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洪  陈超球  梁利芳 《广西科学》2001,8(2):105-107
合成钕、钆、镝、镥等稀土 (RE)· 2 ,4-二氯苯氧乙酸 (HDCP)·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DCP- 、 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 (DCP) 3· Phen (RE=Nd,Gd,Dy,L u;DCP=C8H5 O3Cl2 Phen=1,10 -邻菲罗啉 ) ,配合物中 RE3+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2.
以8-羟基喹啉(Hoxine),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稀土(Eu3 ,Tb3 ),三元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等实验,确定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Oxine)2Cl.H2O(RE=Eu3 ,Tb3 ),红外光谱表明配合物中存在RE-O和REN配位键。  相似文献   

3.
在水相中合成三种新的稀土·三氯苯氧乙酸·邻菲罗啉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RE(TCP)_3·phen(RE=La,Nd,Er;TCP=2,4,5-三氯苯氧乙酸;phen=1,10-邻菲罗啉)。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溶解性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中RE~(3+)与TCP~-,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  相似文献   

4.
稀土萘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95%乙醇溶液中合成了 4种稀土萘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 ,其通式为 RE Nap 3·phen RE3+=L a3+,Eu3+,Dy3+,Y3+;Nap- =萘甲酸根 ;phen=邻菲罗啉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 ,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钕、钇、镝、镥等稀土 (RE)·苯氧乙酸 (HPOA)·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组成以及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一差热分析和 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POA-、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POA) 3· Phen,配合物中 RE3 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6.
稀土与间硝基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phen.nH2O(n=0,1)和REL3bipy.K.nH2O(n=2,4,).并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铽 -水杨酸 ( HSal) -邻菲罗啉 ( Phen)混合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摩尔电导等实验 ,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 RE( Phen) 2 ( Sal) 2 Cl· H2 O( RE=Eu3 ,Tb3 ) .在 351 nm紫外光激发下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荧光 ,结果表明铕和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荧光发射强度有较大的变化 ,铕对铽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铽对铕具有很强的敏化作用 .实验证明该混合配合物可以发出强度很高的红色荧光  相似文献   

8.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 6种稀土 -二氯苯氧乙酸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通式为 RE(DCP) 3 、RE(DCP) 3 phen、RE(DCP) 2 hq(RE=L a、Y;DCP=2 ,4-二氯苯氧乙酸根 ;phen=邻菲罗啉 ;hq=8-羟基喹啉 )。6种配合物均溶于二甲基甲酰胺 (DMF)、二甲基亚砜 ,但不溶于水、乙醇、丙酮。 RE (DCP) 3 为白色粉末 ,RE(DCP) 3 .phen为粉红色粉末 ,L a(DCP) 2 .hq为黄色粉末 ,Y(DCP) 2 .hq为淡绿色粉末。摩尔电导 7.44~ 33.6 1s· cm2· mol- 1。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 ,表明同类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均相似 ,游离配体及配合物在紫外光区均产生π-π* 跃迁吸收峰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高于游离配体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镧,镨的邻苯二甲酸-1,10-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以元素分析,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核样共振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2H2O,RE2L3phen.2H2O(RE:稀土离子,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邻菲咯啉),同时讨论了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镧与2-氯-6-甲基烟酸(MSDS)、1,10-邻菲罗啉(Phen)的三元稀土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a(MSDS)3(Phen),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1.
铕配合物-蒙脱土复合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铕的邻菲罗啉配合物及其插层钠基蒙脱土复合发光材料.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电导率等确定了铕-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组成为Eu(phen)2(NO3)3,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荧光光谱等测试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地合成了具有较好荧光性能、热稳定性高的铕-邻菲罗啉配合物插层蒙脱土复合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1,10-邻菲罗啉-5,6-二酮,利用IR,UV,~1 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测定了1,10-邻菲罗啉-5,6-二酮的低温磷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1,10-邻菲罗啉-5,6-二酮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其三重态能级约为18620cm~(-1),明显高于Eu~(3+)离子的受激发态能级,因此可预测1,10-邻菲罗啉-5,6-二酮可有效敏化Eu~(3+)离子的发光,有望用于制备单核或多核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3.
稀土水杨酸邻菲罗啉三元固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4种稀土水杨酸邻菲罗啉三元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RE(Hsal)3phen(RE=La,Nd,Eu,Er;Hsal=水杨酸根;phen=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XPS和PG-DTA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4.
在乙醇溶液中以苯甲酸(BA)和1,10-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镧和钇的三元配合物.通过EDTA配位滴定和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a(BA)3phen和Y(BA)3phen.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中苯甲酸根的羧基氧原子和邻菲罗啉的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热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均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系统地研究了pH值、不同配比(水和乙醇)的溶剂对2种配合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配合物的产率影响较大,而溶剂对配合物的产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邻菲罗啉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对于DNA具有键合作用,有助于研发抗癌新药.以1,10-邻菲罗啉为原料合成了1,10-邻菲罗啉-5,6-二酮,然后与2-咪唑醛和醋酸铵在冰乙酸的环境下加热回流3.5h,得到产品2,2’-联咪唑并[5,6-f]邻菲罗啉.将该产物与硝酸铜配位,制得铜配合物.用NMR、元素分析和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目标产物有可能对DNA的切割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以药物恩诺沙星(ENRO)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的稀土铽药物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法初步表征配合物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配体与稀土铽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生成了新的稀土配合物;配合物荧光光谱中显示出铽离子的4个特征峰,发出绿色荧光,荧光性较好;发射光谱中存在较强配体峰,说明能量传递不完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铕(I)-丙烯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与表征[Cu(gly)(phen)Cl]4H2O新的配合物(gly=甘氨酸;phen=1,10-邻菲罗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差动热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0±0.1)C、I=0.1mol·dm-3 KNO3条件下测定了钴(Ⅱ)、锌(Ⅱ)离子与6(2'-羟基-3',5'-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5,7二酮形成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钴(Ⅱ)-5-取代邻菲罗啉与6-(2'-羟基-3',5'-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5,7-二酮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并探讨了二氧四胺大环配体与5-取代邻菲罗啉的取代基效应.  相似文献   

20.
由5-溴水杨醛缩-4-氨基氨替吡林(以L表示)、邻菲罗林(以L’表示)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三种新型三元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L L’(NO3)3·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