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眼下,两个野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正在加紧筹划之中。如果一切顺利,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气球在外星的天空中飘浮,而且还有小船在外星的海洋上漂流。  相似文献   

2.
四海 《科学之友》2004,(2):26-28
虽然月球是宇宙飞船第一个探索的行星际天体,也是航天员惟一造访过的天体,但科学家对其历史、组成和内部构造仍然有许多未解的疑问。近年来,研究人员呼吁对月球重新展开探索。欧洲太空总署和日本正计划送探测器上月球轨道,而美国航天总署(NASA)正考虑派遣无人宇宙飞船在月球的远地面登陆。通过研究月球。这些任务也将揭露内太阳系所有固态行星的历史,包括水星、金星、火星,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因为月球表面在过去的30亿年间几乎未有任何改变,它将是我们了解内行星形成和演化之钥匙。  相似文献   

3.
坐电梯到太空旅行,这一匪夷所思的科幻之梦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4,(5):21-21
俄罗斯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研究人员正在研制能从国际空间站向地球空投货物的“太空梯”。俄进行“太空梯”的开发是应欧洲航天局的要求而进行的。这种“太空梯”实际上是一种长30千米的绳索,由质轻但承重性能很好的聚合材料制造而成,每条绳索自身质量只有6千克。使用时,绳索一端捆着货物舱从空间站向地球投放。当货物舱抵达地球稠密大气层时,绳索受大气剧烈摩擦而燃烧并与货物舱分离,然后货物舱借助直径为2米的气球的帮助,在地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据介绍,俄专家将于今年10月前完成这种“太空梯”的制造,今年年底将利用俄“光子”卫星对这种“…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各种游戏的体验探索,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发现、思考、创造。你知道吗,还可以这样玩气球哦。准备材料:气球、食用色素、水制作过程:1.向气球中加水,同时可以给每个气球滴入一滴颜色不同的食用色素,小心地扎结起来。注意水球不要装得太满。  相似文献   

6.
预计一年后,西班牙一家公司开发的一种氦气球将把游客带到地球同温层。这种直径为128米的气球将爬升至离地35千米的高空,每人每趟5小时的旅行需花费人民币约90万元,但游客能体会到“太空旅游”的滋味,并且将有机会一瞥地球的曲线。乘坐这种“准飞船”应该会相当舒服,因为充压的吊舱直径达4米,  相似文献   

7.
那是60年前的一天,在浩瀚的海洋上,一艘外国考察船正在进行科学考察。一位气象工作者正在施放高空探测气球,无意之中自己的脸贴近了气球,顿时耳朵里感到一阵强烈的刺痛,使他不由得惊叫起来。奇怪的是,当天夜里考察船就遇到了猛烈的风暴袭击。他把这些现象记在了当天的值班已志里。事后,另一位科学工作者发现了这个记录。从中获得启示:是不是气球振荡与海上风暴有着一  相似文献   

8.
费用极端昂贵的载人航天项目现在已经走向成熟。从最近的航天项目来看,美国正逐渐将航天的重点转移到价格相对低廉、安全系数又高、应用范围更广泛的无人航天飞行上来。无人航天历史悠久1950年,天文学家弗雷德·惠尔浦认为,彗星是由冰、岩石和泥土组成的。为了验证他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个朋友在博客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男孩子有两种:一种想做天文学家;一种想做宇航员。”在我看来,这两种职业其实是一样的.天文学家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职业是在地上梦想太空,用笔尖探索宇宙,宇航员这个行业则是60年前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潘厚任 《自然杂志》2005,27(2):73-79
2005年1月14日,从卡西尼/惠更斯号太空飞行器上分离出来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Titan)上成功着陆,无疑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新的辉煌一页.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最远的天体上着陆的无人飞行器.整个计划投资30多亿美元(伽利略号飞行器当时的投资为14亿美元),可称是20世纪投资最大、最为庞大而复杂的行星际飞行器.  相似文献   

11.
新潮科技     
《科学之友》2008,(2):14-15
无人飞机附在输电线上"充电"当你看到高压电线上有东西在风中摆动时,最好多看几眼,因为它可能不是塑料袋或破气球,而是一架微型间谍飞机,它正停在电线上给自己的电池充电呢。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4):F0003-F0003
随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射升空,必将促进人类进一步地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而揭开浩瀚宇宙中璀璨美丽的星系的神秘面纱。也是人们不断进行太空探索的动因之一。为了使读者对遥远宇宙中存在的星系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特选登了其中十大最迷人的星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人类往返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上了月球。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4.
深海世界的探索与太空探索几乎同时起步,但我们对它的了解远远落后。不过,仅有的了解已奇妙无比。 在距离海平面2km的大洋深处,阳光终年照射不到。前后左右,无论朝哪个方向看去都是黑漆漆一团,没有光亮,也找不到植物的踪影。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09,(2):80-80
问:如今每逢年节都会用各种彩色气球烘托气氛,可是过不多久它们很快就收缩变瘪了。橡胶有很好的气密性,为什么还会跑气呢?答:气球看上去是不透气的,汽车轮胎也是橡胶质的,如果很容易跑气麻烦就大了。但是,只要经历的时间足够长同样会瘪掉。且不说封口手段所造成的跑气,从分子的水平来看,橡胶分子间也是有间隙的.气体分子足以从中通过,所以它们从气球里面跑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气球的妙用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已获得大量有关地球大气层和大空的重要发现。这些科学家们并没使用常见的空间探索工具,即没使用火箭、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相反,他们使用了两百年前发明的至今仍造福于人类的现代运载工具—气球。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气球上进行这些实验比在宇宙飞船上便宜得多,而且还可以非常方便而迅速地回收实验仪器。气球携带  相似文献   

17.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我们科研工作必备的严谨态度.面对种种疑惑,仍然要怀疑前人理论的正确性.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究竟是地球、水球还是气球?地下深部为固态、液态还是气态?期待科学家们继续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发现盖·吕萨克定律的盖·吕萨克是一个为科学研究不惜性命的"拼命三郎"。1804年8月2日,他和法国化学家比奥为了研究大气现象和地磁的有关问题,决定亲自升到高空中去采集样品。他们用浸有树脂的密织绸布做成了一个巨大的气球,不断往气球里充进氢气,然后一同坐进气球下面悬挂的圆形吊篮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几个小时后,气球离开了地面,平稳上升。盖·吕萨克和比奥在缓慢上升的气球吊篮里,一边忙着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一边不断测量着地磁强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空间站如同一个小月亮,悬挂在太空。它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勇气、力量和科技的光芒。国际空间站注定成为全人类的骄傲,成为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太空金字塔古埃及人把智慧、才能和金钱都用在了建造金字塔上,使它成为古代人类最著名的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20.
飞行     
人类总想像鸟儿一样地飞行。鸟儿之所以能轻易地飞起来,是因为它们的体重轻,而人类无法飞起来,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太重。人类第一次升到空中是借助气球来实现的,这些气球是充满气体的大袋子。氢气对气球来说是一种有用的气体,它比空气轻许多,氮也是一种比空气轻的气体,但因为它太昂贵,因此气球通常都是用氢气来充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