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在清末数学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客观评价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离不开对其学生的考察.为此,探讨了其培养出的学生杨兆錾在双曲线焦点位置作图问题方面的工作,指出杨氏在此方面的工作是以清末中算家李善兰为代表的对圆锥曲线研究重要方向的继承和发展.杨氏此方面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数学传入后对当时中国数学界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2.
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在清末数学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客观评价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离不开对其学生的考察.京师同文馆的学生杨兆鋆利用四面体理论推广了传统的“三角测量术”,他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数学传入后对当时中国数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在清末数学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客观评价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离不开对其学生的考察.通过对京师同文馆的学生杨兆鋆数学工作的考察,探讨了李善兰数学工作对他的重要影响,为客观评价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京师同文馆毕业生杨兆鋆(1854-?)的数学成就做出评价。方法历史文献考证和分析。结果杨兆鋆在“平圆容切”方面的工作,是在吸收和消化《几何原本》中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以欧氏几何做图方法研究圆之间相切问题的典型代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杨氏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数学传入后对当时中国数学界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对京师同文馆物理学教育的开设背景和设置过程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其师资水平、教学用书及教学大纲、考试制度及试题特点、学生来源及学习和分配情况等,分析了当时物理学教育的开展情况,指出京师同文馆开设物理学是历史性的突破,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丁韪良的生平尤其是他来华后的主要活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重新审视和分析某些学者对丁韪良进行评价所依据的史料的基础上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丁韪良控制了京师同文馆、在京师同文馆中混日子、其来华目的更多的是宣传圣经教义、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等,而倾向于认为.丁韪良在一定程度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使。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学者王季同于1895年毕业于京师同文馆算学馆,后留该馆任教习.20世纪初,王季同在英、德等国任职和学习期间,继续跟踪学习现代数学,并进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学、物理电机工程等方面的论文多篇,其中1911年发表在<爱尔兰皇家学会会刊>第29卷A部分第4号的<四元函数的微分法>是现知较早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现代数学论文.  相似文献   

8.
由从事数学教育六十多年的数学教育家魏庚人教授主编,李俊秀、高希尧参加编写的我国第一部数学教育史专著——《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第一卷,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系统地介绍了自1862年晚清设京师同文馆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八十多年间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史实,以及各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也评京师同文馆——兼与郑登云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史上,都把京师同文馆看作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国家办的新学校。它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学校?办学成绩如何?在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什么影响,占有什么地位?历来确有分歧。郑登云同志的《评京师同文馆》一文(见本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读后很受启发。但尚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商榷。希望得到帮助和批评。一郑文认为,京师同文馆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学校”。概括提出的论据  相似文献   

10.
李氏恒等式: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李善兰(1811—1882),号秋纫,字壬叔,浙江海宁人;清末数学家,任北京同文馆总教习.他撰写了数学专著《则古昔斋算学》,计13种24卷,翻译了《几何原本》、《代数学》、《代微积拾级》、《圆锥曲线说》等数学著作.他不仅向中国学者介绍了  相似文献   

11.
“句法”一术语在《群经平议》中被使用共20次,在《马氏文通》中被使用共127次.其含义在二部署作中的表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认真研究它们之间的“同”与“异”,这对于厘清中国古代语法术语的源流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中古时代所称赏的作品,有许多《文选》未录,此处选取《文心雕龙》、《世说新语》、《诗品》所提名所称赏而《文选》未录者,以及曹丕、傅玄、挚虞《文章流别论》、诸史书、《文镜秘府论》所提名所称赏而《文选》未录者,进行分析,并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虽多有论说,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足之处。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14.
杭州地区蝶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杭州市区及萧山、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余杭等市、县,采到鳞翅目蝶类177种,隶属于11科。本文仅提供177种蝶类的名录。  相似文献   

15.
从接受的角度审视方玉润对《诗经》的阅读,揭示《诗经原始》与姚际恒《诗经通论》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发现,方玉润的《诗经》接受具有完整系统的鉴赏阐释体系,重视情感特征和意境的把握,既推求诗之本意,同时又对《诗经》的艺术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分析,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其评点文字本身颇具文采,俨然是阅读《诗经》有所感悟的再创造。《诗经原始》在晚清具有集大成式的意义,对"五四"时期《诗经》文学面貌的重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马氏文通》句的定义及涵义,认为马氏是教案性质的著作,对句所下的定义切合语言习得心理。同时在王海菜、邵霭吉两位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马氏文通》句的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17.
北宋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基础上,对群经中的1000多个常见异读字专门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辨析,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音义著作,还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同形异音异义词词典。作为一部工具书,《群经音辨》在编排体例、训释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规范性和科学性,对后世的辞书编纂颇有启发,因而在我国辞书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明末施邦曜先生在《王文成公全书》的基础上 ,选评《阳明先生集要三编》 ,简明、精评、理论特色有 :反对空谈道德性命 ,呼唤经世人才 ;宗王而不悖朱 ;“格物”是心性修养与事物的结合。是明末王学修正思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论《马氏文通》的"句"和"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如何区分《马氏文通》的“句”和“读”入手,对《文通》中“读”的论述进行考察,分析句读的功能,揭示出《文通》中“读”的本质是可以充当除句子谓语以外的任何成分的词组。“句”是完整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独立的句法分析的最大单位。句读关系是上下位关系,“读”是“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专门从事《说文解字》研究的学者众多,其中段玉裁名声最大,成就亦最显赫。段氏积数十载精力对《说文解字》作了全面细密的校勘整理,成《说文解字注》三十卷,为清代《说文解字》注本中最重要的一部。段注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是存在问题的。本文通过校勘段注《豕部》,以窥其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