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口头语言艺术.信仰者与创作者的同一性保证了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民间信仰是民间文学形成的基础,民间文学内容包含很多民间信仰的文化因子.民间诸神是民间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宗教神灵占据了民间文学作品很大部分;民间鬼神与神人崇拜信仰是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民间信仰的演变轨迹直接影响着我国民间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学较之作家文学的不同在于,民间文学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因为民间文学在文学本质的基础上,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民俗、信仰、审美,所以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历经了“课堂教学”到“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并重”的转变。伴随AR/VR等现代技术手段的革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高校间的学术互动,知识传播的路径不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借助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将单一的传播路径转向多元,“资源共享—技术跨界—教研融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多维度的混融,实现传统课程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协同,尝试为民间文学教学开拓出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门类。它是民间表现人民智慧、测验人民智慧、培养人民智慧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的特殊形式。藏族民间谜语,古藏语称“德乌”。在现代藏语中,因地区差异,称谓不一。安多藏语称“楷”,西藏口语称“嗄凑”,玉树地区至今仍沿用古名称“德乌”。它是藏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用心血和汗水培育出来的一束独放异彩的文学奇葩,千百年来,深深植根于藏民族生活沃土之中。不论是宽敞的草原帐房,还是在农村的藏家山庄,每当茶余饭后,或劳动间隙,人们总是爱三三两两,或合伙成群,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生前十分重视民间文学的价值,多次倡导要对民间文学进行搜集整理。他熟练地利用民间文学形式来作为向人民宣传的武器,并号召文艺工作者学习、借鉴民间文学,指出新诗要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毛泽东在论著、讲话中,常借助民间文学去说理。其诗词中活用了神话传说材料,成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典范。毛泽东的民间文学观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谚语作为流传于民间的特有民间文学形式,以其语言凝练、形象生动、表意精辟等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本文拟对英文谚语作粗略的分类,并且对其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是哈萨克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侗族社会中,传统教育模式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民间歌谣、故事等民间文学形式以及习惯法、集体交际活动、劳动分工等传统教育模式,塑造个体的人格,形成集体主义、和谐的社会和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8.
钟敬文先生曾阐述了民间文学学科的建构体系,并长期指导这门学科的建设,他说①: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它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民间文学理论(包括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艺学等)二、民间文学史(包括神话史、歌谣史、谚语史、民间小戏史等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素有"中国民间文学之父"美誉的钟敬文先生进行民间文学研究的基础和主要观点,分析他进行民间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对中国民间文艺学产生的重大影响,以期有益于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再论民间文学艺术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要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耍重视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而真正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仍得不到体现,应该在观行知识产权权利类型之外设立一种新的权利——民间文学艺术权。本文对民间文学艺术权的主体、对象、权利内容、权利行使及权利限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和一切白族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笑话、谚语、谜语和民间歌谣一样,白族的儿歌,也是白族劳动人民和孩子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同时期白族人民现实生活的反映。它们是祖国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粒粒珍珠,是我们研究白族的历史、文化、风俗、语言和儿童心理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下堡坪民间故事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因流传于长江西陵峡北岸的崇山峻岭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而得名。这些民间故事是三峡民间文学的缩影,也是古代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在此地区融合的产物。下堡坪民间故事的种类分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和民间笑话五大类。在形式上,多带有诗文、对联的故事,如在刘德方传讲的故事中,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口头传统的民间文学,长期被以书写为载体的中心叙事所忽略,进而影响到对其价值及意义的客观评价。文章基于阿兰·邓迪斯的“民”的界定,聚焦民间文学的文明形态、民间话语对文本的建构、传说、神话、史诗等民间文学对文明的表述。说明史诗、传说、神话等口头叙事承栽着人类集体记忆,具有巩固传统和延续文化的功能,其种种表述方式是对人类文明的确证。进而说明民间文学是书写形式文本等精英文化的源头,属于文化中的大传统,以此回应叶舒宪教授所提出的“重估大传统”之论。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学作为民族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囿于学科起点的迟缓性、学科地位的"民间"性、学科内容的"草根"性,长期得不到"合法"身份而处于"边缘"地位,其学科特色被遮蔽,学科发展受阻碍。将民间文学从"边缘"学科建设成"特色"学科,有四项可行举措:一是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民间文学课程,大力促进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二是确立民间文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以充分彰显其功能和价值;三是充分利用民间文学的"民间"特色,建立田野调查研究基地,发挥民间文学的实践效应;四是加强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以理论特色促进并提升其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灿若繁星的白族民间文学各类故事中,本主的故事是一颗放出耀眼光芒的星星。本主的崇拜,是大理白族人民中特殊的宗教崇 拜。这种由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祖先(部落首领)崇拜,在白族地区是一种普遍的风俗习惯并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特殊的宗教信仰,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中产生、发展而形成体系的。它是白族人民悠久历史文明的见证;同时,这些本主的故事,又在白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璀灿的白族民间文学中的一枝奇葩,应该引起白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历代劳动人民在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融入生活当中的美术形式。民俗生活是民间美术的基础,民间文化趋同影响着民间美术的创作和发展,形成了对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研究民间美术综合造型能够深刻体会出劳动人民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7.
柯 杨教授 ,原籍甘肃宁县 ,1935年出生于兰州。 195 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 ,留校任教至今。曾兼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目前仍兼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先生师从钟敬文教授 ,长期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开设“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民俗学”、“神话研究”、“花儿研究”、“民间文学专题讲座”、“民间文学研究方法论”等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课程。他以长期田野作业得来的丰富资料和深厚…  相似文献   

18.
聂建平 《科技信息》2011,(8):I0011-I0011
山歌是阿昌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反映了阿昌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感受,是阿昌族人民生活和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结构形式、旋法及演唱形式具有浓郁的阿昌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壮族文学,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影响与局限,基本上是一个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称谓。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挖掘、搜集、整理壮族民间文学遗产,揭开了长期蕴藏在壮族人民口头中丰富的文学宝库。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滋哺了一大批壮族文学工作者,为壮族作家文学的兴起,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壮族文学短期内由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向作家文学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优越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不少在民间文学哺育下成长的文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民间美术中,“吉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表现的主题,其内容常以图案的形式加以表现。在洋洋大观的吉祥图案中,瓜与果的反复出现正是这种程式化审美的典型体现,而瓜果所代表的多是生命的繁衍、福寿、如意的吉祥含意,此类形象鲜明地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本文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中常见的瓜与果的形式与内涵的构成的分析,使人们在了解民间关术生动意趣的同时,思考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掘、运用这笔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从而使传统吉祥图案和现代设计达到形式、蕴涵上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