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本漫画是如此的不顾后果和责任,以至于无拘无束、个性十足,往往放任于制造快乐瞬间、迎合读者的欲望,这些恣意放纵的图画,也许正是日本漫画最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日本漫画风靡全球,对整个世界漫画发展更是有着深远影响。而日漫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与其技法本身的成熟和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日漫技法中的画面语言与叙事手法分别加以介绍,并通过类比的方式将日本漫画与香港漫画,美国漫画的叙事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论证日本漫画在技法上的成熟与完善,希望对国产漫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茜 《科技信息》2012,(2):70-70
自从日本漫画登陆中国以来,它与中国漫画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在漫画迷大军中,青少年的人数最多,因而他们受漫画的影响最大。日本漫画调剂精神,方便读者获得多种信息、明白道理,有利于读者平衡心态。但是,有些青少年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漫画上,以至于荒废学业,形成盲目消费。还有一部分更因受日本漫画中存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步入歧途。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日本漫画的影响,引导青少年选择。  相似文献   

4.
罗琛 《科技资讯》2014,(1):238-239
日本漫画风靡全球,对整个世界漫画发展更是有着深远影响.而日漫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与其技法本身的成熟和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日漫技法中的画面语言与叙事手法分别加以介绍,并通过类比的方式将日本漫画与香港漫画,美国漫画的叙事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论证日本漫画在技法上的成熟与完善,希望对国产漫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报刊上曾登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群前来空袭的日本飞机,投下来的不是炸弹而是小汽车,这生动地反映了一些美国人对日本出口攻势的恐惧心理。日本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相当成功,许多工业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名列前茅,如钢管、金属加工机械、彩电、集成电路、钟表等。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强的国际竞争力,就在于他们采取了正确的进攻性战略。 这一战略包括下面四个方  相似文献   

6.
漫画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风靡了日本社会,甚至在日本周边的一些国家也受到了欢迎。但最近一段时间,在日本出现了一些带有明显政治内容的漫画读物,尤其有两本漫画书引起各方关注,《中国入门——麻烦邻人的研究》和《嫌韩流》。在这两本漫画书中,作者竭尽丑化与贬低中韩两国之能事。在《中国入门》中,作者首先号称这是一本全面了解中国的书,但通过漫画人物之口,却把今天的中国说成是在思想、文学、艺术、科学和制度等方面毫无可取之处的国家,是反日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卖淫现象的国家、有可能对日本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具有吃人文…  相似文献   

7.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2,(17):48-49
正从"真由美"到苍井空日本女星成了中国人认识日本的一扇窗口,也成了中国人自我欲望的投影。1997年3月,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到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任主任。他首先注意到一个现象——"在中国知识界,日本文化的地位比我们日本人想象的还要低"。沟口雄三发现,大多数日本高中生、大学生至少都能举出二三部中国古典作品的名称来,如《三国志》、《水浒传》等。而中国的高中生、大学生则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有一部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高傲的中国知识分子注意力依然是集中在欧美,对周围的亚洲诸国无暇顾及。"沟口如是说。那么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又如何呢?"歌舞伎"、"落语"、"浮世绘"、茶道、花道、书道能让欧美人感到异国情趣,中国人恐怕不能完全接受。歌舞伎会让中国人联想到京剧,落语会让人联想到单口相声,浮世绘和国画也有相通之处,至于茶道、花道、书法则至多不过被看成是对中国的模仿。对具有文化宗主国意识的中国人来说,日本的古代文化只不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分支而已。沟口没有想到,日本的现代影视剧反而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日本女星成了中国人认识日本的一扇窗口,也成了中国人自我欲望的投影。  相似文献   

