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福建省域高等教育与海峡西岸经济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式写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高等教育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内在支撑,政府需要对之做出相应的长远规划,确定福建高校发展的目标与定位,着力打造海峡西岸大学科技园.同时,福建高等教育应立足海峡西岸,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我国台湾地区高校的校际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海峡西岸经济的紧密互动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战后韩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动力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韩国仅经历了30年便顺利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任务。透析韩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是促使韩国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源推动力。以历史为纬度,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索韩国政策、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数字图书馆以其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快速便利的服务方式,支持多样化办学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推行和实现,为我们营造了终身学习的环境。因此,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下,应该加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开发工作,充分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为福建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后动力机制后,运用产业簇群理论,提出整合设想:按照价值链来布局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层次不同的外向空间、承接空间、腹地空间3种形态,构建一个按照“进口(创新)—生产—出口”类似赤松“雁行”产业空间蓝图,全方位、多层次提升闽域整体竞争力,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一体化,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地区.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峡西岸城市化现状,选取5大类动力因素建立快速城市化动力机制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各动力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模型.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探寻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理,指出海峡西岸城市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子,对海峡西岸未来城市化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和产业结构转换力是海西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其中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化是沿海县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源,科技和教育推动力对沿海县市城市化的作用比内陆县市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盲目追求规模上的达标实不足取.高等教育入学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这一数量化的指标并不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步入大众化阶段的唯一指标.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由英才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过程中高等教育在质的方面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既有艰难曲折的一面,又有一蹴而就快速推进的特点。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政府始终是大众化进程的主导者;中国民间热情支持大众化进程;大众化进程艰难曲折,可持续性发展轨迹不明显;缺乏足够的教育理论指导,具有明显的尝试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近年来大幅度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困难形成一时尖锐矛盾,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突进、质量下滑及社会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等因素有关,需要国家和学校调整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加大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创新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众化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美国的经验较为突出.通过中美比较,得出了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若干异同点,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学龄人口减少、教学质量下降、财政运行困难和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致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强化特色办学和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在本质意义上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自身发展规律的重大变革和调整.它绝非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降低,而是蕴涵着高等教育质量结构及其特点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绝非意味着某一类型或某些层面的高校规模片面地发展,而是意味着高校结构整体的重大调整和创新;绝非仅仅意味着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提高,还意味着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终身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3.
近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在实现规模的基础上确保教育质量。大众化教育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采取妥当的措施,从根本上加强教育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建立与此阶段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已迫在眉睫。本试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系列方法措施:1、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2、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了大众化条件下搞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造成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也有高校自身的因素,要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则需加快就业市场体系的培育、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转变就业及用人观念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理论基础、世界经验和现实条件等方面均表明,当前处于大众化初始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走多样化发展道路,采取加大投入,健全立法,建立沟通体系,完善评估和竞争体制等发展策略.相应地,高等学校只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确立发展重点,体现个性特色,完善自评机制,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形式.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并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聚类、判别等统计方法,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历史指标数值进行分析,揭示出我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扩张到20%时,其教育的发展模式及主要特征.其目的在于从历史数值中获得启示,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从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毕业生就业难有各方面的原因,应强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的模式,建立全员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系列基础性变化.特别是在大学生身份地位方面,在大学教师身份地住方面,在学校治理方式方面,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方面.以及在政府宏观管理方面等.不经意间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深入研究并系统思考这些变革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顺应国际发展潮流,保持中国特色,稳步推进改革,以实现高等教育的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