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里约奥运会之后,巴西政局变动告一段落。随着参议院在8月31日最终表决通过了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自去年11月以来的"总统弹劾案"终于宣告结束。代总统特梅尔正式就任总统,任职至2018年本届总统任期结束,罗塞夫虽被弹劾却保留了政治权利。巴西的乱局终于有了短暂的明朗,但是经济衰退、政治斗争和社会对抗三重危机叠加使新总统和新政府依旧面临众多挑战。在巴西政坛震荡的背景下,中巴关系的未来发展出现了不  相似文献   

2.
达罗沙     
最近,巴西由于内阁改组而引起历时半个多月的政治危机。7月10日,巴西众议院终于以215票对58票通过总统古拉特任命弗朗西斯科·布鲁查杜·达罗沙为总理,组成新阁。1910年8月8日,达罗沙出生于巴西南部的南里约格朗德州(Rio Grande do Sul)州府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他曾经是一位律师和宪法教授,是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3.
几经波折,2020年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当选下一任美国总统。有"南美特朗普"之称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纵有万般不情愿,也只能接受现实。大幅度向美国靠近是博索纳罗上任两年多来巴西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博索纳罗与特朗普在意识形态上的高度一致为美巴关系迅速走近提供了难得契机。拜登上任后巴西和美国的意识形态联盟能否持续?美巴关系将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4.
在拉美,人们常说“巴西倒向哪里,整个拉美就倒向哪里”。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巴西在拉美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1月15日,巴西人民终于以极其兴奋的心情迎来了总统选举的这一天。当民主联盟候选人坦克雷多·内维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传出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首都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上,数千名群众载歌载舞,庆贺二十年来巴西第一位文人当选总统。按原定计划,新总统于3月15日宣誓就职。然而,一桩偶然事件却给巴西的民主进程添上了戏剧性的色彩。这一天走上宣誓台的不是坦克雷多·内维斯,而是当选副总统若泽·萨尔内。原来,事有不巧,坦克雷多·内维斯于宣誓就职的前一天突然患肠道病住进医院,不能如期宣誓就  相似文献   

5.
李洪声 《世界博览》2012,(13):16-18
正经历变革阵痛,但已有所改变穆氏死或不死,总统大选就在那里。新总统已经诞生,埃及艰难前行。自从前总统霍斯尼·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用一年半时间终于步履蹒跚地走到了民主选举总统这一天。但人们等到的并不是一个顺利、  相似文献   

6.
赵萌 《世界知识》2023,(3):58-59
<正>2023年1月8日,数千名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强行闯入位于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等国家权力机构楼宇,并与军警发生冲突。巴西总统卢拉指责博索纳罗利用社交媒体煽动支持者冲击国家权力机构,博索纳罗对此矢口否认。1月13日,巴西最高法院批准对事件展开调查。此次骚乱距离巴西完成政权交接仅一周时间。在2022年10月举行的巴西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来自劳工党的左翼候选人卢拉战胜代表自由党谋求连任的右翼候选人博索纳罗,当选新一任巴西总统,  相似文献   

7.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拉美左翼政党在地区的政治空间不断得到拓展.2021年,秘鲁、洪都拉斯、智利左翼政党相继赢得总统选举;哥伦比亚左翼政党"进步运动"的发起人、波哥大前市长古斯塔沃·佩德罗在该国2022年大选民调中遥遥领先;巴西左翼劳工党人、前总统卢拉获得2022年巴西大选候选人资格,成为2022年巴西总统职位的...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31日,巴西劳工党总统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成功当选巴西总统,开启了巴西首任女总统时代。时至今日,罗塞夫在执政近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坚持了卢拉政府的治国理念,对外坚持推进拉丁美洲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大国外交战略,对内降税减负、重整工业,减少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罗塞夫执政期间在消除贫困,加强教育、打击腐败,推动透明执政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时事概览     
正巴西众议院通过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巴西国会众议院4月17日以367票赞成通过了针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此前,众议院进行了长达43小时的不间断会议,围绕是否弹劾总统进行了激烈辩论,创造了众议院历史上最长时间的会议纪录。根据巴西法律,在众议院通过后,弹劾案将接受参议院审议。巴西媒体报道说,参议院将成立特别  相似文献   

