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纸层析结合显色反应初步鉴定了芥蓝,白菜,菜心劣变种子中的荧光泄漏物质,发现它们均含有Rf值、显色反应与芥子碱相同的化合物,根据芥子碱在PH>10时转变为黄色最大吸收波长为388nm的特征,利用光密度测定法检验该类种子活力,并计算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其r分别为-0.92,-0.81和-0.81实验表明,用光密度测定法检测这些种子活力量可行的,并且比荧光观测法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
铍—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Brij—35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铍-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Brij-35胶束显色反应的最佳形成条件,在pH8.3-9.5的弱碱性介质中,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是548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1.42×10^5L.mol^-1,cm^-1,铍量在0-1.6μgBe/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3.
8-羟基喹啉-5-磺酸-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荧光法测定微量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8-羟基喹啉-5-磺酸与镓的络合反应。λex=388nm,λem=506nm。镓含量在0~0.56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对含镓量0.0027%的矿样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9%,回收率为97.3%~102.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钒-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配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溶液中,钒与试剂形成1∶2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5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81×105L·mol-1·cm-1,钒含量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测定了钢样中的微量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钒-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配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溶液中,钒与试剂形成1:2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5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81×10^5L.mol^-1.cm^-1,钒含量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测定了钢样中的微量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四种2,3,7-三羟基荧光酮-9-取代物(水杨基、邻硝基苯基、邻氯苯基和二溴羟基苯基)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甲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MHEAELA)和十二醇聚氧乙烯23醚存在下与钛的显色反应。结果发现,钛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在0.025-0.08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1:3络合物,λmax为5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32=2.02×10^5  相似文献   

7.
比色法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氧化氯与酪氨酸显色反应的特性,发现了除了490nm显色反应吸收峰外,306nm有一更强的吸收峰,同样可利用比色法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该法测定二氧化氯的浓度范围可扩展为2.5-25.0mg/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锌(Ⅱ)一永杨基荧光酮-酒石酸盐-阳离了表面活性剂形成四元混配型络合物的显色反应,研究了络合物形成条件和光谱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PH=8.3的硼砂-盐酸缓冲介质中,事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47×10^5L.mol^-1.cm^-1,锌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宁律,该法显色迅速,络合物稳定,显色后放3h,吸光度几无变化,所拟方法在草酸钠、硫脲等掩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增稳作用,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胶束体系中,苯基荧光酮测定微量锡的荧光法及其条件,于0.6-1.0mol/L酸度下,试剂与锡形成橙红色的胶束络合物。在λex/λem=532nm/585nm处产生强荧光,线性范围0-10.0μg/25ml,最低检出限1.2ng/ml,相对标准偏差3.8%《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CTMAB存在下,以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作为荧光试剂,用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各种条件实验,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为pH=4.4 ̄5.0,铜含量在0 ̄8.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配合物的组成比为Cu:5-BrSAF=1:2,激光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550nm。方法的灵敏度高,检出度为2.4μg/L,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的实验条件.在pH6.0的H3PO4-H3BO3-HAc-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7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457nm;Zn(Ⅱ)与试剂生成的1∶2的配合物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减弱;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锌(Ⅱ),线性范围为0~0.8μg/10ml;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人发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弱碱性介质中,硝基安定经H2O2和紫外光共同作用后,反应产物的荧光特性(λex=355nm,λem=465nm),提出了一种测定硝基安定的新方法.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为0.25~3.00mgL-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检测限分别为2.3%和0.13mgL-1.可直接用于片剂中硝基安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I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量微量锌(Ⅱ)的实验条件,在pH6.0的H3PO4-H3BO3-HAc-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7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457nm;Zn(Ⅱ)与试剂生成的1:2的配合物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减弱;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锌(Ⅱ),线性范围为0 ̄0.8μg/10ml;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人发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荧光光度法测定舒必利制剂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舒必利的荧光光度法,其激发波长和荧光波长分别为292和334nm。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测下限为0.017mg.L^-1.该法用于测定片剂和针剂中舒必利的含量,变异系数<0.76%,回收率在96.1%-104.3%之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硫唑嘌呤的水解产物与KMnO4的氧化作用,提出了高灵敏测定硫唑嘌呤的荧光光度分析新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将硫唑嘌呤通过沸水浴加热水解-KMnO4氧化,使其转化成6-嘌呤磺酸钠,该产物不仅具有强的荧光且稳定性好。本体系的激发波长为286nm,发射波长为397nm,荧光强度F与硫唑嘌呤的含量在0.01~0.5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5mg/L。应用该法于片剂中硫唑嘌呤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基于Sn-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Tween-80体系的荧光猝灭效应,提出一种测定微量锡的新荧光分析方法。在0.8-1.2mol/L的硫酸介质中,在Tween-80存在下,锡与5’-N-SAF形成摩尔比为1:4的橙红色络合物。该体系存在两个激发峰,其激发波长分别为λex1=475nm,λex2=505nm,发射波长λem=525nm。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锌(Ⅱ)与水杨基荧光酮-酒石酸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四元混配型络合物的显色反应,研究了络合物形成条件和光谱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pH=8.3的硼砂-盐酸缓冲介质中,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47×105Lmol-1cm-1,锌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显色迅速,络合物稳定,显色后放置3h,吸光度几无变化.所拟方法在草酸钠、硫脲等掩蔽剂存在下,用于水相直接测定环境水标样,大米粉标样及实物中的微量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用高灵敏荧光粹灭法测定草酸的新方法.在锆(IV)-槲皮素的体系中,1.5ml2mol/LHCl存在下,草酸的加入使此体系荧光猝灭,用此法可以测定草酸的含量.其检测下限为0.021mg/L,线性范围0.02~2.40μg/ml.λex/λcm=433nm/495nm.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简捷,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锌-水杨基荧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体系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9.75~10.35的H3PO4-HAc-H3BO3缓冲介质中,产生荧光熄灭程度最大的激发波长为λex=524nm,荧光波长为λem=549nm.当锌含量0~2.4μg/25ml范围内,荧光熄灭程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藉以测定微量锌.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高,可应用于食品及环境水样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CTAB体系的荧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下,研究了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在水溶液中荧光发射的性质。采用370nm光波激发,配合物的最大特征荧光发射波长为614nm。当CTAB的浓度达到0.45mmol·L^-1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Eu^3+浓度在0 ̄0.1ng·L^-1范围内,它与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检出下限可达1f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