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热的本质,存在着热质说和热动说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是由于这两种观点的争论,才使人们对热的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最终导致热动说与热质说在科学界的地位的交替。  相似文献   

2.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初期,在对热现象的认识中,爆发了热动说和热质说之间的激烈论战。这个论战持续了将近两个世纪,争论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热是运动还是物质?起初,人们根据各自的经验,就对热产生了这两种不同的主张;后来,热质说解释了一些热现象,热是物质的观念一度占了上风;只是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发现了热和其他各种运动可以定量地相互转化,证实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以后,热动说才战胜了  相似文献   

3.
从热的本质出发,分析了热质说和运动说之间的历史大争论,阐述了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热的本质的认识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热的本性是什么》(以下简称《本性》)一文,我们感到这篇文章无论是在哲学观点上还是在物理事实上都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它为了复活早已破产了的热质说,竟然反对恩格斯关于热的本性的科学论断,更是错误的。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认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朱德生先生《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思考》一文的如下几点,一方面改变了当年争论事实,一方面离开了争论的论题:说那场争论围绕着思维与存有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说一方反对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绝然不同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说争论双方都在直接性(反映论)意义上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且和客观存在是间接性的,思想只能认识感觉经验,不能认识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史上,一种新理论的诞生,一个新发现的问世,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争论,百家争鸣,推动着科学向前发展。如对于光的本质的认识,从微粒说到波动说,又到波粒二象性,整整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又如地质学上的大陆漂移说与地球固定论之间,也曾争论不休,1928年,14位地质学权威云集纽约,对大陆漂移理论进行学术争论,结果;7票赞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生产、管理和使用物质产品,需要十分注重工艺问题,那么生产、理解和使用精神产品,是否也有一个注重“工艺”的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思维工艺”。 我认为,要使哲学学科许多问题(诸如“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认识源泉问题”、“实践标准唯一性问题”、“决定作用和反决定作用的问题”等等)的争论。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手段,特别重要的正在于要弄清马克思、恩格斯生产有关“产品”的“思维工艺”。这需要有长期的专门的研究。本文只能就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并联系关于决定作用与反决定作用问题的争论,说明这种“思维工艺”的存在和重要,以期引起同志们的讨  相似文献   

8.
法人的叙述最早出现于罗马法,在德国民法典中有了系统的表述.关于法人本质的争论到今天为止仍是民法学说争论的焦点,由于对法律现象的本质属性有不同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法人拟制说和实在说这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在此讨论的意义则是进一步追求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无限小量(又称无限小或无穷小)是不是实在的量?它有没有客观现实的原型?无限小方法能不能作为微积分的理论基础?这是数学家和哲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十七世纪以来,数学哲学的历史,几乎是微积分基础的历史.对这一基础的讨论,其实质都是围绕无限小量的争论进行的.从十七世纪牛顿、莱布尼兹提出微积分的一般理论到十九世纪哥西、维尔斯特拉斯的极限论,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A·鲁宾逊的非标准分析的建立,无限小概念经历的曲折的辩证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和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恩格斯指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代自然科学为  相似文献   

10.
电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恩格斯说,电“具有某种无处不在的性质,……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现象。”(《自然辩证法》)所以,电学是理工科基础课中很重要的一门课。  相似文献   

11.
认为自然界存在一种本原,由这种本原组成的自然界是和谐、完美的。这种信念称为统一性思想。审美意识是认识主体的一种本质力量。在自然科学中,这种本质力量表现为,认识主体把复杂的自然分解为简单的要素以及由这些简单的要素构成和谐的体系来理解,如恩格斯所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马克思《数学手稿》的学习,引起了一场关于微分本质的热烈的讨论。 自从牛顿、莱布尼茨总结了丰富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成果,完成了微积分的运算法则之后,微分dx和dy的本质就成了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限常数论,无穷小量说等等各种看法,都试图说明微分的本质。一般认为,直到十九世纪,由哥西和魏尔斯特拉斯在微分学中引入了严格的证明以后,这场争论才基本上停止下来。  相似文献   

13.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历史概念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在理论界和历史界有过许多争论,至今仍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看来这个争论还将长期继续下去。目前在我国史学界和者颇多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原始社会说和奴隶社会说;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读了摩根尔的《古代社会》一书后放弃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社会概念。  相似文献   

14.
在文[1]中,我们论述了质量和能量是运动物质中的一对矛盾.在文[2]和文[3]中,我们运用质量和能量对立和统一的观点说明了机械运动内部的矛盾性和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本文继文[2]和[3],并运用文[1]的观点来论述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文中(一)概述物理学对微观客体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认识过程;(二)提出微观客体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对立和统一体,波动性和粒子性是能量和质量表现于外的特殊矛盾性;(三)运用上述观点来揭示微观领域中根本原理——测不准原理和基本规律——统计规律的实质;(四)运用同一观点解释先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由于微观领域中一些问题是物理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因此本文用波动性和粒子性来阐述微观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必然会有各种反映,甚至会引起争论,作者愿意在争论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光的研究起源很早.但对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从17世纪开始至20世纪初."微粒说"与"波动说"两大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以光的波粒二象性而告终.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并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成就--量子力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理论家。他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宝库。一人性及人的社会本质问题,历来是人的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对于人性及人的社会本质的不同认识和解释,构成了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系。对人性及人的社会本质问题作出科学回答的首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性及人的社会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性  相似文献   

17.
围绕着马克思《数学手稿》的学习,引起了一场关于微分本质的热烈的讨论。 自从牛顿、莱布尼茨总结了丰富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成果,完成了微积分的运算法则之后,微分dx和dy的本质就成了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限常数论,无穷小量说等等各种看法,都试图说明微分的本质。一般认为,直到十九世纪,由哥西和魏尔斯特拉斯在微分学中引入了严格的证明以后,这场争论才基本上停止下来。 长期以来,沿袭哥西的定义,微分是作为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写成数学式子,即在△y=f'(x)△x 0(△x)中,定义dy=f'(x)△x,再由函数y=x推得△x=dx,代回原式得dy=f'(x)…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热力学(统计力学)历史上的三次重要争论,这些争论推动了热力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我们把热力学所研究的对象(热力学系统)从分子层次和宏观系统推广到基本粒子层次和宇观系统时,排除超距相互作用,长程传播的基本粒子是宇宙中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唯一媒介体据此文中定义了热现象,热的本质和热量的概念。玻耳兹曼和洛喜米脱争论的本质是宇宙中的每一个局部的热力学系统是否都存在双方向的演化,而普里高津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则提出了负熵和自组织理论,尽管它是非普适的。文章最后指出一个新的热力学理论必须满足的五个条件,为此后讨论这些问题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9.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坐标,研究物质的形成、发展和演化离不开这两个基本要素。怎样理解物质的运动,关键在于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地质研究的相关问题,作者提出地质研究的时空动静观,以便人们今后更系统、更深刻地认识地质现象及其本质,尤其是研究区域地质、矿产及其地质历史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汉外比较的意义 1.1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因此比较法就成了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异同的一种逻辑方法。研究语言也需要比较。比如,汉语语音里的an和ang,语法上的状语和补语,要区别它们的异同,只有用比较法才能说明白。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要认识汉语及其各种现象的特殊本质,就需要打开我们的眼界,进行汉语外语的比较(以下简称“汉外比较”)。正象恩格斯所说:“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的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九十年前的马建忠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