立的"圆盘青钱柳Cyclocarya scutellata Guo"并不成立,这类标本应是莲的果实的不同保存状态,不能归入Cyclocarya.因此,郭双兴(1979)提出的关于青钱柳属可能起源于海南岛始新世的推论也就缺乏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8.
按蚊属(Anopheles Meigen)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之一,其中很多种类是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特别是《Zoological Record》)以及本实验室对按蚊属的分类学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按蚊属分类学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区系,更新了中国按蚊属的分类系统。目前中国已知按蚊属蚊虫2亚属62种,其中按蚊亚属(Anopheles)在中国共2派、3系、6组、4亚组,塞蚊亚属(Cellia)共4系、7组、6亚组。分布在东洋区的有45种,占中国按蚊属总数的72.58%;分布在古北区的有6种,占9.68%;跨古北区与东洋区的有11种,占17.74%。形态分类方法在针对复合体内姊妹种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发生学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分子分类学方法来进行研究。目前,建立更多的分子鉴定标准来确定复合种在蚊科中的分类地位是蚊虫分类研究的重要工作,而不断丰富蚊虫的基因组数据也是当前蚊虫系统发生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圆盘青钱柳Cyclocarya scutellata Guo为郭双兴(1979)建立于海南岛长昌盆地长昌组的新种,但根据果柄、果的大小以及所谓的“翅脉”等特征,作者认为郭双兴(1979)建立的“圆盘青钱柳Cyclocarya scutellata Guo”并不成立,这类标本应是莲的果实的不同保存状态,不能归入Cyclocarya。因此,郭双兴(1979)提出的关于青钱柳属可能起源于海南岛始新世的推论也就缺乏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双翅目(Diptera)的大蚊科(Tipulidae)种类极其繁多,贵州省有过一些记录,梵净山的大蚊还是初次报道。本文只初步记述四种采自梵净山的大蚊,有一个新种、一新亚种和两个贵州省的新记录种。模式标本和观察的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贵州愈斑短柄大蚊 Nephrotoma catenata quizhouensis,subsp.nov.(新亚种) 体长13.5mm,前翅长12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受疟原虫感染的实验猴肌注氯胺酮后供蚊吸血 ,氯胺酮是否会影响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方法 给已感染疟原虫的供血猴肌注氯胺酮之前及之后 ,各供大劣按蚊吸血一批 ,于吸血后第 9天 ,解剖蚊胃 ,第 12天解剖唾腺 ,观察卵囊和子孢子发育情况 ,共作了 5个不同剂量的重复实验。结果 各对照组和用药组之间 ,卵囊和子孢子感染阳性率无差别 ,均为 10 0 % ,卵囊感染密度和卵囊平均大小及子孢子平均感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1)。结论 给受疟原虫感染猴肌注氯胺酮后供蚊吸血 ,不影响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还能提高蚊媒吸血效果 ,缩短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12.
用改良成对家蚕限性黄茧品种 (中黄 B× 0 2、中黄 4×日黄 1)与现行强健、丝质优的成对白茧品种 (932× 75 32、芙蓉×湘晖 ) ,按现行四元杂交种的组配方式组配成四元杂交种 ,并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在正常季节 ,由 1对限性黄茧品种 (中黄 B× 0 2 )与 1对白茧品种 (“932× 75 32”或“芙蓉×湘晖”)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种 (“932 .中黄 B× 75 32 .0 2”或“芙蓉 .中黄 B×湘晖 .0 2”)与 2对白茧品种组配的四元杂交种“932 .芙蓉×75 32 .湘晖” (对照 )相比较 ,虫蛹率相似 ,万头产茧量增加 2 .2 2 %~ 4.2 8% ,万头茧层量增加 1.2 1%~ 3.86 %。白茧的一茧丝长、解舒率与对照相似 ,黄茧的一茧丝长 10 0 0 m左右 ,比对照短 10 0 m左右 ,解舒率比白茧差 2 0 %~ 30 %。说明成对限性黄茧种与成对白茧种组配的四元杂交种 (简称“2限黄 2白四元杂交种”)的综合经济性状可达到或超过现行实用四元白茧品种 (932 .芙蓉× 75 32 .湘晖 )的水平。“2限黄 2白四元杂交种”的杂交原种 8种组合中 ,有 4种组合 (即“限性黄茧 .白茧”)是雌茧黄色 ,雄茧白色 ,良种繁殖过程中利用这一特点鉴别雌雄工效比现行白茧品种提高 5倍左右 ,比斑纹限性品种提高 3倍左右 ,雌雄鉴别的准确率为 10 0 %。  相似文献   

