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来源干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英  王韫芳  孔维  裴雪涛 《科学通报》2007,52(16):1853-1858
肝脏移植已经日益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而供肝严重短缺、急慢性排斥反应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一直是肝移植面临的三大难题. 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肝系细胞分化的潜能, 参与损伤后肝再生. 肝移植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部分肝移植肝量损失、术后肝炎复发及“小肝综合征”等对移植肝造成的损伤环境可对骨髓来源不同干细胞亚群产生趋化作用, 动员其进入外周循环并迁移至肝脏, 促进移植肝功能修复. 此外, 骨髓来源干细胞还可参与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功能性肝再生. 骨髓源干细胞参与肝再生的过程可能是通过SDF-1及其受体CXCR4的相互作用以及HGF, IL-8, MMP9, VEGF/VEGFR-2等因子的参与而实现的. 肝移植联合供者来源的骨髓源干细胞移植可以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 使异体移植肝得以长期高质量存活. 总之, 无论是从参与再生的角度还是从诱导免疫耐受的角度, 无论从受者的角度还是从活体供者的角度, 骨髓来源的干细胞移植都显示了辅助肝移植治疗肝衰竭, 进而拓宽肝移植发展空间的强大优势, 为广大肝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刘荣秀 《科学通报》1987,32(13):1021-1021
胚期造血三阶段学说已逐渐为众人所接受。胚期卵黄囊是最早的血液生成场所,并认为是所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此期造血干细胞主要产生胚红细胞系。但迄今为止,卵黄囊造血干细胞的发生与分化的研究还不充分,造血干细胞及其后代的形态学鉴别尚难作出,尤其  相似文献   

3.
肝干细胞在小鼠脾脏中集落样生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得到肝干细胞存在的直接证据,对小鼠胎肝细胞进行了长期体外培养,分离到AFP,CD34及ALB等特异性分子标志阳性、并呈集落样生长的原始细胞系。进而采用体内移植实验,发现小鼠的脾脏明显增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出现,而且统计学分析显示,形成的脾结节数与移植的胎肝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结节中的细胞形态多样,增殖旺盛,部分细胞胞质较丰富,具有肝原始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而且AFP,CD34等分子标志为阳性。这些结果证实在小鼠胎肝中存在着具有多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上转录组数据及本室22周孕龄人胎肝表达序列标签数据的不断增加, 先前该组织表达谱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更新与完善. 本研究首先将22周孕龄人胎肝每一表达序列标签与自身数据库, UniGene, DoTS, MGC以及Twinscan预测的人类转录组数据库进行比对以归类. 然后, 经过电子拼接和基因鉴定, 对已知基因进行GO (gene ontology)分类, 对未知基因进行Pfam和ScanProsite功能预测. 最后, 对人胎肝、成人肝、骨髓、胸腺及淋巴结这些拥有造血作用或可表明人胎肝特性的5种组织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ⅰ) 与5种最新人类转录组数据库比对, 极大地降低了那些属于一个基因但互不交叠的序列被划分到不同簇的可能性, 因此在进行EST归类时, 推荐与互联网上有关最新数据进行比对; (ⅱ) 一些先前未知EST已被鉴定为已知基因, 1379个EST被鉴定为本室独有的全新序列; (ⅲ) 通过GO分类, 对22周孕龄人胎肝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同时获得了6个细胞迁移基因和6个造血相关基因; (ⅳ) 通过基因功能预测获得了277个模体(profile), 其中有5个类型可分布于10个以上基因之中; (ⅴ) 层次聚类表明, 5种组织关系与它们的功能相一致; (ⅵ) 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22周孕龄人胎肝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 总之, 22周孕龄人胎肝表达序列标签数据的更新与初步分析将有助于对人胎肝造血机制及细胞迁移机制的了解, 可促进未来对该组织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古生  项莺松 《科学》2003,55(3):19-22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具有造血潜能的健康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入受者体内并植入骨髓,帮助患者重建造血功能,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是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可作为体外模型用于研究个体的发育机制,同时在临床相关组织缺陷性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中有巨大的作用价值。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已得到广泛开展,这为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近来人干细  相似文献   

7.
集落刺激因子(CSF)不仅在造血过程中刺激多潜能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且还作用于成熟的血细胞,提高它们的代谢水平,增强其生理功能。这个性质在临床上有极大的潜在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集落刺激因子(CSF_s)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人们发现CSF_s除在造血过程中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外,还作用于成熟的血细胞,如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使它们  相似文献   

9.
胎肝移植治疗白血病,国外有数例报道,移植虽成功,而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近据报道,我国也有二例移植成功,一例兼用钴~(60)放疗,皆已存活二百余日。此种疗法的功效和意义,尚有待今后长期的观察和验证。兹提出我们对此种疗法的一些意见,并建议以胎盘血代替胎肝移植,以供广大医学科学界的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在天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正式通过国家卫生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于11月1日首批获得了卫生部颁发的执业许可证。同时,亚洲最大的“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完成前期的组织构架筹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实施等项工作,在天津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1.
科技传真     
遗传学与道德 最近,芝加哥再生遗传学会的医生们一直在焦急地观察着在明尼苏达大学才做了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病人玛吉,这个只有6岁的小女孩患上了致命的血液病。玛吉接受的骨髓干细胞是通过她母亲腹中小弟弟的脐带输送过来的,她的生命将完全依赖于这些能给她以新的造血系统的细胞。而被称为亚  相似文献   