8.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明治政府加快侵略步伐,以武士道广泛进行战争教育.1899年,新渡户稻造在美国出版<武士道>一书,将武士道美化为完全可以和西方骑士道并肩而立的理想化道德.讴歌武士道培育了举世无比的忠君爱国的日本国民,赞美武士道为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赋予的力量,公开为日本国家和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政策辩护.新渡户稻造片面拔高武士道的"忠诚与献身之道",刻意掩盖武士道的"杀人与战争之道",无论是对外国人全面、准确地认识武士道和日本国家,还是对日本人正确认识武士道和近代化的历史道路,都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兆忠 《世界知识》2008,(15):64-64
凡是研究日本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的,然而日本却有学者认为:外国人撰写的日本文化论著中,有一部可以凌驾《菊与刀》之上,这就是戴季陶的《日本论》。 《日本论》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概念体系,却凭着对日本人木三分的了解和通透的见识,删繁就简,直取日本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近邻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了经济泡沫的破灭,经济走向衰退,近十年来都没有完全摆脱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困扰。回顾这段历史,让人深刻的体会到经济泡沫的危害之深。笔者就是针对日本的泡沫经济的破灭展开研究,从日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镜,避免同样的悲剧在我国发生。  相似文献   

11.
数字漫画出版已经成为漫画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美国和日本在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基于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我国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应该重视打造数字出版平台,扶持原创数字漫画作品;培育中小型数字漫画出版企业,扶持大型数字漫画出版集团;实施数字出版战略,打造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不得不承认,漫画也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美国前总统福特就曾说过,有三种方式可以让华盛顿以外的美国人了解新闻事件,"电子媒体、印刷媒体和政治漫画,三者顺序不分先后"。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漫画那样,三笔两笔就勾勒出人间冷暖、世间百态。尤其是很多政治漫画,漫画大师们用利刃一般的画笔,入木三分地嘲弄着高高在上的政治家,犀利的笔触往往也会直戳时事本质。当然,也有一些漫画,表面是在调侃领导人,实际却表  相似文献   

13.
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民族的现代化,而民族的现代化在于民族自我的形成。日本现代自我正是在各种现代思想聚合、发酵之下产生的,它表现为日本人共同分享的一体感以及对共同命运、价值的广泛认同。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输入也构成了重要的作用因,它为之注入了阶级的共同体意识、劳动价值论和历史主义立场等元素。本文通过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国体与国民观、世界中的日本以及知识分子地位等问题的分析,阐述日本现代自我是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已经在日本动画界成为了一种传奇。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生存、人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随着宫崎骏动画片的风靡,影片中探讨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风之谷》是宫崎骏创作的第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动漫,仔细欣赏这部作品之后,可以看出一些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该文通过对《风之谷》的分析,试图探究日本人的自然观,期望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能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徐永红 《科技信息》2011,(3):I0384-I0385
日本是个非常注重环保的国家,走在日本的街头,会感觉非常的干净和整洁,那么日本是用什么方式处理那些令人讨厌的垃圾的呢?本文通过作者的一些切身感受,简要的向大家介绍了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和现代化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日本今日之茶道是从中国传来的。发展到今天,和初传来之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之上,甚至和中国的茶文化的精髓之处,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茶道在日本已成为很受欢迎的一项活动,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受到日本各个年龄层的妇女的喜爱。要探究日本人的价值观,分析日本人的行动特质,研究茶道的精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甚至可以说,从茶道上可以找寻日本文化各方面的特征。本文拟从茶文化在中日两国的沿革谈起,分析茶文化在今天中日两国的不同,以求看出中日文化之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7.
康秋  萨苏 《世界博览》2013,(24):22-24
日本人并不认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是罪恶,他们认为肉体享受是正当的,而且是值得提倡的。对于性享受,日本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很多的禁忌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中一批头脑冷静之士,对中日两国国力对比有清醒的认识,提出了抵御日本的持久战思想,并且在基本国情层次上有了初步的阐述。甲午前后的对日持久战思想虽然稚嫩、粗糙,且在当时不可能得到实施,但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它是中国人理性认识日本国力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深度思考如何抵御日本侵略的开端,为后人思索抵御日本侵略提供了难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09,(9):14-14
出口行业的崩溃将日本经济拖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执政党与反对党的权力之争瘫痪了国家的政治体系,日本正处在政治、经济体系的潜在革新转型期,战后这些体系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这一变革对日本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有些人也开始质疑:这对其他国家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企业认为博士只能搞研究,很难融入公司。从前,日本的父母或亲戚表扬优秀孩子的时候经常说:"这个孩子将来能当大臣或博士。"博士是日本的最高学位,拿到博士学位就意味着列入高级人才队伍,将来能从事科研工作,因此,过去人们非常尊敬博士。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在日本拿到博士学位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找到一份从事研究的工作。目前,博士毕业的学生一般只能在科研机构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