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广为关注的重要命题。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新价值、新规范、新道德的构建尚不如人意,人文精神建设出现缺失与滑坡,导致一定程度的人的异化、物化。大学是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前沿,其目标是培养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国的今天,亟待大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广为关注的重要命题.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新价值、新规范、新道德的构建尚不如人意,人文精神建设出现缺失与滑坡,导致一定程度的人的异化、物化.大学是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前沿,其目标是培养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国的今天,亟待大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民族地区的文化高地,是民族文化的荟萃之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高校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服务途径有:输送高级人才,创新先进理论,提供政策咨询和其他智力支持,建设示范园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目标是实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构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因此,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传承、弘扬和创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引介、评价和借鉴外来多样民族文化,宣传、政策化和践行现代和谐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4.
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元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文章分析了影响拉萨地区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力求从市场催化作用、政府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教育程度和社会交往水平等方面论述建设和谐拉萨需要观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符辉  符丹丹 《科技资讯》2012,(7):220+222-220,22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艺术科学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社区是一个涵盖藏、羌、彝等多民族共居社区。在社区音乐文化建设里,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和传承着民族、民间音乐的双重重任。本文以新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对其社区音乐文化建设进行梳理、分析,讨论,以期探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音乐建设的目的、意义、手段等,更好为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农业大国,因此农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生活的繁荣程度,便成为衡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农村文化建设仍存在着服务模式老化、文化体制不健全、文化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如何以乡镇文化站为核心不断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邱祖发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47-150
人文精神传承,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关系到综合素质高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人才的培育。人文精神传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传承,进行高校人文教育的构建,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校园。  相似文献   

8.
吴勃 《科技信息》2010,(17):J0403-J0404
文化的交流可以使整个民族逐渐发展壮大,同时也在对周边的民族进行着影响。与此同时。在交流过程当中的民族之间会形成一个共有的文化财富,并延续发展下去。中华文化之所以会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交流使它逐渐完善并巩固下来。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会使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断更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联系十分密切,并且相互交融。丰富和促进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容。少数民族的文化是通过各种交流方式来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来进行互动的,可以说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陆琼星 《科技信息》2008,(15):165-165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存在制度和价值两个层面。本文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西方人文主义以及时代背景下新出现的人文价值中寻找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0.
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一种文化现在仍然普遍存在,是实际存在于民族地区现代社会的有效秩序和规范来源。它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广泛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和谐的法治秩序建设,因此,应充分发掘习惯法的源泉、认同、规范功能,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中华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以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原则,达成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反对急功近利和一味地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中华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稳定器,以和谐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原则,达成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民族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反对急功近利和一味地追求经济绝对值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我们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简要回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程,通过阐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联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探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面对21世纪东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加强民族人文精神的培育,弘扬民族精神无疑是一项严肃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经济法律制度,要从构建和谐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入手,研究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特殊性。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个性、生态理念、文化因素等特殊性。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经济法律制度,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基本的法律制度,以营造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法治环境。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以执行好现行有效的法律为手段,通过努力营造好的执法环境,追求好的执法效果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唐君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为己任,他对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的阐释,肯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卢凤 《凉山大学学报》2004,6(2):182-182,18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地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犹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所以,民族地区的党员年口干部更应成为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文化与农村文化及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亮点以及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文化。在对民族地区儿童进行科学技术素质教育和练习时 ,把儿童在其生活文化背景中所获得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感性认识作为原认知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发展新的知识结构 ,对民族地区儿童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将具有重要意义 ,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文化与农村文化及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亮点以及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