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ABS塑料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制造,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BS塑料基体上用沉积二氧化铅的方法制造出了二氧化铅电极,这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作者还对电极的阳极特性、二氧化铅腐蚀速率、沉积层与塑料表面结合力等性能,以及该电极在湿法电解炼铅、电解制取臭氧和高氯酸钠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掺杂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用电沉积法制备掺杂钛基二氧化铅系列电极的制备工艺,制备出掺杂铁、钴、镍的3种钛基PbO2电极,并通过对苯酚的降解实验研究了电极的电催化性能.表明3种掺杂改性钛基PbO2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特别是明显地降低了槽电压,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确定该物质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并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3.
本篇报道可用于氯化锰体系制备电解金属锰的新型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研制方法。该电极具有阳极电位低、界面电阻小、PbO_2沉积层致密无针孔、边缘效应小的优点。对PbO_2镀层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X射线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四室电渗析槽,分别以钛涂钌电极和钛基二氧化铅电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进行了电解法制备次磷酸的实验研究.并从阳极电位、产品浓度、产品效率等方面对两种阳极材料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性质以及作为不溶性阳极电解氧化一些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基本性质及制作的工艺过程。指出电极的损坏主要有3种形式:脱落、散落、失活,探讨了损坏的机理,并提出了提高电极寿命的方法。作为析氧体系中的不溶性阳极、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在流化床中进行了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7.
选用铅基二氧化铅膜作为电极材料,研究了用Pt为基体PbO2膜电极的制备。以此新型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组成三电极工作系统,并通过增大电位气泡更新法对电极再生,来阻止电极表面被污染,应用恒电位伏安法的原理测定电流值,保证了测量的重视性。通过对试液COD值的测定,表明此法有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墨基二氧化铅阳极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可用于MnCl2体系制备电解锰物石墨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方法。用该电极代替石墨作阳极,可在2.75L隔膜电解槽中成功地制备出优质电解锰;同时具有电流效率高,槽压低,能耗少,可使用高阳极电流密度和阳极放氯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锡锑中间层在钛基二氧化铅电极中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锡锑中间层的结构及降低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界面电阻的机理。掺Sb的SnO_2中间层显著改善了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层的主要成份是SnO_2与SbOx的固溶体,同时在Ti/SnO_2界面上还有量Ti_4Sb、Ti_3Sb Ti_3Sn和(SbTi_(1.2))O。因而提出了电极结构模型的假设,并且解释了中间层对降低界面电阻,改进β—PbO_2/SnO_2与Ti/SnO_2之间结合强度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型钛基二氧化铅电极降解苯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钌钛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铅电极为阳极、石墨为阴极降解苯胺废水,在碱性(pH=9.0)和酸性(pH=3.0)条件下分别达到了85.1%、84、9%、实验表明自制的二氧化铅电极对苯胺废水有良好的催化效果,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有利于苯胺的降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田间盆栽对比实验,研究了某些化学元素对油菜籽硫甙和芥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SHCSP与AFP检测肝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SHCSP与AFP检测原发性肝癌126例,转移性肝癌6例,非肝癌患者141例,SHCSP法诊断敏感性90.48%,特异性90.07%,诊断效率90.26%,阳漏本9.52%,假阳性9.93%,LR(+)=9.11,LR(-)=0.11。而AFP法诊断敏感性70.63%,特异位88.65%,诊断效率80.15%,阳漏率29.37%,假阳性11.35%,LR(+)=6.22,LR(-)=0.33,检测SHCSP诊断肝癌比AFP优,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 01),两法在诊断肝癌和排除肝癌有互补性,应联合检测,以提高肝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异翅溪(虫忽)属Anisopleura Selys是一个亚洲属,已知8种,其中兰斑溪(虫忽)A.furcata.庆元异翅溪(虫忽),A.qingyuanensis及郑氏异翅溪(虫忽)A.zengi分别分布于中国的广西、四川、浙江及陕西.本属的主要特征是雄虫前翅的前缘在基部与翅节之间有一个极明显的波折.本文报道异翅溪(虫忽)属一新种,云南异翅溪(虫忽)Anisopleura yunnanensis新种,产地云南大理苍山及福贡,模式标本分别存放山西大学及浙江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湘西北奥陶系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江南古陆西段北侧,扬子区南缘的湘西北慈利地区的奥陶系地层的研究,对全面认识扬子区与江南区奥陶系的过渡性质和阐明其古地理情况,关系重大。但以往研究程度较低,为此,笔者于近年选择慈利宜冲桥奥陶系进行较全面的工作,在该系中段大湾组至宝塔组的三叶虫获得丰富成果,并首次进行了牙形刺的研究。通过多门类化石面貌的分析,重新修正了若干“组”的厚度,确立了大田坝组的存在,并将本区该段地层与其毗邻的江南区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对研究本区的区域地质特点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植被调查样地法研究了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在3 000 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171种,隶属于64科105属.