10.
王佳 《世界知识》2014,(22):38-39
<正>2014年10月26日,四年一次的巴西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劳工党候选人、现任总统迪尔玛·罗塞夫以高于对手3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获得连任。大选中,代表左翼的劳工党和代表中右翼的社会民主党候选人势均力敌,令选情跌宕起伏,充满悬念。舆论认为,这次大选堪称30年来巴西最为激烈和结果最难以预料的总统选举。胶着的选情折射出巴西民众对"第三条道路"的强烈期待,也体现了巴西各政治力量探索"第三条道路"的艰辛。  相似文献   

11.
费尔南多·科洛尔曾是一个为人们不屑重视的政坛新手。然而在1989年12月的巴西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中,他力挫群雄,一举夺魁,成为巴西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新总统将于3月15日宣誓就职,任期5年。扎根东北 40岁的科洛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8日,巴西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产生,极右翼社会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贾伊尔·博索纳罗以55.13%的支持率最终胜选。博索纳罗的当选有望使巴西政局在经历两年混乱之后回归秩序。毕竟,在前总统罗塞夫被弹劾后继任的特梅尔政府的合法性一直颇受争议。与此同时,博索纳罗的  相似文献   

13.
丁葫 《世界博览》2013,(9):48-50
有油采不出,还不能涨油价巴西人习惯的乐观情绪和及时行乐,对巴西石油公司而言,成了苦不堪言的泥潭。若以2011年为分水岭,2011年之前和之后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简称巴西石油公司),展现的是完全相反的境遇,如水火之隔,走势互为镜像。2010年9月24日,圣保罗股票交易所,时任巴西总统卢拉和当时巴西石油公司总裁卡布里埃利一起摁下按  相似文献   

14.
<正>"政治素人"博索纳罗在巴西政坛的崛起体现了巴西社会的"求变"决心,而博索纳罗的"变革者"身份则使巴西的内政外交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对外政策领域,不管是博索纳罗总统本人,还是其他主要外交决策者,言行之间已释放较多调整信号,与新世纪以来巴西外交形成较大反差。事实上,博索纳罗总统及阿劳若外长曾多次批判左翼劳工党执政周期(2003年~2016年)的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色彩过强,但从目前来看,巴西的外交偏好在博索纳罗任内  相似文献   

15.
1月15日,从政40多年的巴西风云人物坦克雷多·内维斯,在巴西总统选举中获得“选举人团”全部686票中的480票,以绝对优势击败执政党的候选人保罗·马卢夫而当选总统,并将于3月15日宣誓就职。坦克雷多的当选意味着巴西长达二十年的军人政权的结束,也是拉美“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10日3日,巴西举行总统选举。在这次选举中得到巴西社会民主党、工人党、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运动支持的候选人库比契克和古拉特当选为下届总统和副总统。在里约热内卢以及巴西各城市中,成千上万的居民湧向街头,欢呼选举的结果,庆祝人民对以反动军人塔沃拉为代表、俯首听命于美国垄断资本的巴西反动派的胜利在这次选举中间,巴西人民表明了他们反对卖国的巴西军人政客、反对美帝国主义控制巴西,而支持维护国家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卢拉宣誓就任巴西总统2023年1月1日,巴西新一任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首都巴西利亚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巴西第39任总统,任期四年。卢拉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他的新政府将团结广大人民,推动经济恢复增长,鼓励科研和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与饥饿与贫困做斗争;同时还将实现亚马孙雨林零砍伐目标,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议题。卢拉强调,他还将推动多边外交,积极发展与中国、美国、欧盟等国际伙伴的合作关系,加强南方共同市场、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点     
《世界博览》2011,(14):8-9
卡恩获"平反" 【事件】 7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法国社会党此前呼声最高的总统人选卡恩神情愉快地走出了纽约法院。被"软禁"一个半月后,他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  相似文献   

19.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就中巴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8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博索纳罗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45周年。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建交45年来,中巴关系历久弥坚,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成为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当前,中国和巴西都处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我高度重视发展中巴关系,愿同博索纳罗总统共同擘画中巴关系蓝图,推动  相似文献   

20.
民意大检阅,两轮选举说明当前政治趋向;政策将调整,实干家可能进入新一届政府. 经过两轮、近半年的激烈角逐,俄罗斯联邦第二届总统选举终于尘埃落定。叶利钦在第二轮投票中以领先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近14个百分点的优势蝉联俄罗斯总统(根据俄中央选举委员会7月9日公布的最终统计结果,叶利钦得票率为53.8%,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