12.
王晋 《科学之友》2003,(7):19-19
由于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及多向分化潜能,因此可用它来修复损伤、衰老的人体组织、器官。血液系统疾病及免疫缺陷患者利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就是重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典型例子,目前有些医院已成功地将干细胞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神经损伤及角膜损伤和多种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干细胞可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外源基因在其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唐炯  喻红  林丽珠  吴昊泉  赵寿元  李昌本 《科学通报》2000,45(21):2303-2305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以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神经干细胞的移植已成为人们探索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途径,成功地在体外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和培养,并对其在胎鼠脑中的分布进行了鉴定,还证明带有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报告基因的腺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后  相似文献   

14.
姜朋涛 《世界科学》2009,(11):31-31
假设:肿瘤干细胞 人作为一个成体的存在是起始于一个细胞分裂之后由于所处环境及位置或其他一些目前仍未洞悉等因素的影响而发育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就是所谓的全能性干细胞。而在成体内也存在着一些干细胞被称为成体干细胞,它们作为干细胞但是不能发育成一个个体.只能发育成特定的组织来源的细胞.譬如造血干细胞等。这些干细胞均具有两个特性:自我复制的能力和分化为其他细胞的能力;而肿瘤干细胞假设的提出即基于此。也即认为在肿瘤组织作为一个器官,其中存在着一群细胞。尽管数量很少,但是它们可以自我复制而且可以分化为其他种类的肿瘤细胞对人体造成相应的危害:而肿瘤经过治疗后复发和转移就是因为这群细胞发挥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丁舒  崔元璐  叶磊  姚康德 《科学通报》2012,(14):1195-1203
在无法进行肝移植的情况下,肝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人工肝支持系统,特别是生物人工肝,则可促进肝衰竭恢复或作为肝移植的过渡辅助.生物人工肝中含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可提供生物转化和肝脏的合成功能.所使用的肝细胞既可以为人肝细胞也可以为异种肝细胞(动物源性).病人的血液或血浆循环通过生物反应器,由肝细胞代谢去除毒素并产生所需化学成分后,再返回病人体内.随着人类及猪肝细胞长期培养增殖的成功,以及具有充分生物相容性的微载体的发展,单位体积内培养肝细胞的密度在当前已经可以满足生物人工肝系统的需要.以生长在微载体上的肝细胞填充而成的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已得到广泛使用,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成为肝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郭晓霞  贺福初 《科学通报》2000,45(5):467-474
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由小鼠囊胚期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分离得到,具有在体外保持不分我限增殖能力;在胎鼠或成鼠体内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细胞类型;在合适的增减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定向诱经形成多种细胞类型。人们利用胚胎干细胞建立了多种细胞、组织的体外分化模型,发现并确定了一系列新的生物海性因子,并用于研究哺乳动物早期发育中细  相似文献   

17.
父母应该储存他们宝宝的脐血吗?●取自脐带的干细胞成为与白血病斗争的最新武器。母乳还是奶粉?尿布还是尿不湿?要不要割包皮?准爸爸妈妈们面临着很多项选择,而现在又多了一项:要不要储存宝宝的脐血,该怎样储存。脐血取自新生儿的胎盘和脐带,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能用来替代或补充人体内的异常细胞。对于白血病患儿,这些移植细胞能替代被放疗和化疗杀死的病变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U-937细胞系来源于一种恶性生长的人类白血病细胞。这种细胞停留在造血干细胞向粒细胞一巨噬细胞分化途中某一阶段,尚未完全分化,但是仍然保留着分化潜能。由不同的因子刺激,U-987细胞可以向巨噬细胞样血细胞  相似文献   

19.
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永志 《科学通报》1997,42(5):532-536
时至今日,人类究竟有无造血干细胞(HSC)已不再是争论的焦点,对该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所认识HSC的某些特性已远非简单的高度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这一定义就能概括其全貌.此概念仅基于细胞的功能,而无任何形态学的特征.并且在80年代中期致力于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形态学或本质的探索还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喻作恰似以生化或电子显微镜手段是不可能证明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一样.其主要障碍在于:①HSC在人体内含量  相似文献   

20.
刘荣秀 《科学通报》1991,36(13):1024-1024
我们曾报道过鸡胚卵黄囊造血期淋巴样细胞E花环及ANAE检测及其阳性细胞的光镜、电镜的形态学观察。其结果表明在鸡胚脾、胸腺发生之前,胚血中已存在具有T淋巴细胞某些功能标志的淋巴样细胞。本文首次叙述鸡胚孵化5—6天(125—140h)时,即在法氏囊刚呈上皮样,造血干细胞还未侵入时,胚血中已存在的淋巴样细胞的EAC(红细胞-抗体-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