群落的数量优势科为蔷薇科、杜鹃花科、壳斗科、山茶科、樟科、冬青科、茜草科、山矾科和木兰科等,种类组成的科、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也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群落的主要建群种以温带成分为主,体现出广东松群落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植被的典型特征.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为广东松、五列木、甜椎、疏齿木荷和福建柏等.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27和5.225.广东松种群的立木结构表明,I级更新幼苗少,属于相对稳定至中袁种群,将来可能被阔叶树种群取代.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鹅耳枥属(Carpinus)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基因组成及结构特征,为鹅耳枥属的系统发育及基因组进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获取鹅耳枥属16个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基因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叶绿体基因组间的结构特征与变异程度,并以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为外类群分析了鹅耳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鹅耳枥属16个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双链环形结构,均包含1个长单拷贝区(LSC)、1个短单拷贝区(SSC)以及2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小,最大差异仅1 902 bp。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各基因数量相对保守,其中核糖体RNA(rRNA)数量最为保守,所有树种均为8个。此外,鹅耳枥属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在序列长度、基因组成以及GC含量等方面相对保守,但4个边界存在明显的多样性。鹅耳枥属叶绿体基因组中非基因编码区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程度较高,而基因编码区差异较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叶绿体基因组4个部分中,LSC区的变异程度最高,IRa区的变异程度最低。鹅耳枥属叶绿体基因组中psbArps16atpArps19ndhFndhI以及ycf1等基因的编码区存在显著差异。此外,ycf3-trnS, trnS-rps4, trnH-psbA, psbZ-trnfM, matK-rps16, rps16-trnQ, trnQ-psbK, ccsA-ndhD, accD-psaI, ndhC-trnV, trnT-trnL, trnF-ndhJ, atpB-rbcL, trnT-psbD, trnE-trnT, trnD-trnY, rpl32-trnl等基因间隔区的非编码区差异较大。绝大部分基因的编码区长度十分保守,含内含子的蛋白编码基因长度变异主要来源于内含子长度或编码区长度。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鹅耳枥属划分为鹅耳枥组与千金榆组,此外由于地理隔离导致欧洲鹅耳枥(C. betulus)、美洲鹅耳枥(C. caroliniana)与鹅耳枥属其他树种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结论】鹅耳枥属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未检测到大规模的倒位或基因重排,但其IR区与单拷贝区(SC)边界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鹅耳枥属树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开口箭是一种在我国民间具有悠久使用历史的中草药.近年来开口箭的生理活性物质提取和药用价值研发备受关注,开口箭中的甾体类化合物、多糖、挥发油、脂肪酸、金属元素、绿原酸、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生理活性物质先后被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取出来,大量实验分析也表明开口箭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在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心肌肥厚、抗内毒素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开口箭中部分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量仍然较小,提取方法有待改进,且这些活性物质发挥药理作用的机制仍不甚清楚.本文对开口箭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期望有助于推进开口箭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对漓江河岸植物的功能性状(生活型、生态类群、叶片质地、花序类型、果实类型、种子传播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漓江河岸共有乔木37种,灌木63种,亚灌木6种,藤本15种,草本182种;中生植物201种,湿生植物55种,半湿生植物38种,两栖植物9种;草质叶122种,纸质叶121种,革质叶片53种,肉质叶4种,膜质叶3种;总状花序62种,圆锥花序56种,聚伞花序54种,头状花序37种,伞房花序、轮伞花序和肉穗花序均仅6种,团伞花序、复伞房花序及复二岐聚伞花序均仅1种;蒴果66种,瘦果53种,核果41种,颖果28种,胞果、角果、翅果、分果、柑果和梨果分别仅为8种、7种、5种、3种、2种和1种;动物传播有111种,风媒传播83种,水媒传播58种,自体传播51种。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基础上,建立估算二元金属间化合物标准生成焓的双参数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34种金属的双参数模型的参数值。用此模型可估算由简单金属形成的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包括Fe,si,Nb,Ti,Cu,Co和Mg等多个体系,估算109个已知金属间化合物AlCa,AlCo,CrNi,FeTi,FeSi,FeNb和MoSi等的标准生成焓。研究结果表明:双参数模型计算的平均误差为12.47 kJ/mol,标准差为17.40 kJ/mol;用双参数模型估算金属间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精度高,其估算结果的正态分布比较集中,并且误差小于离子束缚模型和米德玛模型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康古尔塔格金矿床氧化带矿物初步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化带分上、下两亚带,上亚带为矿床硫化物充分氧化、水解形成,主要为铁、锰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自然元素,碳酸盐,氯化物及硝酸盐;下亚带为硫化物氧化形成的硫酸溶液与中酸性火山岩围岩中的Na、K、Ca、Mg、Al等元素形成的各种硫酸盐。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部分矿物经化学分析,确定上亚带有自然金、针铁矿、钙锰矿、石英、方解石、石盐、氯铜矿、钾硝石、钠硝石、钙硝石等,下亚带有钠铁矶、磷锶铝矾、钠明矾石、白钠镁矾、羟铝铜铅矶、无水芒硝、斜钾铁矾、斜钠明矾、费羟铝矾、石膏、硬石膏等,其中钠明矶石、羟铝铜铅矶、斜钾铁矶、钙硝石、斜钠明矶、费羟铝矶属国内首次发现。氧化带有大量硫酸盐,为寻找硫化物矿床提供重要信息,氯铜矿广泛分布和自然金的发现揭示有可能找到金铜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