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8日,我校邀请了谢光选、杨乐、冼鼎昌、卢强、赵忠贤、石元春、李衍达、马宗晋、强伯勤、洪德元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以及中组部徐承炎副局长、胡建华处长等领导同志来我校,在我校黄祖洽院士、王梓坤院士陪同下考察、参观.刘川生书记、葛剑平副校长分别会见了院士  相似文献   

2.
于伊娜 《青年科学》2013,(12):44-4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汶川发生8.0级巨大地震,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37万人受伤,1万7干多人失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突如其来的8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瞬间,剧烈的地震冲击波迅速向外扩散,汶川以及周边的县市特别是汶川东北方向的北川县受灾十分严重。北京、宁夏、云南、上海等十几个省区市有震感。截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截至5月3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977人遇难,367854人受伤,17974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4.74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54.7565万人。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为5252亿元。  相似文献   

6.
刊首语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发生后,南京工业大学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先后派出了相关专业的专家50多人次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开展抗震救灾、科学考察和灾后重建工作。在地震发生后的第3天,土木工程学院李鸿晶教授和陈新民教授就赶到都江堰市,参加国家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在地震灾区最艰苦的日子里连续工作了18天;地震后第4天,陈国兴教授、  相似文献   

7.
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对我国民生影响很大。以2008年5月12目的四川汶川震灾为例,截至2008年6月16日.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17426人失踪。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5000亿元以上。作为社会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功能的履行者,保险业肩负着分散风险,降低地震损失、保护民生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地震能否预测? 汶川大震后地震系统内、社会舆论对这个焦点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及争论。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就汶川余震开展了预测研究,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救灾抢险工作,从5月15日至8月15日咨询委员会发布了3次正式预测意见,均正确预报了5 月18 日江油6.0级、5月25日青川6.4 级、8月1日北川6.1级3次强余震。虽然余震预测难度比主震预测要小,但3次预测全部正确,无一虚报、错报的科学事实,应该引起持“地震预测需十几代、几十代后才能解决”观点者醒悟,呼吁对地震成功预测的事实持不屑一顾,甚至压制者深思,并认真给予公平对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9):F0002-F0002
2009年5月12日,成都分院全体职工收看了胡锦涛在“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上发表重要讲话的电视直播。5月13日上午,成都分院召开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座谈会,座谈会由成都分院院长彭宇行主持,党组副书记彭丽玲传达胡锦涛在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上的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1.
陈晓 《科技信息》2009,(18):341-341,344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全国大部分媒体对汶川地震做了大量新闻报道,为汶川地震的报道工作共同进行议程设置。在此当中形成了全方位的媒体联动,各媒体快速反应,信息发布快、全方位的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典型事件报道,鼓舞了民心士气。通过各媒体对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我国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中国西部的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是唐山地震的3倍。汶川地震造成死亡69000多人,失踪18000多人,学生就有19065人遇难。汶川地震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四川省灾后重建需要1.6万亿。在沉痛中反思汶川地震,有教训,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使我们再次结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思考,这种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岩松 《小学科技》2009,(5):30-3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许多家庭顷刻之间家破人亡,整个城市变为一片废墟……当面对这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灾难时,人们自然会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地震控制住,让它不再肆虐人间呢?  相似文献   

15.
地震文学是文学样式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之后,它与巨灾所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高度契合形成了汶川地震文学特有的应激样式,同时,通过对生与死这一极端命题的思考,汶川地震文学表现出折射人性光辉、探索生存价值、融注和谐期盼等永恒深远的叙事主题,它将打破当下的文学格局,对一般题材的作品形成巨大冲击和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6.
汶川Ms8.0级地震、青川Ms6.4级地震与厦门天马台观测井水位观测异常记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Ms8.0级地震以及包括5月25日16时21分在四川青川发生的Ms6.4级地震在内的持续余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如图1。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9°。该地震有感范围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水位观测网的大多数井孔均记录到了水震波。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是中国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座落在蓉城的四川大学距震中汶川仅92公里。在此次大地震中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不仅有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也超过了8亿元。  相似文献   

18.
突如其来的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绵阳的北川县带来了惨不忍睹的局面,平武县、安县、江油市也成为全省名列前位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前后,普光气田出现套管非正常变形,而常规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地震活动性和地震载荷分析得出,汶川地震是普光气田套管变形的一个重要因素,地震载荷引起静态应力变化和动态载荷,造成断层滑动、层间变形不协调和盐膏层蠕变加剧,从而套管变形。该研究还得到几点启示,不但应力大小会影响套管变形,应力的变化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地震活动区钻井,须重视构造应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救灾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