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加入PD9805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阻断剂)后探讨氰戊菊酯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观察加入PD98059前后氰戊菊酯诱导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周期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ERα蛋白、ERK蛋白和p-ERK1/2蛋白表达情况.氰戊菊酯能够明显升高MCF-7细胞的S期细胞数,作用程度与雌二醇相似,并且通过降低ERα蛋白表达量,升高p-ERK蛋白表达量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加入PD98059后,S期细胞比例降低,ERα蛋白表达量升高,p-ERK蛋白表达量降低,MCF-7细胞的增殖降低.氰戊菊酯通过ER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促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在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藉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或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激,流式细胞术分析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活化的影响.结果: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染色分析显示,不同浓度(5、10、20、30、40 μmol/L)的PD98059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关系(r=0.985,P<0.01).碘化丙锭染色分析表明,PD98059可阻止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PD98059对PDB Ion刺激的T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与ConA刺激相似,不同的是S期和G2/M期的变化较ConA作用更显著.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显示,不同浓度的PD98059仅能轻微影响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69和CD25的表达.结论:PD98059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阻止其进入S期和G2/M期,但不能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早期和中期活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PC12细胞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模型,并探讨ERK蛋白在PC12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以10、20、50 g/L的NGF(NGF溶于PBS,培养基中PBS的终浓度不超过2%)培养PC12细胞,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显微镜测微尺及流式细胞仪鉴定PC12细胞的分化,以确定NGF使用剂量.运用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时ERK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NGF剂量的升高,PC12细胞的体积、最长突起长度和突起数目均会增大或增多。统计学分析证明50 g/L的NFG作用48 h足以诱导PC12细胞的交感神经样改变。尽管ERK总蛋白水平在NFG作用前后无明显改变,但在NFG作用5 min后磷酸化的ERK蛋白水平即显著升高,达到峰值,并持续约1 h.50 g/L的NFG作用于PC12细胞48 h可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结论:PC12细胞可在NGF作用下出现交感神经样改变,并且细胞的分化程度依赖于NGF的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在NGF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元样分化中ERK蛋白的磷酸化对NGF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提示ERK蛋白在分化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醇提物(EPS)诱导鼻咽癌细胞CNE1/2发生巨泡式死亡的机制及对荷鼻咽癌转移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MTT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PS对CNE1/2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设计荧光示踪实验,设置空白组、荧光黄处理组、荧光黄+EPS处理组、荧光黄+EPS+细胞松弛剂处理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细胞荧光值.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fos、ARF6、DUSP1、p-DUSP1、ERK1/2、p-ERK1/2等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小分子c-fos抑制剂T-5224及DUSP1抑制剂BCI分别处理细胞并孵育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EPS处理过表达ARF6及c-fos的鼻咽癌细胞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在蛋白水平进行验证.最后通过荷鼻咽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研究EPS在体内的抑瘤作用,瘤组织免疫组化研究相关蛋白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EPS能明显抑制CNE1/2细胞的活性及增殖(P0.05).荧光黄+EPS处理组与荧光黄+EPS+细胞松弛剂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使用细胞松弛剂并不减少细胞对荧光示踪剂的摄取.与对照组相比,p-ERK1/2、c-fos、p-DUSP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使用c-fos及DUSP1抑制剂后,巨泡式死亡现象消失,过表达ARF6及c-fos也能逆转液泡在细胞内集聚.体内实验显示EPS能抑制荷鼻咽癌移植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实验组瘤组织中c-fos、p-DUSP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一致.结论:EPS在体内外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并通过抑制ARF6/ERK1/2/c-fos通路和DUSP1磷酸化诱导人鼻咽癌CNE1/2细胞发生巨泡式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Jak2/STAT3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葫芦素B(CuB)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用免疫印迹检测p-STAT3以及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uB以时间与浓度依赖方式抑制BI6F10黑素瘤细胞的生长,AG490预处理能增强CuB对B16F10细胞的抑制作用;PI染色分析显示,AG490能增强CuB诱导B16F10细胞凋亡的比率;免疫印迹检测表明,CuB引起Bi6F10细胞中STAT3的活化(p-STAT3),AG490能明显下调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阻断Jak/STAT3的活化可增强CuB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利用前期研究建立的体外HCV细胞培养体系,将HCV JFH-1 RNA转染CD81-Huh7细胞,确定能够获得感染性HCV后,收集HCV转染后10,50,100和150d的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内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总MAPK/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随后,用干扰素抑制HCV的感染,再检测PTTG1及MAPK/Erk1/2的表达情况,以及用MAPK/Erk抑制剂(PD98059)阻断MAPK/Erk 1/2的磷酸化后,检测PTTG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CV转染的细胞与未转染细胞比较,PTTG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Erk1/2蛋白显著升高(P<0.05);抑制HCV感染显著降低PTTG1的表达和MAPK/Erk1/2的磷酸化(P<0.05);MAPK/Erk1/2抑制剂显著降低了PTTG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体外HCV感染可以导致MAPK/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进一步导致原癌基因PTTG1的表达增加,这可能是慢性HCV感染导致HCV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用川芎嗪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川芎嗪干预大鼠脑缺血24h后对Bcl-2蛋白、c-fos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后,治疗组脑组织Bcl-2蛋白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fos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能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c-fos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机制,从而对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对炎性痛大鼠脊髓 ERK1 / 2 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择 SPF 级雄性大鼠 30 只,随机分为 3 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氢吗啡酮组;检测各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ELISA 检测血清中 TNF-α、IL-6 和 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 ERK1 / 2 和 p-ERK1 / 2 蛋白表达水平;qRT-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ERK1 / 2 mRNA 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 TNF-α 和 IL-6 含量明显增高,IL-10 含量明显降低,且术侧后肢热痛 阈 显 著 缩 短 及 机 械 痛 域 明 显 降 低,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脊 髓 中ERK1 / 2 mRNA 表达水平、ERK1 / 2 及 p-ERK1 / 2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注射氢吗啡酮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 TNF-α 和 IL-6 含量显著降低而 IL-10 含量显著升高,热痛阈显著延长及机械痛域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氢吗啡酮组 ERK1 / 2 mRNA 表达水平、ERK1 / 2 和 p-ERK1 / 2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 P<0. 05) 。 结论 氢吗啡酮可有效改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炎性疼痛,其抗炎镇痛机制与降低大鼠机体炎性因子的产生,并抑制 ERK1 / 2 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ERK5抑制剂XMD8-92对M1型巨噬细胞标志性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质量浓度为10μg/mL)和脂多糖(质量浓度为1 ng/mL)建立细胞模型,XMD8-92(浓度为2.5μmol/mL)抑制ERK5表达.实验分为空白、模型和模型+抑制剂组,分别应用RT-q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MCP-1、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CP-1和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抑制剂组MCP-1和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生存率升高,加入XMD8-92后细胞生存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XMD8-92对M1型巨噬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MCP-1和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ERK5活化,抑制M1型巨噬细胞标志性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DZXY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皮下埋植左旋18-甲基炔诺酮硅胶棒联合皮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方法诱导PCOS模型,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黄体酮(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450arom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活化.结果:DZXYP降低LH(P <0.05)和T(P<0.01)水平,增高FSH水平(P<0.01);增加P450arom的表达,降低ERK 1/2磷酸化.结论:P450arom表达降低是大鼠该PCOS模型发病的因素之一,DZXYP可能通过抑制ERK 1/2磷酸化,增加P450arom表达防治PC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