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条锈病为我区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菌群体变化复杂,生理小种处于新的变异,出现许多其它致病群体,使大田抗锈性普遍发生变化,致使小麦大范围处于感病品种状态,一旦条件适宜,会造成小麦条锈病的特大流行。为此,地、县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调查,以摸清我区小麦品种抗锈性资源和品种抗锈性丧失的原因。1 品种布局及其抗锈性  相似文献   

2.
何克菊 《甘肃科技》2003,19(12):136-137
分析了渭源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原因:内因是种植品种抗锈性差,外因是高温高湿及冬春麦混种导致的环境条件适宜,关键因素是周围及当地茵源量大,并不排除产生新的生理小种,对症施治,提出防治对策:使用抗锈品种;做好作物布局,杜绝春冬麦混种;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搞好预测预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3.
金明安 《甘肃科技》2003,19(10):153-154
通过对甘肃省小麦品种田间抗条锈性变异监测,探明了目前甘肃省绝大多数小麦主要生产品种抗锈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育种及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适合青海省春小麦条锈病减药的防控技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利用喷雾法开展春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评价,并使用杀菌剂减施增效技术进行杀菌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1)抗病品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显著;(2)春小麦播种前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甚微;(3)筛选出3种对小麦条锈菌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使用中抗小麦品种青麦1号,减少播种前药剂拌种环节,生长后期根据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监测的严重程度进行药剂喷雾防控,选择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以及11%氰·酮乳油交替使用,杀菌剂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地减少到40%以上。研究结果为构建小麦条锈病的高效防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1~2002年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明安 《甘肃科技》2003,19(12):138-139
2001~2002年对甘肃省及省外育种单位和有关部门提供的747份小麦品种(系)材料进行了包括其中31、32号在内的5个我国及甘肃省当前及以前主要流行小种和致病类型分小种抗条锈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有93保8—1等184份,占送鉴定材料总数的24.63%,同时对173份品种(系)材料在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汪川进行了抗锈性监测,筛选出95—1—15等135份抗病材料。为育种及生产单位及时提供了准确信息,促进了抗锈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6.
经分析2002年大竹县小麦条锈病突发流行的原因,主要是条中30、31和32上升为优势种群,导致绵阳系列的小麦品种持久抗病性丧失,以及2002年春季的持续低温天气和防治不力等因素.提出了大竹县今后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凤庆县2002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早、扩展蔓延快、上穗率高、损失程度重,经多点抽样调查分析表明:气候适宜、小麦品种总体抗性差,防治不及时三者是今年小麦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防治上应淘汰高感品种。加强中后期管理,适期开展药剂防治,控制锈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安康市为小麦条锈病的重发区域.调查结果表明,耐病性较好和产量较高的有绵阳26、绵阳34、川麦24等品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能有效推迟秋苗发病时期,减轻发病程度;粉锈宁叶面喷雾对控制小麦条锈病有重要作用,大田防治两次的效果明显优于一次.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省小麦生产对早熟稳产优质抗病高效良种需求实际,以及项目区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优势小种不断升级危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增产。我所以优质高产为主攻目标,突出抗锈性选择压力,兼顾早熟、广适、易栽培、抗逆性等目标性状,以提高育成品种优良综合性状,实现稳产高效。数质并重。根据上述育种目标要求应用系统育种方法,新选育的凤麦36号(编号凤系02—98)兼具早熟、高产、稳产、广适、抗性好等优良特性,在我省小麦生产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2006年12月凤麦36号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 小麦锈病是小麦稳产高产的一大限制因素,克服它的有效办法就是应用抗锈品种。但是由于病原物的变异,新小种层出不劣,又由于目前的育种水平较低,致使大面积抗病品种单一化种植。单一化种植又为新小种的发展开辟了通路,从而导致抗锈品种在短期内丧失抗锈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从水平抗病性方面入手,另一方面就要加速育种速度,使之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单一化植种。要加速育种速度,就必需加速世代,其先决条件就必须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6月11日,2021年"兰天"系列抗条锈小麦新品种观摩活动在省农科院清水县试验站举行,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等地的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参加观摩活动。观摩组先后参观了清水试验站冬小麦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和"兰天"系列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系)展示田,并组织召开了座谈会,深入交流探讨甘肃冬小麦品种的新理念、新技术,分享本领域育种的新经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略阳县主产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县粮食总产的丰欠和群众的生活。2000年以来主栽品种绵阳19号严重感病(主要指小麦条锈病),而高产抗病小麦品种面积极少,致使小麦产量难以继续提高。为实现小麦高产,生产上采用以药剂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为手段,延长小麦品种的使用年限,同时引进高产抗病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试图筛选出取代绵阳品系的高产抗病品种,通过儿年的工作,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杨芳 《科技信息》2009,(27):353-353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流行范围广,危害重,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病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表明:冬小麦感条锈病的品种,顶3叶的病情指数(x)与小麦产量的损失率(y)的关系式为y=0.3646x;药剂防治条锈病的适期在旗叶始出至抽穗初期,在此期间小麦顶3叶的病情指数达3%时,即为防治指标;此时施药,仅施一次就能达到极显著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陈青 《大理科技》1998,(1):26-29
本文就1997年大理州小麦条锈病回升危害趋势,从大理州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历史,地理位置及生态条件与发病关系等方面综合分析,阐明重视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性,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阿坝州2002—2003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防治情况分析,通过采取积极的生态控制、农艺措施、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州实际的,有别于全省内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小麦锈病的发生是由于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结果,弄清小种消长动态及其致病性特点,对于指导抗锈育种、抗病基因的合理利用及品种的合理部署、达到病害的持久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麦条锈病是凉山州小麦生产中重要的流行病害,造成的损失较大。本文就该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此病流行的对策,并就此病防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01~2004年小麦区试品种抗条锈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4年对陕西省181份小麦区试品种的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区试品种对不同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对条中32号的抗性最差,抗病品种数为48份,占区试品种的35.0%,其次为水源11~14和条中31号,抗病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8.0%和45.3%,对条中29号、30号、水源11~13以及太白4的抗性相对较好.调查其中128份区试品种的自然发病情况表明,表现免疫-近免疫和高抗-中抗的品种分别占7.0%和28.9%,而中感-高感品种占64.1%.  相似文献   

20.
粉锈宁是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的特效农药。据资料介绍,它除了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熏蒸等作用外,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对延长功能叶寿命,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有显著的作用。 1994年是我县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年份,冬小麦自播种至孕穗一直未受到条锈病菌的侵染,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进行了粉锈宁对小麦叶片抗衰性效果试验,以观察验证在没有锈病危害的情况下,叶面喷洒粉锈宁对小麦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