13.
1.考虑一推热傅导方程的边值周题刁“刁,“,_____,、_、一爹=福声一(0<劣。)“(0,t)二“(1,t)二0(t>0)“(‘,O)=f(工)(o<劣o和空简变量工的…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岛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五指山热带雨林保护区、吊罗山热带雨林保护区和七仙岭 国家温泉森林公园的原始林区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0~10、10~30和30~50 cm深度的土壤 有机碳(SOC)含量和pH进行分析,揭示热带雨林原始林不同海拔和坡位SOC含量的变化,进而阐明 海南岛中部和东部地区热带雨林原始林SOC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海南岛中东部热带雨林 原始林SOC含量为26.03~193.08 g/kg,五指山热带雨林保护区原始林SOC含量显著高于七仙岭国 家温泉森林公园和吊罗山热带雨林保护区;研究区SOC含量在0~50 cm土壤层剖面上都呈现出从 表层向深层不断下降的趋势,3个区域SOC最高含量均出现在0~10 cm土壤层,表明研究区的SOC 具有“表聚性”,由表层到中层呈跳跃式下降;研究区SOC含量表现为中海拔地区最高,低海拔和高 海拔地区较低,这与垂直分带具有密切联系;研究区各层土壤SOC均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七仙岭 国家温泉森林公园的土壤颗粒中砂粒占比高于五指山热带雨林保护区和吊罗山热带雨林保护区, 其SOC较低;研究区土壤均呈酸性,土壤pH值在低于5.5时与SOC含量负相关,土壤pH值在大于 5.5时与SOC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是我国我省著名的台风最多的地区.过去稻作因春旱经常,早造称为“小造”;夏秋多台风雨,晚造普遍种稻,称为“大造”.近年水利基本过关,早造有灌溉,每获高产,但晚造台风雨为害很大,难以高产,生产上迫切要求改革耕作制度,调整耕作季节.本文研究侵袭(包括登陆及影响,注1)海南岛的台风(包括热带低压)各路径、各月、旬活动的规律性,为利用气候资源,改革耕作制度,预报台风、防御风害提供气候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81日I合.U孟.J二二J 本文讨论系统 夕一劣,方二一劣十a多十l劣’十观工夕十”y,I(a)的分界线闭轨与奇异闭轨.当这些闭轨:是轨线的极限点集时,就分别称为分界线环与奇异环. 用相似变化,根据不同情形,可把I(a)化为如下三种形式之一: 夕二,,方=一少十a工+l多’十观劣夕十少“11(a) 夕一劣,方二一少+a工+l‘’十劣少‘I,(a) _二劣,方=一y十a劣斗一劣,I。(a)I。(a)显然是无环系统.对于11(a)我们将证明它不存在三角形奇异环;当哪矢。,l>一、时有唯一a。,使I‘(a。)存在分界线环;当脚等。,l<一1时有唯一a。,使I;(a。)存在二角形奇异环.对于I,(…  相似文献   

17.
小的时候我就听说在中国的最南端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海南岛,想象中的海南岛是那样的遥远而神秘。后来我知道海南岛也称椰岛,那里盛产甘甜的椰子,那里还有神秘的热带雨林,有那极富诗情画意的天涯海角。于是,海南岛就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而蕴涵南国风情的神秘女郎,以她特有的魅力一直牵动着我的心。终于,在2002年的8月初,一个海南岛龟类资源考察的机会使我登上了那心仪已久的宝岛。曾经是龟类的天堂海南岛古称琼崖郡,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屿。这里四季温热,雨水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而奇特的万物生灵。这里食物丰足,…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城市水问题,但由于积水,海绵体中可能伴生着蚊幼孳生的风险.为研究海绵体中蚊幼虫孳生现状及其成因,为其蚊害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对池州市典型海绵体进行积水、水质和蚊幼监测.结果表明,池州一中雨水湿塘1(溢流口)中水质较差(劣V类),积水时间较长(2~3个月),周边血源充足,天敌缺失,存在蚊幼孳生现象,蚊幼虫密度在2017年6月至8月分别为1.6条/勺、2.2条/勺、1.0条/勺,勺指数为100%、50%和20%,存在一定蚊害风险,需采取相关措施.其余海绵体未发现蚊幼.海绵体建设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因此在海绵体的规划设计及运行维护阶段都需考虑该风险.  相似文献   

19.
大蚊科(Tipulidae)为双翅目(Diptera)昆虫中大型而原始的类群,种类非常多。奇栉大蚊属(Tanyptera Latreille,1805)的雄性触角奇特,鞭节呈栉状,且侧支为奇数,一对长的位于节的基部、近端部则为单一的,因此而称之为奇栉大蚊,不按属名原意(tany-伸长,ptera-翅)来译。本文记述了六个新种,有半数是湖北省的。全部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的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谷胱苷肽转移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研究水稻害虫褐飞虱的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可为有效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编码区的eDNA片段,并使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eDNA片段长度为201bp,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大劣按蚊、细小按蚊、冈比亚按蚊、果蝇和木瓜果实蝇的谷胱苷肽转移酶的片段存在高度同源性。Northern杂交显示,在褐飞虱取食抗性水稻后,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褐飞虱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