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金恋 《科技信息》2006,(5):100-101
环境法学界对环境法的目的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所谓的目的一元论和目的二元论,目的一元论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目的二元论在实践中往往会造成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利益的情况出现,因此也需要更新。为了促使环境问题的解决,使环境真正得到保护,应该对环境法的目的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快城市化必须协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国的中等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扩展张力。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避免大城市已暴露出的环境问题,是城市政府及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以积极主动科学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构筑现代城市生态文明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现代环境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问题,人为问题需要人来解决,生态现代化理论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分析了地球环境的三种影响因素,估计了21世纪的世界环境压力,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和国际差距,阐述了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关系协调三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的特征,然后分析了惠州市目前建设生态城市的环境、经济、社会条件,最后针对惠州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海丽 《科技信息》2012,(8):104-105
新世纪,作为环境自身发展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生态文明观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更多问题下,需要我们将生态文明观教育引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拓展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从生态文明观的视角入手,汲取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尝试探求了若干实践策略,如环境教育的推引与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规范的制定、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樊华 《海峡科学》2009,(11):6-8
该文从伦理、生态观、技术以及环境决策等方面探究生态文明建设,认为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造成的,因此解决环境问题不能仅靠技术本身,应从哲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融入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态旅游对一个水库风景区所进行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从生态规划角度对以人与环境的共生为主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要以突出水域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提倡规划项目与时代的需要必须深入结合,在具体规划中关注人与环境的共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态规划的角度方面剖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区发展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水资源的生态保护方面,并提出了工业区在发展的同时需要针对谁环境生态保护规划所需要做的一些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具体的实施办法,旨在更好的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工业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资产排除在外,导致了GDP的虚增.吉林省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通过构建环境生态成本对传统GDP进行调整,采用系列资源价值估算方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2001年吉林省GDP中6.22%是以牺牲自身资源环境取得的,绿色GDP为1 906.07亿元.提出了提高吉林省绿色GDP占GDP比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活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还具有满足人类合理需要、为人类提供支持服务的功能。城市生态健康是指包括人类、植物和动物群落在内的生物群落复合体的健康,是由城市人王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其研究尺度为城市内各单元的生态健康,从建筑生态健康、拥挤环境下的生态健康、交通生态健康以及代谢生态健康等4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城市所面临的生态健康问题,旨在推进城市生态与生态健康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的生环境态建设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之下,生态修复措施的提出迫不及待,如何在了解黄土高原的具体情况之后制定出应对措施以治理、预测和监督相应地区的生态问题,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介绍了黄土高原的特征,分析了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历史性的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加上长期过载的人口压力、无节制的开发和滞后的治理和管理,使得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十分突出。其显著特点是,环境问题的多样性与严重性并存。1.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环境本底状况,即自然环境质量引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各类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地方性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长期来的发生和流行。这类环境问题的出现,也与区域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居民生态区间封闭、卫生保健条件差等有关,是贫困型疾病群。三峡库区存在的主要原生环境型疾病有:(1)地方性出中毒…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以生态观念指导城填建设的问题,即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更主要是要考虑居住者的舒适程度和实用性。要寻求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以期构成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环境安全概念及重要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安全是关系到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及世界和平与安定的根本问题,是当前环境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环境安全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环境安全的概念、环境安全的特点和实施环境安全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城市规划编制方法面临着转变的需要.以杭州市东南部生态带保护与控制规划为例,运用生态适宜度分析方法,对其用地格局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用地规划,并将杭州市东南部生态带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提出城市用地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伟 《科技资讯》2011,(13):161-161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塌陷区范围扩大,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城市转型是必然的选择。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试从城市规划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山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山水生态城市"建设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界定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不同。方法在概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理论探讨,定性分析。结果深入剖析了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辨析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生态需水与生态用水在概念上的不同。结论认为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的动态稳定,在天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改善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而环境需水实质上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功能健康所必需的水量,只有在明确了目标功能的前提下,环境需水量才能够被赋予具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生态地质环境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进行区域地质环境合理开发的前提.本文系统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和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以及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内容、基本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20,(1):75-79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制定了明确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立时间表。潍坊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工作已经成功起步。潍坊市要在2025年前完成住建部提出的垃圾分类工作目标,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难题便是市民环境意识问题。应通过构建学校环境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教育体系加强对市民的环境教育,提高市民环境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学是研究人对天地人三才和万事万物的观感体验而产生的美感愉悦之情,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感性显现,这种感性显现如何影响人类的心灵,正需要美学来回答。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生态美学不是研究人与生物、环境的伦理关系,而是研究其审美关系;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感性外观,是生态美的主要表现;生态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应是本体存在论,而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