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陈凤君 《科技信息》2012,(3):430-430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还会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所以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从各个方面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构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点是爱学生之所爱,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在教育过程中,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应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渗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政治课教学充满希望.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督导学生“勤学”、引导学生“爱学”、激励学生“乐学”、培养学生“会学”,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谈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乐学多思”是我校愉快教育的一个体现,也是我校学风的灵魂,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心理特征,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寓教于乐,乐于多思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根据这些认识,我校自89年以来确定并开展了“乐学、多思”的教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心智潜能的艺术 ,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把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 ,把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来进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自觉主动地去总结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这就是“乐学”艺术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巧妙运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陈小艳 《海峡科学》2006,(9):151-152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班集体师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巴班斯基则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得怎样,则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在口语交际课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了还要会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学情绪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兴奋,学而忘倦,从而产生出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9.
李守军 《科技信息》2009,(32):I0301-I0301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改变师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联系实际,联系教材,挖掘“快乐”因素,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让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达到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爱学、乐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我想谈点激发兴趣的心得,希望能和教育一线的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理念: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应用“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可以克服存在的某些问题.实践表明: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既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乐学的心态,有益于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反思中,我们体会到:完整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和教师这对“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发展。数学的魅力感染和吸引着我们,我们也用数学的魅力去感召和熏陶学生。我们憧憬着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日新月异,使人们深深地感到“学海无涯”。如果不会学习,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了解新生事物的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可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在学校里度过。那么终身学习就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达到了“愿学”、“乐学”、“爱学”的境界,学生也就迈向了“学会学习”的第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学情”是近年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中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它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等现有的程度或状态,是可持续发展和变化的。关注“学情”更能体现教师教学的价值,实现教学目的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关注“学情”,从哪几个方面来关注“学情”呢?  相似文献   

16.
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即使是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中职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学生都抬起头来认真听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课堂充潸陕乐,变“厌学”为“乐学”。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充满乐趣的桥梁,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提高修养。那么怎样才能使中职语文课堂充满快乐呢?  相似文献   

17.
曾海波 《广东科技》2011,20(12):30-31
学习是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其效率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有直接联系。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作用于人的思维活动,反之,则对思维造成障碍。为此,教师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调整学生心理: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缓解学生的疲倦心理;二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充分发挥政治科优势,关注社会时政,关注身边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8.
高伟民 《科技信息》2010,(22):I0267-I0267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习惯也可以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习惯的养成,定会让学生处处受益,乃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才能促使学生在品德、才智、身体等各个层面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乐学、勤学、会学,启动学生勤奋、自觉、自动等主体因素,让他们“享受”学习。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乐学氛围,激励学生创新。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本文结合我院实际介绍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法,主要方法包括注重“乐学教育”,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相统一.注重各种学习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